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 > 第34章 单独冲上了城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哪怕是远在邯郸的**与群臣也听腻了有关易风的故事——每每有新的战况传来,总会提到这位战神一般的人物。“我说过,秦军出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大将,上次攻打邺城,想必也是那个人单独冲上了城墙。”

此时,被撤了职的扈辄也出列说话,言辞间颇不平。“依据那些来汇报的人的讲述,我觉得那个攻城时使锤的大将,也就是那个独自从邺城冲上城去的易风。”

郭开接着说道:“这个人绝对不能留!”

大臣们也随之表示认同: “不错,此人一日不死,对我们始终是个极大威胁!” **随即宣布: “朕下令,凡取此人性命者,晋升五等,并给予千两金赏赐!”

“提升五阶,还有千金赏赐?!”听到这样的奖励,朝中的大臣不由得心中一动,因为这样优厚的奖励实在是太难得。

**的脸上显露着他对易风刻骨仇恨——恨不得立即将对方从这个世界上抹去。

一名站在他身后的宫廷守卫鞠躬道:“大王旨意已传达!”并随即便匆匆退下。“还有一事禀报,大王。李牧奉旨意回到援护邯郸,但是停留在宜安,并且没有进一步动作,就算其它城市多次向他呼求援助也被他忽略,简直是在蔑视陛下权威。”接着郭开又说道。

因郭开和李牧本有私人嫌隙,因此他抓住任何机会也要给李牧制造麻烦。“对,大王,李牧曾经在与桓崎交战中损失五万士兵,我猜测他现在是因为畏惧您可能会有的惩罚而不敢返回邯郸。” 那些跟随支持郭开的大臣继续说坏话关于李牧。

然后,郭开补充道,“陛下不如替换下他。”

**抬头,皱眉凝视郭开问道:“你以为换上何人才合适?”

郭开思考片刻后建议:“陛下,在我看来扈辄仍然具有承担这个职务的能力。” 同时躬身后退。“如蒙信任,属下愿意以实际行动证明!” 扈辄听后,心里暗暗叫好,迅速向前一步坚定地说。

对于这个提议,大王则有些犹豫了。

“大王,扈辄之前丢失邺城的原因全在于秦军的那个用锤子的将领,李牧上一次的重大挫败,同样是因为那个用锤子的将领的突然袭击。因此,扈辄此次的失败并不完全是他的责任。”郭开看到大王仍旧犹豫不决,连忙进一步为其开脱。

见此情况,朝廷里忠心耿耿的大臣忍不住挺身而出:“大王不可啊!李牧带领的这支军队乃是北方面带回来的精锐,如果贸然更换主帅,恐怕会军心动摇!”

在此之前,该大臣未发言的主要原因是不愿意与深受大王宠信的郭开结怨。然而,在郭开发表这番话语后,察觉到大王有些动摇,他不得不站起来反对。

稍作思考后,** 吩咐道:“发布我的命令,让李牧出兵,提那个用锤子的秦国将领的首级前来见我!”

这是一种考验李牧忠诚度的方式;若其听从命令,则允许他继续领军作战;若其违抗旨意,那么,大王便打算罢免李牧。

“遵命,大王!”站在**身边的一个侍卫俯身回应,并随即离去执行命令。

接着,**环顾众臣说:“那再来谈谈南部面对的秦军,大家有没有合适的退敌计谋?”他口中的南面部队指的是王翦指挥下的那十万兵马……

王翦率十万军队离开邺城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但尽管逼近,他并未立刻攻击邯郸,只是不断地对南面的一些城池进行攻击。事实上,邯郸不仅城墙坚固,并有护城河防护,而且城中有重兵驻扎。

考虑到单靠十万士兵不可能攻克如此严密防守的城市,于是王翦采取暂时围而不攻的策略,他是在等待桓齮的军队,打算两军合力以期能够成功打破邯郸。

随后有大臣分析: “请大王不必担心,邯郸易守难攻、兵力充裕;除非王翦与北来的秦军合并,否则他们无法单独突破。我们只要确保李牧可以阻挡并有可能反制北方进犯的军队,那么孤立深入王翦大军后勤支持将难以持久,不久它们必会自动撤退。”

群臣相继发声,“我们此时只需稳固防守即可”。最初听闻秦兵临城之际众人确实感到忧虑重重。但随事态推移,发现秦并未对邯郸发起总攻且有李牧军队归救及周边各处派出援助军队的情况出现后他们逐渐安下心来。

如今,邯郸城中已集结了十万大军,并且凭借城墙的地利优势,大家的心底踏实了很多,也不再那么恐慌。

“嗯,那就这样吧。” ** 沉思后认为,这是当下的最佳选择。

他还命令人传达命令,让在燕国前线作战的庞媛带领军队迅速撤回。不出意料,赵军很快就将重返赵国。

到那时,至少能挡住秦军的攻势。

“报告大王,不好了!从北面过来的秦军正在接近邯郸城,现在离邯郸只有十数里的距离!”

此时,一名信使气喘吁吁地冲进了殿堂。

“什么!”听到这一消息,** 和众大臣们心头一紧。

他们不怕王翦率领的军队来犯,只怕王翦的部队与北方的桓出会合,形成两面夹击的局面。

“大王,必须立即派李牧将军带军回援邯郸城!” 郭开迅速建议道。

“快去,传我的命令,速令李牧带着兵马支援邯郸城!” ** 毫不犹豫地下令。

在北面通往邯郸的路上,有一支秦军队伍缓慢而坚定地前行着。因为他们肩负运输大批粮草的任务,行军速度并不快。

这是易风指挥的八万大军。

“将军,赵军侦察兵可能发现了我们的行动!”正在探路的秦军侦察员回来对易风汇报道。

由于易风及其下属并没有超凡的听觉能力,而如今他们靠近了邯郸城,周围遍布了赵军的观察哨及侦探,发现自然在所难免。

而这正是易风的意图。

易风同桓出一样,深知如果不除去李牧带领的主力军,他的进攻将无法安心开展。

所以,易风利用明目张胆的方式,迫使李牧的大军离开营地,以便趁机歼灭其部队。

只要李牧的大军出来迎战,虽然对方有五万兵力,而且李牧战术高明,但在正面对决中,易风并不畏惧;

反之,若李牧不愿应战,他会迅速由佯攻转为真攻,主动权全由他掌握。

于是他吩咐手下:“下令,在此地扎营,并修建防御设施。” 易风将营地设在距邯郸约七八里地的位置,同时在周边高地设置工事、挖掘堑壕、构筑壁垒,筹备滚木等防具准备应对可能来临的李牧援军。

同时,他指派人员与王翦将军联系,并商议五天后的计划,从南北方双管齐下攻击邯郸。

易风转头对着身旁的一位将军说道,但他担心王翦可能不会听从他的命令,于是拿出了桓龄给他的令牌作为凭证。毕竟,作为三军主帅的桓崎有权指挥王翦及其部下。如今派人拿着桓崎的令牌前去见王翦,王翦必定会照办,否则便是违抗军令。

在秦国,违反军令是一项重罪,尤其是在主帅下达的命令面前,违抗更无从谈起。为此,易风还派人在邯郸城周边密切监视敌情,并安排人守住通往邯郸城的主要道路,一旦发现李牧部队的迹象便立即汇报。完成这一切后,易风就在军营中静待李牧的行动。

“哒!哒!哒!”

一辆快马从咸阳的街道上急驰而来。

“报——秦军在与李牧大军的大战中,成功击毙五万名赵军!” 马上的士兵一面朝着咸阳王宫方向驰骋,一面向四周宣布。

这正是桓崎派出通报与李牧大战战况的人。此刻,在咸阳王宫内,秦王嬴政正在与其他大臣们商议朝政事宜。自从邺城失守以来,他们几乎每隔几天就能收到前线发来的消息。通常这些报告是描述秦军攻破某个赵国城市或击杀了多少赵军的情况。

但是,被秦军征服的大多是小城镇,被斩首的数量并不庞大,因而并没有引起秦王或群臣的高度注意。真正令他们感到好奇且关心的人物,则是在战场上的那位年轻将才,这位连秦王嬴政都非常欣赏的年轻人。

然而,自从这个少年攻占邺城,又有接连攻取其他三城的消息传回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再听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嬴政聆听着大臣们的政务汇报时,心里不免也想到了这个少年。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会对一个未曾谋面的年轻人感到如此亲近。或许,是因为听闻这位年轻人在邺城战斗中的表现激发了自己的热情和斗志。也或许只是因为偶尔读到这少年写回家书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

他依然记忆犹新,家书中少年的第一个心愿——让母亲与妹妹过得更好,这使嬴政首次特意发布了一条褒扬其母妹的旨令,并为二人送去许多赏赐,保障母妹无忧生活,尽享富贵。但他更为震撼的是易风提出的另一个愿望——希望秦国早日统一六合,并实现千秋伟业、奠定不朽江山。这个理想,与嬴政的心愿和追求完全吻合,使他们产生了强烈共鸣。然而,自从嬴政登上秦王之位并面对母亲的背叛,他就从未有过朋友,也难以期待家庭间的亲情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