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寿的眼里闪过一丝不屑,能生出这等软骨头的家族,竟然有胆量造朝廷的反?

刘谌在听到 崔明煊的话后,眼中的杀意却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和煦:

“你能弃暗投明,足见你对大汉之忠心。”

“对大汉忠心之人,朕向来不吝赏赐。”

“今日便赐你为谒者,即刻前往建宁霍弋军中效命!”(注1)

原本以为能够活命已经是得天之幸。

没想到陛下竟然赐自己官职,崔明煊心中的惶恐顿时被巨大的惊喜所替代。

“臣多谢陛下厚恩,就算拼得一死,也要替陛下剿灭逆贼!”

说罢便急匆匆的离开皇宫,直奔建宁而去。

等到崔明煊退走后,陈寿却说道:

“陛下,似这等小人,只管免其一死便可,又何必赐予官职!”

谒者,乃是负责传达皇帝诏令以及奉命替皇帝办事的官职。

按理说正适合崔明煊现在的身份,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小人,陈寿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

听到陈寿的话,刘谌却说道:

“既然愿意替朕办事,总要给他个名分。”

“那些逆贼知道他崔明煊在朝中身居此职,又会作何感想?”

有了刘谌的这番解释,陈寿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臣这就回去,把剩下的书籍送来给陛下阅览!”

说罢也告退离开了皇宫。

没过多久,剩下的那部分书籍也全都被送到刘谌面前。

刘谌大概翻阅了一下之后,便命人送去印刷。

这部《贰臣传》优先送往建平等通商城市。

通过那些商人的手流通到魏国和吴国境内。

等到第一批书籍印刷装订的差不多的时候。

崔明煊也到达了建宁。

早早就得到消息的霍弋便将其迎了进来。

简单的寒暄之后,霍弋并没有第一时间点明崔明煊的来意。

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了另一个消息。

“这些逆贼自知不敌朝廷,所以便派人前往永昌等郡,意欲煽动百姓,联络蛮人。”

“殊不知诸郡之百姓及周边蛮人早已深受朝廷厚恩,又怎会做出和他们一样的禽兽之举!”

“顷刻间便被瓦解,如今这伙贼人已然化作困兽,只能静待灭亡!”

原来,之前雍良等人曾幻想派人前往永昌等郡,煽动当地的世家一起作乱。

并且还让那些依附于自己的蛮族头领去联络那些曾经被霍弋和范长生驱逐的蛮人。

希望他们能够响应自己,如此一来便可以将战火烧遍整个南中。

只可惜他们的想象是美好的。

其余世家如果想要作乱,又哪里需要他们来联络?

更别说还有范长生未雨绸缪的警告,以及毛炅的盯防。

至于那些永昌郡的蛮族首领,倒是想借机兴风作浪一番,奈何永昌兵马对付这些蛮族的经验实在是太足了。

一点浪花都没掀起来,便化作鸟兽散。

事后,范长生同时给刘谌和霍弋写了一封信,讲明其中之事。

而霍弋就是在这个时候,也接到了刘谌的密旨,于是便选择把这件事留到崔明煊到达之后再宣布。

果然,在听到霍弋的一番解释后,其余人脸上全都是兴奋之色。

反观崔明煊,却在心悸之余,又带有一丝庆幸。

看来朝廷对此事早就已经有所防备,若不是自己见机的快,陛下哪里能用得上自己?

想到这里,崔明煊的信念就更加坚定,一定要把崔世义他们钉死在逆贼的耻辱柱上,这样自己才更安全!

于是崔明煊当即便站出来说道:

“霍将军,在下奉陛下旨意前来建宁,是为替朝廷讨逆。”

“来的路上,在下已经将讨逆文书写好,请霍将军过目!”

说罢,崔明煊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绢帛来,交到霍弋手上。

霍弋读罢,看向崔明煊的眼神都变了。

这份文书中,除了歌颂一番刘谌的功德,痛斥这些逆贼之外。

崔明煊还将整个益州的世家给骂了个遍。

说他们是趴在朝廷身上的蚂蟥,是天下第一大害。

世家一日不除,国家一日不安。

霍弋已经能够想象得到,这封讨逆文书传遍益州的时候。

益州世家会对此人多么的痛恨。

这个崔明煊是要自绝于天下啊!

看着崔明煊脸上的愤恨表情,霍弋一时间竟然分不出到底是这小子自己的主意还是陛下的心思。

或许二者都有吧!

“将命军中书记将此文誊抄数百份,然后射入城中。”

“三日后,破城!”

在这段时间,夜郎城已经来了不止一批援兵,但是数量却一直在减少。

霍弋知道他们的兵力已经被自己消灭的差不多了。

继续这么耗下去意义也不大。

之所以给他们三天的时间,是霍弋需要这封讨逆文书有时间在三郡传播。

当这封讨逆文书被誊抄完毕后,一队队身着轻甲的士兵便蜂拥着来到夜郎城下。

城上的叛军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早就已经麻木了。

这么多天的攻城,早就已经耗尽了他们的精气神。

每一次后方来援军的时候,他们都觉得有希望击退这些官军,但每一次霍弋都会让他们的希望变成失望。

戴鲁和何裕两人也已经满脸倦容,眼中血丝遍布。

他们早就看出来城下这些兵马就是在围点打援,吸引后方源源不断的派兵前来。

同时也明白了自己麾下人马以及自己和朝廷正规军之间的差距。

可是他们却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不停的给后方发去求援信。

因为直到此时,他们还抱有一丝幻想。

万一雍良联络到永昌等地的世家一起起兵呢?

万一吴国援兵到达呢?

与其说是抱有幻想,倒不如说是在麻痹自己。

所以在看到城下汉军再次攻来后,戴鲁也只是机械命令士兵防守。

然而这一次,前来进攻的士兵只是在城下对着城头射出一阵箭雨后,便匆匆离开。

看着这些汉军退去的背影,戴鲁满心的不解。

直到何裕拿着一支无头箭矢,将上面绑着的书信送到戴鲁面前:

“戴将军,你看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