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 > 第121章 刘邦在白登山毫发无损,真的是一个女人的原因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刘邦在白登山毫发无损,真的是一个女人的原因吗?

大明位面。

朱元璋笑的开心极了。

没错。

这个时间点的刘邦,跟陈友谅当时跟他决战的心态是一模一样的。

以为他凭借强悍的战力,就能稳胜朱元璋。

没想到!

让朱元璋提前猜到了他的意图,反败为胜了。

“高祖确实很勇。”

“但是,这一次白登之围,实实在在是她自己自找的。”

“以为汉军天下无敌了。”

……

“哼!”

“那个时候是没有我,如果有我的话,我只算2000轻骑,直捣冒顿老巢,将他的人头提回来。”

霍去病站在天幕下,指着天幕上冒顿的影视形象说道。

……

【之后刘邦率军抵达平城,刘邦到达平城的战略目的非常明显,就是提前占据匈奴退回草原的必经之路。

跟身后的20万汉军形成夹击之势,匈奴插翅难逃。】

【可他没想到的是,冒顿也不是善茬,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并早就在这里设下了埋伏,当刘邦到达平城,在白登山上安营扎寨,居高临下。】

【突然匈奴骑兵发起进攻,刘邦大惊,赶紧组织突围。

可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依然无法成功突围出去。】

【此时,冒顿指挥着匈奴大军,从4个方向围攻刘邦。】

【准备将汉军一冲而散,全部歼灭。】

【刘邦据山而守,匈奴因为都是骑兵,不擅长在山地作战。】

【再加上天降大雪,仰攻受挫,经过多轮冲锋之后,双方的损失都非常大。

谁都无法取胜,只能坚持在这里。】

【就这样,匈奴的数万大军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史称白登之围。】

……

“如果那个时候,刘邦被匈奴祖或者杀掉。

汉朝的历史怕是要改写了。”

李世民背手而立,看着天幕缓缓吐出一句话。

长孙皇后给他批了一件衣服。

“二郎,天凉了,添一件衣服。”

“历史没有假设,况且白登山易守难攻,匈奴没有那么容易突破防线。”

“要我说呀,是冒顿战略失策,自古围山围三放一。

放一的作用,并不是让敌人逃跑的,就是想让敌人钻进这个圈套,然后一举歼灭。”

“试想一下,敌人要是知道大军把他们已经团团围住,那还不拼命吗?”

“如果稍微有出逃的机会,人心也就不会那么齐。”

“你懂我意思吧?”

李世民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没想到长孙皇后一介女流,在军事上也有如此建树。

了不起啊。

“观音俾,你是生错了性别,如果你是男儿身,

一定是一位大将。”

……

【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此时正值隆冬季节,风雪交加,汉军的士兵当中,被冻掉手指头的就十有二三。】

【就这样一连被围困了七天七夜。】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陈平给刘邦献了一计。

就是在冒顿单于新得的阏氏身上下手。】

【就说汉朝要进献美女给冒顿,到时候他肯定失宠。

然后劝说冒顿退兵。】

【这一招果然管用,阏氏告诉冒顿,贤王为何要为难贤王?

你这么长时间没有攻下白登山,想必一定有神灵相助。

你又何必违背天命,赶尽杀绝呢?】

【此时,汉军的主力已经距离平城不远。

而冒顿与盟友所约定的会师日期已过。】

【冒顿也怀疑自己的盟友已经暗通刘邦。

到时候两面夹击,再战斗下去已经毫无意义。】

【于是他便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了包围圈的一角。

当天正值大雾天气,伸手不见五指。】

【陈平命令弓箭手拉满弓,夹道保护刘邦。】

【最后夏侯婴驾着车偷偷的从包围圈的一走角溜走了。】

【当刘邦逃回平城之后,汉军的主力也赶到了。】

【冒顿便率领骑兵返回草原。】

【刘邦也下令撤军,班师回朝。】

【而在回去之后,娄敬被封为关内建信侯,其余建议他攻打匈奴的使臣,全部就地诛杀。】

……

吓死宝宝了。

回到长安的刘邦,摸着自己的胸口,想笑又笑不出来。

因为!

他又又又又一次死里逃生了。

如果说他不是天赐的皇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

网友们对于刘邦是如何脱困也有话要说。

【冒顿也不是傻子,能听一个女人之言,关键还是汉军主力接近了。】

【这种歼灭汉朝皇帝千古留名的好事,他岂会因为一个女人的一句话就会放过?】

成堆的老百姓们,看到天幕上出现的弹幕,也认为说的有道理。

不管任何人在面对千古伟业的时候,一个女人根本不能左右局势。

就像西周的灭亡,将罪责甩给一个女人褒姒。

还是那句话。

盛世需要女人点缀,乱世需要女人顶罪。

而这一次!

冒顿用女人的话,来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

……

【刘邦有子女,皇帝死了,也只不过是换一个皇帝,你杀了别人的皇帝,汉军一到,全族人都别想活了。】

这肯定是当时冒顿打开包围圈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了。

因为一口气没有攻下刘邦。

那么就失去了先机。

汉军正在赶来驰援的路上,时间拖得久了,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尤其是那个时候正是隆冬季节。

刘邦在山上冷,他们在山下也冷啊。

只不过他们常年在草原上,习惯了这种天气,但是大家都是人。

说不冷都是假的。

……

【如果当时通讯工具发达的话,估计刘邦就不走了,再忍耐个几天,等待大军一到,4面合围,匈奴必败。】

古人们也从弹幕的字里行间理解了这句话。

意思就是说刘邦虽然被围在山上,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工具,远程了解到自己大军的行进时间。

如此一来。

即便是匈奴不撤,刘邦也不会有大的损伤。

只不过就是多饿两天而已。

杀几匹马就可以充饥。

……

苏阳也觉得这一段历史写的比较有争议性。

不管如何吧。

刘邦被围在白登山,几乎不可能被杀。

即便陈平不献计,大军一到,匈奴依然会撤兵的。

不过!

史书上是这样写的,如果匈奴也有历史留下来的话。

可能会更客观一点。

可惜。

他们没有写历史的习惯。

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匈奴,突厥等等少数民族。

也只是在我们的历史书当中,侧面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