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改革大唐 > 第334章 改制功成,兵器革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4章 改制功成,兵器革新

第334章 改制功成,兵器革新

改制功成,兵器革新

李元婴接过长刀,入手冰凉,刀身却暗淡无光,毫无锋锐之感。

这哪是精钢打造的利刃,分明是一块废铁!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元婴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怒意。

孙监工吓得双腿发软,“殿下…小的也不知…明明按照您的吩咐,一步一步…”

李元婴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怒火。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找出问题所在。

“带我去看看生产流程。”

两人来到熔炉旁,热浪扑面而来。

李元婴仔细观察着工匠们的一举一动,从配料到熔炼,再到锻造、淬火,每一个环节都看得无比认真。

“殿下,您看这钢水的颜色…”孙监工指着翻滚的钢水,小心翼翼地说道,“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李元婴凝神一看,果然,钢水的颜色比之前略浅一些,而且表面漂浮着一些杂质。

“原料!一定是原料出了问题!” 李元婴心中一凛。

他立刻吩咐人取来原料样品,仔细检查。

果不其然,铁矿石的品质与之前相比,下降了不少。

“王原料供应商!立刻把他叫过来!” 李元婴怒喝道。

王供应商一路小跑赶到,看到李元婴铁青的脸色,吓得魂飞魄散。

“殿下…小的…小的该死…”

“怎么回事?为什么原料品质下降了?”李元婴厉声问道。

王供应商支支吾吾,不敢直视李元婴的眼睛。

“这…最近…矿上…出了些问题…”

“什么问题?!”

“矿脉…好像…快挖完了…” 王供应商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

李元婴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矿脉枯竭?

这可是致命的问题!

没有原料,一切都是空谈!

“带我去矿上!”李元婴当机立断。

孙监工拉住李元婴的衣袖,急切地说:“殿下!现在去矿上也于事无补啊!不如…不如先想想其他办法…”

“其他办法?”李元婴转头看向孙监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你有什么好主意?”

孙监工咽了口唾沫,缓缓说道:“小的…小的听说…有一种新的炼钢方法…”

“什么方法?”

孙监工凑到李元婴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李元婴听完,眼睛一亮,随即又皱起了眉头。

“这个方法…风险很大啊…”

“殿下,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孙监工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又无比坚定。

李元婴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坚定。“好!就按你说的办!”

“可是…殿下…”孙监工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这个方法…需要一种特殊的矿石…”

“什么矿石?”

孙监工挠了挠头,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矿石名叫…锰矿石…”

李元婴一听,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来。

锰矿石?

这玩意儿在大唐,比发现外星人还难!

他捂着额头,感觉一阵头疼。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啊!

“殿下…小的…小的听说…岭南那边…好像…可能有…”孙监工的声音越来越小,底气不足。

岭南?

那可是蛮荒之地啊!

路途遥远不说,还瘴气弥漫,猛兽横行,简直就是九死一生之地!

“去!必须去!”李元婴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富贵险中求,为了大唐的未来,拼了!

于是,一支探险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岭南的深山老林中找到了锰矿石。

有了锰矿石,新的炼钢方法也得以实施。

李元婴凭借着现代知识,指导工匠们调整生产流程,优化配比,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

一开始,新的炼钢方法并不顺利,不是钢水温度过高,就是杂质太多,成品质量极不稳定。

张兵器工匠头目更是冷嘲热讽:“我就说嘛,这花里胡哨的东西,根本不靠谱!还是老方法好!”

李元婴也不恼,耐心地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工艺。

他深知,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必然伴随着失败和挫折。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一炉合格的钢水诞生了!

“成了!成了!”孙监工激动地大喊,老泪纵横。

李元婴也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用新工艺炼制出的钢材打造的兵器,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李元婴接过一把长刀,轻轻一挥,只听“咔嚓”一声,一根碗口粗的木桩应声而断。

“好刀!真是好刀!”李兵器检验官赞叹不已。

经过严格的检验,新兵器完全符合军方质量标准,甚至超越了预期。

张兵器工匠头目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花里胡哨”的新方法,竟然真的能炼出如此精良的兵器。

王原料供应商也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终于不用担心矿脉枯竭的问题了。

刘地方将领更是对李元婴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终于明白,这位看似纨绔的皇子,其实深藏不露。

李元婴看着众人惊叹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殿下,”孙监工搓着手,小心翼翼地问道,“这…这新兵器…叫什么名字好呢?”

李元婴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就叫…陌刀…”

陌刀一出,谁与争锋!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般迅速传遍长安城,甚至扩散到大唐各地。

林婉儿和苏瑶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作坊,看到李元婴意气风发的样子,激动地扑进他怀里。

“三郎,你真是太厉害了!”林婉儿眼波流转,满满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苏瑶也紧紧抱着李元婴,柔声说道。

被两个佳人环抱,感受着她们的爱意,李元婴心中升起一股巨大的满足感。

这波,值了!

之前还一脸不屑的张兵器工匠头目,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满脸堆笑地凑到李元婴跟前。

“殿下,小的之前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献宝似的递给李元婴,“这是小的祖传的炼器秘籍,现在…现在就献给殿下!” 李元婴接过秘籍,随意翻了翻,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老张,你这秘籍…写的都是啥玩意儿啊?比我的小学生作文还不如。” 张头目尴尬地搓了搓手,“嘿嘿…殿下,这…这是小的祖上传下来的…” “行了行了,心意我领了。”李元婴拍了拍张头目的肩膀,“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听到这话,张头目立刻来了精神,拍着胸脯保证道:“殿下放心,小的以后一定肝脑涂地,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有了张头目的带头,其他工匠也纷纷表示拥护新制度,全力投入生产。

新生产制度在兵器作坊顺利运行,生产出的陌刀供不应求。

军方对李元婴更是赞誉有加,甚至有人提议,要为他请功,封赏他更高的爵位。

李元婴婉拒了这些提议,他想要的,可不是这些虚名。

李元婴站在作坊门口,看着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

突然,一个工匠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殿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