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山镇供销社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其实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原来的时候,我还是记得的。

青山镇供销社,在我小的时候,那可以说是方圆十里之内,最牛逼最标志性的一栋建筑。

如果要不是当时的桃南市距离青山镇不足百里,那它就是方圆百里内的最标志性甚至是最高大的建筑物。

那时候乡镇里面,清一色的土方,小平方,只有但是的各村的村长和书记家里,才能盖的起大瓦房。

当时在村里有一栋大瓦房,那就是当代土豪的代名词。

别说大瓦房,就算是一栋小小的一面青平方,那都算得上是富裕户。

还有就是纯砖瓦的小平房,当时那也是有名有姓的,叫北京平,那都是一等一的富户。

在千禧年到来之前,在我的印象里,我们这边的农村,基本就是灰突突的土木结构的土房子印象……

换句话说,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其实,东北这边大部分农村,也是刚从土窑子里钻出来没几年,这饱饭,那是真没吃几年……

甚至到了现在,我们村里,还有几栋那个时代的土木结构的土房子,依然在住着人。

当然了,这不是人家盖不起砖瓦房,而是不想盖了……

说来也真是奇怪了,这种老式的土木结构的土房子,保暖效果,那是真的好。

平平常常一户老百姓的家庭,基本是需要两三吨的煤炭来过冬的,可是人家这些土房子的老住户,年年就弄百十来袋子的玉米芯,来烧土炉子,也能过冬。

我到里面待过,嘿你别说,温度相当好,不比砖房里面烧煤取暖的效果差不说,甚至还要好一些……

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整个童年都是跟这种土房子和土炉子伴随着。

那时候的孩子也是没有什么零食。

所以冬天时候,在这土炉子的炉盖子上,丢一些玉米粒子,或者是切了土豆片,烧糊了就丢到嘴里,那就是绝美的零食。

至于说花生米,那都是奢侈品,那可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美食……

那时候没钱是没钱,穷的确是穷了一些,但是想想来,着实是充满了欢乐和童趣,不像是现在,便是皮包里装满了红彤彤的钞票,即便你能点上一桌子的山珍海味,摆上名酒名烟,但是很多时候,翻遍了手机通信录,你也未必能找到跟你一起喝酒吃饭的人……

有时候想想这年月真是,通信发达了,想谁一个视频凿过去,就可以看到对面的人,听到对面的声音,然后可恶的是,你却没有了想念的人……

交通发达了,想谁了,再远的距离,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然而我们却没有那个想去见的人的冲动……

有时候我会瞎想,是不是手机的时代消灭了亘古千年的想念,飞机火车的时代消灭了爱情……

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时代,没人再提思念,也没有人再谈什么爱情……

时代进步了,人类最引以为傲的美好感情,却退化的像是畜生一样,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场人类和时代的悲哀。

人类在征服时空距离的同时,也顺手消灭了思念和感情!

我从来不是怀念旧时代的人,但是我怀念旧时代那些纸鸢传情的美好时光……

因为当一个人心里头没有什么值得追逐的事情,甚至也没有值得期盼的人时候,这其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不信你看这个时代,几乎每个人,都空虚的像是一只没有脑袋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到处乱飞,到处嗡嗡嗡,不遗余力的驱赶着人生的空虚,却拳拳都落在空气中……

很多时候我会羡慕那个如火如荼的火红年代,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光,生活充满干劲和希望。

很多时候,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儿,穷一点富一点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每一天,眼中有光,脸上带笑,心中充满希望……

只有那样,日子才叫日子,日子才会过的一天比一天有劲儿!

现在,那个时代的所有印记,几乎都消失了……

很多小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个时代是怎么个状况。

张二斌子的供销社,几乎是我们小镇唯一一个,曾经见证过那个时代的产物。

它像是一个耄耋老人,曾经亲眼目睹过那个时代的火热。

而张二斌子,更是从那个时代亲自亲力亲为走过来的人,他,是一个旧时代的残党……

我想,他之所以如此一生都在跟这个供销社较劲儿,较劲儿了一辈子,大概,他是我们青山镇,最最放不下那个时代的人。

他一生,大概也无法从那个时代走出来,因为那个时代,就是他的一生。

当那个时代结束了,他觉得,他的一生,也结束后了……

那个时代,他绽放了他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他永远也走不出来了。

张二斌子的院子不小。

尽管,后来青山镇建房子的时候,无论是平方还是楼房,整体地面都是要垫高的。

而且垫高不止一米,甚至不止两米。

因为新修的公里把整体路面拔高,所以民宅自然而然也要拔高。

这就使得,他这原来最威武高大的供销社,由原来最魁梧的大个子,变成了黑黝黝的不起眼的小矮子了……

每次夏天大雨滂沱的时候,他这里几乎就像是一个漏斗子一样,整个青山镇的雨水都往他这里倒灌,其中苦楚,我不清楚,但是我可以想得到,张二斌子倔强的坚持,到底有多难……

他拿着扫帚一下一下的从院子里,扫到了院门的门口。

我坐在院门口的那个石墩子上,朝张二斌子挥挥手:“斌子叔,歇会儿来……”

张二斌子见状笑笑,摘掉自己的帽子,腾腾的冒着热气来到我身边。

我赶紧给张二斌子递过去一根华子……

张二斌子接过去看了一眼,我给他点着。

张二斌子笑着看着我道:“还得是你们年轻人哈,这家伙的,这大冬天,你就敢一屁股坐在这石墩子上,我老头子要是坐这上面,一屁股坐下去,就别想起来了,林子你有事儿没,我这马上好饭了,要不嫌弃,进屋跟叔整两盅?跟你说哈,炖的大鱼头,四十多斤的胖头,老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