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168章 丁、口有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单守才、薛虹两人站在一人多高的书册前。

单守才语重心长的道:“景瑜,你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

薛虹微微倒吸一口凉气,沉声道:“这一堆……我看起码要统计梳理个把个月啊!”

单守才拍了拍薛虹的肩膀,一指后面:“这一堆只是户籍的目录,那一片才是你要归拢的户籍。”

薛虹一回头,只见十丈宽、二十余丈深的大殿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架,书架上放满了厚厚的账册。

薛虹只是看了一眼便笑了:“尚书大人莫要玩笑。户部应该有归纳过的账册吧?”

单守才闻言叹息一声,仿佛在为没吓到薛虹而遗憾。

果然,上了年纪的多少都会沾点恶趣味。

薛虹一边吩咐人搬走户籍的副本,一边问道:“尚书大人,户部所录的在籍人数,是按丁计算,还是按口计算?”

丁是指十五到六十岁的男子,既为壮劳力。

口,则是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人就一律算在内。

“本朝户籍虽以口计算,不过奴籍、流氓、僧道之流并不统计在内。

至于所藏匿的人丁更是无从统计。虽然年前陛下震怒之下,让这些人吐出来了不少,可你我都明白,这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啊!

现我大明在册人口,有五千五百万余。但根据老夫估计,恐怕藏匿起来的人口,一倍不止。”

何止啊!

历史上明朝末期纸面人口5000万——6000万之间。

但实际上根据后世估计,真实人口绝对是超过一亿的。

根据官方统计,清朝初期的人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人口为2000万。

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增长到万。

四十一年的时间,就是百姓再能生,也不可能暴增六倍有余吧?

实际上清初人口暴增最主要原因就是:雍正把明末假账给查了!地方藏匿的人口全部被清查了出来。

清朝后期的人口暴增确实多,但主要的功劳还是雍正摊丁入亩,以及生产力上去了。

前期清朝人口暴增主要因素还是因为清查藏匿人口的原因。

也就是说,哪怕明末时期,全国各地的人口至少也在万以上。

清朝入关后,一番操作,还有着名的跑马圈地,各种乱来之下,乾隆四十一年人口还能恢复至一亿四千万。

别的不说,光是跑马圈地一事,京畿地区至少影响了一千余万百姓。至于其他的大屠、小屠不断。

这种情况下,清初雍正清查人口后,人口能迅速暴增到一亿以上。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明朝给清朝留下来的家底还是很厚实的。

而且明末的统计方式是:奴籍、僧道、流民、还有部分少数民族通通不统计在内。

清朝的统计方式是:只要是在国内长嘴的是人的,就都得算在户籍里。这么算账自然人口就多了。

至于清朝后期人口多确实没得说,但得和同时期世界各国比较。

华夏这片土地上,农业社会时代人口就没跌出过世界人口占比35%的时候!

结果到了清朝不进反退,这点谁也没法否认。(但清朝确实也做出了功绩,不能全盘否认,如章总,他在位时期华夏土地面积还是很能打的。武功确实可以。)

本朝隆庆帝多年励精图治,人口不可能比明末更低。

薛虹估计,现如今大明的人口实际数量保底在一亿五千万。

华夏是世界文明中一枝独秀,甚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存在。

想要以一国讨伐世界,就只有一个选择,拿人口去硬堆。

文明属性就决定了,华夏不可能和西方任何一个国家成为最坚实的盟友,也很难采取慢慢同化的政策。

西方那群货和华夏文化辐射圈内的国家完全不同。很难进行和平沟通互赢。

西方的意识形态说好听叫善于开拓,说难听就是只会掠夺。他们不会想着共赢,更不会去想着建设。只会想着对外掠夺。

薛虹虽然不至于搞种族大屠杀,但也不会去花费心思教化对方。最好的选择就是拿武力强行教化。

这一切都是离不开人口的。人口范围,呕州干碎!

不过隆庆帝不想让薛虹出现在风口浪尖之上,只是让他帮着户部清理一下户籍,顺便学习一下户部的运转体系和流程。

迄今为止,薛虹礼部、詹士府、户部、工部、刑部都有所涉猎。

只要是明眼人几乎都能看的出来,薛虹未来的位置几乎已经定下了。

隆庆帝,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对于薛虹的青睐,薛虹是正八经的天子门生。

文官第一人黄锦,薛虹的座师,对薛虹爱护有加。身后的势力最小的一部分,叫做公羊派。

太子,视薛虹为心腹肱股之臣。

世子,那就更不用说了,未来的皇帝,那是人家薛虹的徒弟。

林如海,未来的吏部尚书,板上钉钉,这是薛虹的师父兼岳父,身后是江南士林。

至于杂七杂八的朋友就不需要细数了。(不知不觉主角背景硬的几乎不能再硬了。圣人、高拱、海瑞等人是朋友)

……

“宁国府蓉哥儿媳妇?她过来寻我?”

黛玉正在园子内扑蝶,忽然听到下面的小丫鬟来报,顿时一头雾水。

若是说贾家其他女眷过来,黛玉都能猜到一二,唯独这位从未见过的荣哥媳妇。

黛玉与她毫无交集,而且忽然拜访,必然有所求。

黛玉心思极转,从雪雁手里接过帕子擦了擦脸和手然后道:“紫鹃你去将蓉哥儿媳妇迎到后院来。”

虽然知道对方是抱着目的来的,但上门是客,这是林如海教给黛玉的道理。

秦可卿一进后院,远远的便望见了一道初见风采的小小身影,便知这是黛玉,连忙上前行礼:“侄儿媳妇见过林姑姑。”

说起来荣宁两府虽然未出五服,但关系也恰好到了贾蓉这一辈为止。

所以这一声姑姑,多少有些攀亲的嫌疑在。

黛玉请人进了自己的小书房,进了屋子后,双方这才仔细打量起对方,各自为之惊艳。

秦可卿笑着道:“自我嫁入府中,太太便吩咐我要多和家里的老亲少友走动。

我又是面皮薄的,不大敢自己走动。我这便想起凤婶子、探春姑姑说的,林姑姑素来为人和善,姑老爷又最是慈爱。

所以侄媳妇便第一个来拜访姑姑您了。这里是一些下面来的孝敬,是太太赐给侄儿媳妇的。

只是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望姑姑不要见怪。”

黛玉柔柔一笑:“我也常听起凤姐姐和探春妹妹说起你。今日一见,竟想不到世间有如此俊秀的人物。”

(后天万字爆更,明天不行,明天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