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妙法莲华经 > 第99章 第99集《妙法莲华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9章 第99集《妙法莲华经》

己三、诸尼请记领解发愿 分三:庚一、大爱道尼请记;庚二、耶输陀罗请记;庚三、尼众领解发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三十一面,我们看己三的“诸尼请记领解发愿”。

这一科是迹门流通的第四品<劝持品>。<劝持品>的大意是说,释迦牟尼佛讲完迹门正宗以后,把整个开权显实的观念讲清楚了,也为诸弟子授记了,整个迹门的所谓的一佛乘的思想已经是圆满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也即将灭度。但是灭度前,佛陀对于未来末法时代《法华经》的弘传,心中有所忧虑,因此他希望能够趁他还在世的时候,与会的法身菩萨能出来发愿来护持《法华经》的流通。

对未来, 佛陀为什么会有所忧虑呢?这个地方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法华经》是成佛的正因,这个正因一旦传承断灭,那末法时代就没有人可以成佛了。没有人成佛,当然就没有法宝,也就没有僧宝,所以这个地方是事关重大。

那么《法华经》为什么是成佛的正因呢?诸位!大家听了这么多《法华经》,如果有人问你说,你最大的受益是什么?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就是建立佛陀的知见。就是说,从今以后,你看生命的态度、角度改变了。我们没有学《法华经》,我们刚开始学佛法,叫做诸法因缘生。这个因缘是什么?就是业力。所以我们在看人生的时候,是用业力去看人生的。这个人会快乐,因为他有善业;这个人会痛苦,因为他有罪业。

用业力来看人生有什么缺点呢?你会把人生看成一块一块的。因为因缘法强调的是什么?是差别相。你跟我不一样,因为我们有不同的业力,我跟你也不一样,那么就建立了整个十法界的版块,佛陀有佛陀的法界,众生有众生的法界。这样子,从业力的角度我们很难看到法界之间的交集。这个就是因缘观不足的地方,它把整个法界作一个区隔。

但是真如观就不一样了。真如观是从真如的一心来看十法界。就是说,十法界其实是一念心念头一动所变现出来的,说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以,我们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佛陀和凡夫,那么佛陀的功德庄严是如梦如幻,我们凡夫的业障深重也是如梦如幻,所以产生一种自他不二。也就是说,你用真如观来看人生,你就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基准点。就好像说,如果今天一个离家出走的孤儿,他选择离开家庭在外流浪,那么他跟大富长者有很大的落差,他是一个贫穷下贱,大富长者那是一个具足大富大贵。但是,如果这个孤儿选择回家,那么他跟大富长者就是一家人,那是种父子关系,所以继承家业变成怎么样?变成是迟早的问题了。

所以《法华经》的殊胜就是,它把我们一种向外攀缘因缘法的心,带回到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让我们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心性的角度来看人生。那么从今以后你会觉得,改变生命是没有像以前那么坚固,而是相对容易。因为一念心性本来就具足佛法界,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所以从一心的角度来看极乐世界,它已经不是十万亿佛土,你去看阿弥陀佛他也不是那么的遥远。所以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从真如而建立十法界。这个相对于我们过去从因缘建立十法界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点,而这也是整个成佛的正因。

所以,当整个真如思想在这个世间消失以后,就是这个《法华经》没有了,那佛法就变成一种差别法了,就是佛陀有佛陀的法界,对我们来说是高不可攀。所以这件事情就是怎么样呢?事关重大。整个佛法的传承里面,成佛之道是关键,所以《法华经》一旦断了传承,那么我们对因缘法,业力,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选择接受,那你就走人天乘。既然业力不可改变,那我就怎么样?修善,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第二个,你选择逃避,就跟阿罗汉一样。我用空性的法来把因缘法断掉,进入偏空涅盘。我选择逃避,我没有办法改变你,我就离开了。

所以,当真如思想这个传承断了以后,佛弟子就没有所谓的中道的概念,就是你只能选边了,你要么选有,要么选空。你的学佛要么就是追求快乐,要么就是进入涅盘寂静。你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没有所谓的一心即空即假即中,没有这回事了。

这件事情当然对佛法的伤害就很大,众生只能够安乐,只能够解脱,就没有成佛之道这件事情了。所以佛陀的第一个忧虑,就是因为它是成佛的正因。

第二个,它难信难解。就算有人跟你讲,你也不见得能够产生信解。

我们一念心它的本体是清净的,但是它又具足一切的万法。就是当我们的心摄用归体的时候,万法唯是一心,这个时候心是不动的。就是你的心不动的时候,它是既清净又具足,就是一个明了的心。但是你念头一动,那就一心衍生万法了,那就十法界出来了。各人动各人的,众生动的是贪瞋痴的烦恼,就走自己的法界;二乘人动的是无常、无我的念头,那就走上空性涅盘。所以它整个思想,这种从一心开出十法界这种常同常别、即空即假即中的概念,很难信解。

所以必须有这种大菩萨——第一个要有慈悲、耐性,第二个要有善巧方便——佛陀期待法身菩萨出来承当这个重任,所以就有这一品<劝持品>。佛陀希望能够由与会的法身菩萨来承当末法弘传的重责大任。

我们看己三的“诸尼请记领解发愿”。这一段是说明比丘尼在听完三周说法以后,请佛陀授记并且领解发愿。这地方有三段。

庚一、大爱道尼请记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看大爱道比丘尼的请记。

尔时,这个时候,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就叫做大爱道。佛在世的时候,出家弟子并没有重新安立法号,你世俗是什么名字,你就用这个名字来当作你出家的法号。大爱道跟佛陀的关系是这样子:佛陀出生七天以后,他的生母,就是摩耶夫人就往生了,所以他的整个长大,是他的姨母,就是摩耶夫人的姐姐,他妈妈的姐姐把他给抚养长大,所以这个大爱道比丘尼对佛陀是有养育之恩的。她在七十五岁出家以后,就跟佛陀学习,后来也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在法华会上,她带领了六千个眷属,一个广大的比丘尼僧团,“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目不暂舍就是说,其实她的请记并没有说话,只是用她的举动、用她的目光来祈求佛陀授记。

这个时候,佛陀等于主动地告诉憍昙弥(憍昙弥就是释迦族的一个种姓),他说,你为什么以此忧虑的容色来看着如来呢?难道你的内心是认为我不会称念你的名称来为汝授记吗?就是佛陀主动地来为这个大爱道比丘尼授记。佛陀就说,憍昙弥!我先前已经为一切声闻来授总记,但是我现在要为你授别记。

这以下就讲到授记之文了。说将来之世,汝等,就是包括了大爱道比丘尼,包括她所带领的六千个比丘尼的僧团,未来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

成佛,你一定要做两件事情。就是你成就佛陀知见以后,第一个,你要亲近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成就总持;第二个,你的分身要到众生法界去,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所以她做大法师。

也就是说,成就法身佛以后,你初地有一百个分身,当然不是说你每一个分身都想要成就应身佛,但如果你要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身佛,那基本上一定要护持正法,这是一个关键。

所以大爱道比丘尼,如是地渐渐修学菩萨道,成就六度的法门,“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这个是说明她成就应身佛的相状。说这个应身佛,色相光明庄严,见者欢喜,乃至于后面的十种德号,如来、应供,乃至于佛、世尊。

“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就是说,大爱道比丘尼往生以后,她就把这个佛的位子传给她的弟子,如是地辗转。她们不是同时成佛,是一个往生以后,另外一个就接着成佛。她们的佛名跟国土都完全一样,所以就叫做转次授记。

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在世的整个僧团里面第一个出家的比丘尼,之前都是摄受男众。她出家的时间其实很晚,七十五岁才出家,算是高龄出家了。但是她成就阿罗汉以后,她的特色是什么呢?就是她有高深的禅定,这个是很难得。因为一般年纪大的时候,对禅定一般是放弃的。也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禅定,阿罗汉里面有的是慧解脱的,他的禅定可能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他如果没有进入初禅,他就没有神通。所以你看佛在世的时候,有的阿罗汉,你看他的行为就跟你完全一样,他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他也没有神通。但是他是阿罗汉,他内心当中有无生的真理跟他的心相应。他死的时候,也是一般地就这样死掉。

但是,如果这个阿罗汉是有禅定的,特别是有四禅,那就是像大爱道比丘尼那样,大爱道比丘尼活到一百二十岁,有禅定的人是寿命很长。她临终的时候,她用她的神通力飞到恒河的上空,然后放出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光明,最后进入火光三昧,用火把自己的身体烧掉,进入涅盘。

佛在世的时候是不允许出家众显神通的,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你临命终的时候可以显神通。你为了要证明这个法的功德,证明禅定的功德,要鼓励后世,只有在临命终的时候可以显神通。

这个是大爱道比丘尼,她的禅定的殊胜。

庚二、耶输陀罗请记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只劫。

前面讲到大爱道比丘尼,这地方讲耶输陀罗比丘尼。其实这两个人跟佛陀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耶输陀罗是佛陀俗家的夫人,是罗睺罗的母亲。佛陀为他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授完记以后,这个时候耶输陀罗心中就动念头了。她怎么想呢?她说,世尊在授记当中,为什么单独没有称念我的名号来为我授记呢?

这个时候,佛陀的他心通,他自然就知道这件事,就主动地以大悲心告诉耶输陀罗说:汝于来世,在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也是一样,亲近十方诸佛,乃至于广度一切众生,来修学六度万行。作为大法师,渐具佛道,慢慢地积集福慧两种资粮而成就佛道。在哪里成就佛道呢?在净国中。声闻弟子基本上喜欢成就清净国土。这个净国中,就是清净的国土。他的法号叫做具足千万光相如来,也是一样,身相光明庄严,应供、正遍知乃至于天人师、佛、世尊。佛寿非常的久,无量阿僧只劫。

耶输陀罗的应身佛有两个特色:第一个,身相庄严。当然,这个身相庄严是在因地的时候持戒跟忍辱所成就的。第二个,佛寿久远。这个就是禅定了。你行菩萨道的时候,你要加修禅定,就会产生佛寿的久远。

整个《法华经》的授记,到这里等于是全部圆满了,我们把这个授记作一个总结。佛陀授记,在经文当中有两种情况。

一个叫通记。比方说,我们今天是生长在末法时代,那我学《法华经》以后,欸,我改变我的观念了,我不再用因缘来看人生了,我用一念心性来看十法界。所以,极乐世界虽然十万亿佛土外,但对我来说,它不离开我一念心性,所以,我动念即到,因为整个法界在我一心当中。那这样子,恭喜你!你已经成就佛陀的知见了。那佛陀是不是应该为我授记呢?是的,授通记。佛陀跟你说,你未来当得成佛。但是,没有时间,没有佛号,没有国土。为什么?因为你会退转。你只是理观成就,但是你事修薄弱,你还有烦恼跟业力在。那么这种会退转的情况,记住!佛陀的智慧永远是现量境,不落比量,就是佛陀不作任何预测。就是这件事情还有变数,佛陀会选择默然。

但是佛陀只要讲出话,这件事情就定案了。所以佛陀只为成就初果以上,成就位不退以上的,进入佛知见的人授别记。为什么初果以上呢?因为他已经不会退转了。这个人在成佛之道中,他的模式已经可以看得出来,就是这个人以后是怎么成佛的。他喜欢禅定,他喜欢神通,他喜欢有各种辩才,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了,佛陀才会给他授别记的。

但我们一般凡夫,可能你今生学一学,你来生生天了,然后,可能知见又暂时退失了。佛陀不为这种不定种性的人来授别记,因为佛陀不作任何预测,佛陀的心永远是现量。

到此整个授记就圆满了。

庚三、尼众领解发愿

我们看庚三,尼众领解以后而发起的菩提愿。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 安隐天人

我等闻记 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佛陀为大爱道比丘尼跟耶输陀罗比丘尼授记以后,这两位比丘尼跟她的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就在佛前发愿。她们说,伟大而尊贵的导师,您老人家作为人天的皈依,您老人家善巧方便来说法,安稳天人之心。我等听到授记以后,内心安稳具足。为什么呢?因为自知当作佛,就感到安稳了。诸比丘尼说完偈以后,就白佛言说: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就是避开了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到他方清净的国土来广宣《法华经》。

我们看整个声闻弟子,到目前为止,都是不愿意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弘扬《法华经》。理由有两个:

娑婆世界进入五浊恶世以后的根机,本身就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善根转少,多增上慢。首先就是你缺乏中道实相的善根。你看有些人,你跟他讲中道实相,你讲半天,他没办法接受,他永远要选边的。你要讲空性,他可以接受;你讲有相,他也可以接受;你要把这两个放在一起,他没办法接受。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他没办法接受。为什么?善根转少。所以,诸位!你们今生学完《法华经》,你来生不管在娑婆世界或者到极乐世界,你再听到中道实相,你就相对容易接受。到了末法时代,第一个,大家思想开始偏激了,走上了二分空有的对立。第二个,更糟糕,又高慢。所以就很难教化了。这个是从众生的角度来看。

第二个,从种性来看。蕅益大师说,菩萨种性在因地修学的特点:理观强,事修弱。菩萨基本上喜欢广学多闻,所以他成就法身以后,他对教化众生这个四无碍辩是他的专长。那么声闻众的特色是什么呢?他理观弱,事修强。禅定、三昧,这是他的特色。要显神通,那菩萨不是声闻的对手。所以,从教化众生的角度,对声闻弟子来说,这的确是他比较薄弱的一块,所以他不敢去挑战这种难度的众生,说这个末法时代善根转少,多增上慢。所以佛陀只能够期望于法身菩萨。我们看佛陀是怎么个期待。

戊二、明劝持  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重颂

劝持就是佛陀用默然的注视眼光来劝勉与会的法身菩萨,在末法时代受持流通《法华经》,用暗示的方式。这个地方有两段。

己一、长行

分二:庚一、菩萨请敕;庚二、顺佛发誓

庚一、菩萨请敕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 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这段经文是说明与会的法身菩萨心中祈求佛陀给予明确的指示。我们看是什么情况。

尔时,佛陀跟比丘尼授完记以后,就把他的眼光注视到与会的八十万亿那由他这些法身菩萨身上,但是佛陀那个时候是保持默然,并没有说话。

这一注视的时候,当然,佛陀的任何动作都一定有因缘的,这些菩萨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从自利的角度都是不退转,阿惟越致。大乘不退转,往浅处说叫做初地,往深处说叫做八地,无功用行,就是至少是初地到八地了,这是从自利的角度。从利他的角度,“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他们都能够开显中道的实相,而且内心总持一切的权法的要义。他权实二法都是通达的。

法身菩萨被佛陀这么一看以后,就知道佛陀可能是要鼓励他出来承当弘扬《法华经》的重责大任了,就站起来,到佛前,一心合掌,心中就这样想说:如果世尊这个时候开口,明白地告诉我们,未来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当中能够受持弘传《法华经》,我们一定会顺从佛陀的教诲,来广宣斯法。他动这个念头以后,又动了第二个念头:但是为什么我们站起来合掌的时候,佛陀还是保持默然而没有明白地指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的心里是寄望于法身菩萨的,因为声闻弟子虽然入了法身,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到娑婆世界来弘扬佛法。但是为什么佛陀不明白地告敕呢?蕅益大师说这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上来佛陀赞美人法,事义已足,不烦复言”。佛陀在<法师品>里面不断地赞叹弘扬《法华经》的人跟法,这道理讲得很清楚了,佛陀不想再说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为欲将护声闻他方之愿,故不称扬”。因为与会的不只是法身的菩萨,还有声闻弟子,如果佛陀开口要求法身菩萨在末法时代弘扬《法华经》,那么在座的声闻弟子就会感到压力了。为了将护声闻弟子他方弘法之愿,所以故不称扬。

他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希望法身菩萨主动地表态。因为你主动地讲,声闻弟子没有压力,他反而会产生一种效法。如果佛陀指定你出来弘法而没有指定声闻弟子,那某种程度对声闻弟子会产生压力。佛陀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主动地发愿,因为我该讲的都讲了,所以佛陀就默然。

庚二、顺佛发誓

弟子们当然就明白了,就开始发愿了。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法身菩萨在佛陀默然的时候,就知道佛陀希望他们主动地发愿。他们发愿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敬顺佛意。既然佛陀要我们承当,我们当然就是敬顺佛陀的教敕,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自满本愿。这是主要因素了。我们凡夫在修行过程当中强调的是自利,就是成就清净心,成就法身,但是到了法身以后,你的重点开始转成菩提愿了,因为你要成就应化身了。你要成就应化身,当然你一定要发愿去广度众生,你要广结善缘,你以后的国土才有眷属。

他们一方面敬顺佛意,一方面希望能够满自己因地所发的菩提愿,所以在佛前作师子吼,就是内心非常的坚定、无所畏惧地立下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到了五浊恶世,我们将周旋,就是周遍往返于十方世界,当然这个十方世界也包括了娑婆世界,而且以善巧方便,来使令众生发心书写、受持《法华经》,乃至于读诵《法华经》,乃至于为人解说,如法修行,最后成就心中的正念。

其实,整个《法华经》 的重点在于成就正忆念,就是改变你的思考模式。比如说,当我们拜忏的时候,我们站在清净心、菩提愿的角度来拜忏,这个业障是如梦如幻的;当我们往生的时候,我们知道极乐世界存在我们心中,也就是一个影像。这就是一心三观的思想。

这以下就祈求佛陀:皆是佛之威力加持,“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所以法身菩萨弘扬佛法有两个因缘:第一个,他自己的菩提愿力;第二个,来自于佛力的摄受,希望佛陀来摄受他,来开他的智慧,来帮助他能够弘扬佛法。

到这个地方整个长行就结束了。

己二、重颂 分三:庚一、安忍之道;庚二、通经之法;庚三、总结誓愿

庚一、安忍之道 分三:辛一、恶世弘经;辛二、所忍之境;辛三、敬佛安忍

在末法当中弘扬《法华经》,我们有说过,这个根机是有问题的,他不是一个容易教化的根机。所以,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障碍,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这个地方就讲到安忍之道。这地方有三段。

辛一、恶世弘经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 于佛灭度后

恐怖恶世中 我等当广说

这段是一个总标。

法身菩萨这个时候同时发声,就讲出一个偈颂:惟愿世尊您老人家心中不要有忧虑。不要忧虑什么呢?不要忧虑佛种的断灭。在佛陀灭度以后,众生陷入了恐怖,这个恐怖指的是外在的环境有各种的灾难;恶世,指的是到末法时代我们内心的烦恼邪见也比较炽盛。在这种情况之下,“我等当广说”,我等当依止菩提愿力,来广泛地宣说《法华经》的一佛乘的妙理。这是一个总标。

辛二、所忍之境

“所忍之境”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有诸无智人 恶口骂詈等

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当忍

所忍之境,是法身菩萨先预测。就是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他预测,未来在末法时代,你要为你的同参道友讲中道实相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的状态。先预测出来,能够提前地防范。

第一个,就是外护居士的障碍。居士在面对中道实相有什么障碍呢?“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居士对佛法的修学基本上是片段的,是有很坚固的法执的,所以,听到说万法唯是一心他就不高兴了,就怎么样?恶口骂詈,甚至于诽谤,乃至于用刀杖来伤害这个弘法者。这个时候这个法身菩萨应该怎么办呢?“我等皆当忍。”

我们一般在家居士学佛,大概就在佛法当中学个一招半式。我们在一开始修学的时候,不是全面修学佛法的,喜欢拜忏的就一路拜忏,喜欢做义工的就一路做义工,喜欢持戒的就一路持戒。就是在痛苦当中抓住一个单一的法门,靠这个法门的功德力来给自己一些消业障、增福慧的机会。当然这样子刚开始就是靠信仰,也没有什么理观的智慧。

这个时候你突然间跟他讲说,欸,你不要以为说法力不可思议,其实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你的观念如果改变的话,你可以变成一种互动,就是把单向的修学变成双向的修学。

比方说你念佛,我们一开始是,我是业障凡夫,佛陀是万德庄严,那怎么办呢?我就通身靠倒,我什么都不是。你跟他讲说,你不要认为你什么都不是,其实你的因地有佛性,你能念的心是清净的,是具足的;你所念的佛,只是托彼佛力来开启你自性的功德。

那当然,这样就更圆满了。就是把单向的修学变成双向的修学,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那变成两种力量,外力跟内力的结合。但是,如果有些人对于法力的执着特别重,他排斥心力不可思议,他可能就毁谤,乃至于各种伤害就出来了。

这是法身菩萨的第一个预言,就是来自于外护居士的障碍。

第二段就是佛门内部的毁谤。居士基本上还比较单纯,就是没有智慧,这是第一种。但是佛门的问题就复杂了。我们看看第二段,来自于佛门内部的毁谤。这地方有四段。

恶世中比丘 邪智心谄曲

未得谓为得 我慢心充满

第一个,增上慢。在恶世中的比丘,他很可能是怎样的情况呢?“邪智心谄曲”,就是心中有邪见。而且他内心是虚伪不实的,他表现装出一种修行的样子。“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他认为自己已经成就大功德了,其实不是,他完全是把自己给高举了。

一个人会增上慢,你说你一个人非常懈怠,都不做功课,我看你也起不了增上慢。增上慢就是这个人基本上是有做一点功课的,甚至于在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一点少少的心得,然后呢?然后就得少为足,就觉得自己不错了。因为他看佛教,他没有全方位地从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来看,他是从一种单向的——修某一个法门、成就某一种功德,然后产生得少为足,而产生增上慢。增上慢的危险,就是他容易谤法。这是第一个,来自于增上慢的障碍。

第二个,我们看修苦行的情况。

或有阿练若 纳衣在空闲

自谓行真道 轻贱人间者

第二段,也是法身菩萨对未来情况的预言。他说,有一种人是阿兰若,他远离了世间的尘劳到寂静处去修学。他怎么修呢?“纳衣在空闲”,他穿着破旧的衣服,“自谓行真道”,说自己这个修苦行是修行唯一的真实道,所以内心就轻贱这些在世间弘扬佛法的法师,就说你们这些法师都是放逸、攀缘。这是第二个,就是以修苦行、执着苦行而轻贱弘法的法师。

看第三段,贪利养。

贪着利养故 与白衣说法

为世所恭敬 如六通罗汉

是人怀恶心 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练若 好出我等过

而作如是言 此诸比丘等

为贪利养故 说外道论议

贪利养,他这个也是一个弘法的法师,跟前面的修苦行、增上慢就不太一样。这个法师“贪着利养故”,平常跟白衣说法的时候,他的目的,“为世所恭敬”,追求别人对他的恭敬供养。“如六通罗汉”,他把自己当作六通罗汉。阿罗汉是一个“应供”,他接受人家的供养是应该的,所以他认为说他自己得到供养是应该的。事实上这个人,“是人怀恶心”,他心中有贪瞋的烦恼,“常念世俗事”,平常也是经常忆念财、色、名三种有漏的境缘。“假名阿练若”,虽然住在山中,其实只是表面的寂静,他内心其实不寂静。

这些贪求利养的法师,“好出我等过”,容易去批评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他怎么批评呢?说“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而说此外道的论议。他把这个万法唯是一心的中道实相当作是外道的论议。

自作此经典 诳惑世间人

为求名闻故 分别于是经

常在大众中 欲毁我等故

向国王大臣 婆罗门居士

及余比丘众 诽谤说我恶

谓是邪见人 说外道论议

第四种是邪知见的。这种邪知见就说,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是“自作此经典”,自己编辑的《法华经》,目的是为了“诳惑世间人”,说这些法师为了追求名闻利养,才去分别解说《法华经》的。并且“常在大众中”,为了毁谤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就向这些国王、大臣、有权势的居士,或者有地位的婆罗门居士,乃至于其余的诸比丘众,就“诽谤说我恶”,就诽谤这个法师的种种的过失,说这些法师都是邪见之人,说外道的论议。这个是讲到邪知见的毁谤。

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

我等敬佛故 悉忍是诸恶

为斯所轻言 汝等皆是佛

如此轻慢言 皆当忍受之

法身菩萨在预言前面的各种的毁谤障碍以后,他也提出他自己怎么面对。“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就是说,我们为了敬顺佛陀的教诲,既然佛陀要我们在末法当中弘扬《法华经》,我们就尊重佛陀;只要是靠着尊重,修皈依,我就能够安忍前面的种种过失了。即便这些人用轻贱的言辞来说,“汝等皆是佛”。这句话其实说的是有道理,但是他这个口气是一种讥嫌,说,哦,你们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都已经是佛了。如此的轻慢言辞,我等皆当忍受。

这段的意思就是说,在末法时代,你跟你的同参道友讲人天的善法,讲有相的修学,他很容易接受。说你做义工,你身体会好,你拜忏,你消业障,他马上就接受。这是有相的修学。或者你讲一些二乘的解脱,讲无常、无我的智慧,进入到一种我空的涅盘,他也可以接受。就是讲空容易接受,讲有容易接受,这种二元对立的法是容易接受。但是你讲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从一念心性看人生,常同常别,这种不思议境是很难被接受的。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是这个意思。

辛三、敬佛安忍

这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浊劫恶世中 多有诸恐怖

恶鬼入其身 骂詈毁辱我

我等敬信佛 当着忍辱铠

为说是经故 忍此诸难事

前面是讲到弘扬中道实相所面对的外境的障碍,这以下说明那应该怎么办呢?法身菩萨应该怎么面对呢?就讲到面对的方法。

第一个,敬顺佛教。说在五浊恶世当中,“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有些人他毁谤你,也不是他想毁谤你,他是怎么情况呢?因为他向外攀缘感应神通,结果有恶鬼跑到他的身体里面去了。这个恶鬼是要来破坏佛教的,所以借他的身体,来骂詈毁谤我等弘扬《法华经》的法师。我等因为敬顺佛故,所以着忍辱之铠甲,为了弘扬《法华经》,安忍诸难事。这是第一个,敬顺佛教。

再看第二段,心中的誓愿。

我不爱身命 但惜无上道

我等于来世 护持佛所嘱

这段经文是说明法身菩萨内心是怎么想的,就是面对这些逆境他怎么想。

说“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身菩萨,他对于色身的伤害乃至于生命的断绝是不当一回事的,因为他的整个生命不是业感,他不是业报身,他是乘愿而来。那他在乎的是什么呢?“但惜无上道”,他在乎的是他心中的菩提愿能不能实践。

也就是说,我们凡夫来到人身,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感受太强,就是我们喜欢去接受外在的信息。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感受会牵动业力。所以,我们对于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怎么样呢?照单全收。业力让你快乐,你一定会快乐;业力让你痛苦,你也只好痛苦。因为你的内心整个门是打开的,用感受来面对一切。所以我们就怎么样?害怕痛苦,害怕死亡。

但圣人的心,这感受已经被收起来了,他没有这个感受的问题,他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他把人生当作什么?当作历练。我们把人生当作什么?当作受用。我们是来受用过去的业力的,所以我们会怎么样呢?我们没办法选择,就照单全收,不管快乐还是痛苦。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整个凡夫的世界就一句话就讲完了,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为什么?因为你把感受的门打开了,你用感受来引导你的生命。你只要重视感受,你就被业力牵着走。

法身菩萨把感受的门关掉了,他打开的是什么?打开的是菩提的愿力,他把人生当历练。所以他的话就说出来,“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生命的痛苦也好,死亡也好,他根本不当一回事,他只在乎理想的实践。这个是法身菩萨心中的想法。

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

世尊自当知 浊世恶比丘

不知佛方便 随宜所说法

恶口而颦蹙 数数见摈出

远离于塔寺 如是等众恶

念佛告敕故 皆当忍是事

“世尊自当知”,讲完以后就向佛陀白告说,您老人家心中应该能够证知,在未来的五浊恶世当中,有很多在家出家的弟子,“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当他修布施、修持戒的时候,他可能只是想到布施本身所带给他的功德相——布施成就富贵的果报,持戒成就尊贵的果报,所以他会把重点放在果报。他不会想说,哦,佛陀让我们修布施是要我们成佛的,持戒是让我们透过持戒来改变我们内心的世界,他不会这样想。他不知道佛陀施设权法方便的目的只是怎么样呢?只是随众生的根机产生的调伏跟引导。所以,他们对权法产生执着以后,对于佛陀的真实法,就执权而毁谤真实。这就产生恶口的诽谤,乃至于颦蹙。颦蹙,这个人稍微好一点,他嘴巴不开口,但是心里不高兴,就皱眉头。乃至于“数数见摈出”,就把这个如法的法师摈出僧团之外,使令这些弘法的法师远离于塔庙。

面对以上如是等众多的过失,我们作为一个弘法的法师怎么办呢?“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所以,我们看到法身菩萨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他很单纯,就是两个理由。就是说,欸,你遇到了伤害,你怎么面对?我用两个理由就可以了:第一个,我忆念佛陀的教诲,佛陀要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第二个,忆念我的菩提愿力,我是为什么而来到这个世间的。因为法身菩萨他把感受给收起来了。

感受问题有多大?受,第二个产生想,感受刺激你的时候,你就开始胡思乱想。然后呢?然后产生行,就开始执着了,我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所以,感受是开启了我们整个烦恼业力的大门。法身菩萨没有这个问题,他把这个感受给收了。感受一关,思想也关掉,执着也关掉了。那么打开的是什么?打开的是菩提愿力。

所以,对法身菩萨来说,面对逆境讲一句话就讲完了,只看他要不要接受。他有能力坚持下去,不过,既然度化众生,他也可以选择到其他的好度的地方去,他也可以,反正菩提愿没有特定的目标。但是释迦牟尼佛希望他们在娑婆世界,这个理由就够了。就是说,我可以不来的,十方世界这么多!但是,既然佛陀要我们来,那我二话不说,敬顺佛教,我们就来了。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法身菩萨对待逆境是相对容易的。

那如果是凡位菩萨呢?凡位菩萨就看<安乐行品>了,佛陀有另外的方法面对这个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