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半个月过去,阮家的小别墅主体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

前一阵房子的顶也上好了,按照约定,这几天,室内设计师宋嘉石要来测量房屋实际数据了。

其实设计图的具体细节两人早就已经探讨完毕,这次来,只是来实地测量一下,好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最近一段时间,宋嘉石都在忙着参与国外的建筑设计。这次还是忙里偷闲,趁着回国办事的机会来阮家村的。

他在国内停留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今明两天。所以一下飞机,顾不上回家休息,就被来接机的赵清润带上车,直接前往阮家村。

所以当两人匆匆抵达阮家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

硕大的太阳照在当空,瓦蓝瓦蓝的天上一丝白云都没有。

路边的垂柳晒得有些打蔫儿,叶子卷卷的,落着许多灰尘。

现在正是盛夏,整个北方难得的浸润在暑气里。

阮景穿着背心大裤衩,摊在床上,一旁的凳子上摆着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草莓奶昔,和李冬冬一起玩一款老牌手游。

她双手拿着手机,眼睛紧紧的盯着屏幕,吸了一大口草莓奶昔咽下去,顿时感觉整个人爽的天灵盖都要飞出去,

“李冬冬!快来帮我捡材料,天马上黑了房子都没有呢!”

阮景舒服的长叹一口气,一边撸树一边赶紧招呼守在水池旁钓鱼的李冬冬回来。

“不急不急~搞点吃的先!羊毛我都准备好了,晚上不行咱俩就睡地洞!”手机那边传来李冬冬满不在乎的声音,“饱食度都快变0了,还惦记你那房子!”

阮景刚要还击,就看见某信弹窗从手机上方连着跳出好几条。

点开一看,是赵清润。

“小景,再有十分钟我们就到你家了,你收拾收拾出门吧。”

“时间不多,晚上小宋还要回家。”

没想到润姐开车还挺快。

阮景赶紧爬起来,让李冬冬先自己玩一会儿,自己则换了身衣服,趿拉着人字拖出门了。

一出门,她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气激得浑身一哆嗦。这破天气,还是在家里吹空调舒服哇。

她顺手戴上门边挂着的遮阳帽,锁好大门,溜溜达达的向自家小别墅走去。

房子大概已经盖好了,只是外表看起来还很粗糙。院子里剩余的钢筋水泥摆了一地,但看得出来,所剩材料并不多。

最近阮景的头发长长了一些,她也懒得去修剪,只是用小皮筋轻巧的在脑后扎了个小揪揪。

这个时间段工人们回家吃饭去了,工地上没有别人。阮景毫无形象地蹲在院子门口,脑子里还在回味刚才的草莓奶昔。

就在这时,一阵车轮滚过的声音从远而近,阮景歪歪头,是润姐的车子到了。

她站起身,向车开来的地方迎过去。这边还是施工现场,所以赵清润的车倒了一下,停在张婶家门口。

即使是30多度的高温天气,赵姐也穿得十分商业精英。

穿着一身看不出品牌的黑色套装,踩着10厘米的高跟鞋就下了车。

之前永远不离身的大墨镜已经被她抛在脑后,现在的她就算不做防晒措施,估计都不再需要它来遮挡脸上的斑了。

另一侧的车门一开,一个亚麻色头发,戴着无框眼镜的青年也跟着下了车。

他看起来高高瘦瘦的,一脸风尘仆仆,如果没猜错,这就是刚下飞机的宋嘉石。

“润姐!”阮景亲热的上前挽住赵清润的胳膊,“辛苦你亲自接送了……这位就是宋嘉石吧?”

阮景望向车边,大大方方的伸出右手,“你好,我是阮景。今天我家的房子就要拜托你啦。”

宋嘉石扶了扶眼镜,也伸出右手,“你好,我就是宋嘉石。”

“时间很紧,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房子吧?”

阮景点点头,几人都不是磨磨蹭蹭的性格,正好边走边说。

房子整体连大白都没有抹过,只是刚抹好水泥,正是完完全全的毛坯房。

宋嘉石所需要的仪器早已经被润姐从他的工作室取来,提早装到后备箱里。这会儿被司机大哥拎着,全都放在院子中间。

趁着宋嘉石测量数据的时候,阮景拉着赵清润询问起漂流项目的近况。

自己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虽然也经常去清凉河边看看,但终归不是现场的工作人员,别人是不会放自己进去随意参观的。

如今大老板来了,赶紧抓紧时间问问。

“快了快了,施工已经到尾声了~”提起手上这个项目,润姐显然心情好极了,说话的尾音都带着上扬,“再过半个月收收尾,就可以让上边来验收。”

再过半个月?

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那就是七月份,正好赶上暑假。

“那岂不是暑假期间就可以开放了?”阮景也激动起来,自己还没玩儿过漂流呢,之前一直当牛马,哪有时间去玩这个。

润姐点点头,“不过也没那么快,验收合格后项目的分级和定价也要找专人去做。”她话锋一转,“不过满打满算,八月份肯定能开张!”

现在即使是收尾阶段,她也没闲着。这一阵儿手下已经招收了不少员工,就连员工培训都已经进行了一个礼拜了。

“招的基本都是咱们本地人,附近县里市里,你们阮家村也有不少年轻人来报名。”聊起手下的员工,她喜笑颜开,“但是我没局限他们的年龄和性别,只要能证明你自己能做的好,我这就收!”

怪不得最近村里来来往往的,多了许多面孔。就连来阮家买菜的,都有不少之前没见过的人。

有些是比阮景大些、小时候就见过的。也有一些是阮景没见过的新面孔,但是看他们和村里人的熟悉程度,估计是比阮景岁数小些的孩子。

阮景之前还琢磨着,可能是附近谁家的亲戚,但现在一想,应该都是村里人。

因为现在村里有了就业机会,所以他们就赶紧回来看看能不能被录取。

毕竟如果能赚到钱,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哪儿也不如家里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