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穿越后我成了乡村大佬 > 第136章 高产稻谷种赠萧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见刘光天满脸涨红,直冲进来,手指着林逸尘嚷道:“你别在这儿糊弄人了,哪能平白冒出这么些神乎其神的种子和书,咱村谁不知道,以往种地也就那老样子,你这来路不明的东西,指定有猫腻,就是个骗子!”

屋内气氛瞬间凝固,助手们面露惊愕,萧老也皱起眉头,满是疑惑。

林逸尘先是一怔,心下暗忖这麻烦来得猝不及防,但很快镇定下来,神色坦然道:“刘光天,你别在这儿胡搅蛮缠、信口雌黄。这种子和书,实打实是我从四九城那位老农处得来,我为村里庄稼费了多少心血,你又不是没瞧见,从试种起,日夜守着田,施肥灌溉精心侍弄,才换来如今收成,大伙都有目共睹。”

刘光天却冷哼一声,“哼,说得好听,谁晓得你背后搞啥鬼?我和你从小一起长大,几时见你去认识什么老农?

你又是哪里弄来这么多神奇种子,还高产得离谱,我不信!”

萧老和助手们一听,脸色有些迟疑对林逸尘的信用开始产生动摇。

林逸尘见他又过来阻碍自己推广稻谷种子,气得胸口微微起伏,却仍耐着性子解释:“过往咱村种子产量低,是因守旧不愿尝试新法子,我不过机缘巧合得了机遇,又肯下苦功钻研,才见成效,至于你信不信我,也随你,总之,稻子长势、产量是做不得假。”

这时,李大队长赶来,听闻刘光天又来闹事,怒目圆睁,呵斥道:“刘光天,你少在这儿添乱!逸尘为咱村提供高产稻谷种子、抗旱、增产立下汗马功劳,大伙都感恩戴德,只有你无端污蔑是何居心?平日里你懒散混日,人家忙前忙后,你倒好,眼红抹黑,像话吗!”

萧老也缓过神来,目光锐利地审视刘光天,沉声道:“小伙子,科研之事、农业改进容不得无端猜忌、恶意诋毁。小林同志的成果与付出,田里稻子作证,乡亲笑容作证,我身为农业人,更信实践出真知,你这般莽撞行径,实在不妥。”

刘光天被众人指责,又见萧老神情严肃,气势顿馁,嗫嚅着不敢再言语。

林逸尘长舒一口气,对萧老拱手致歉:“萧老,扰了您兴致,还望别因这插曲误了正事,只盼种子和书籍能助科研一臂之力。”

萧老微笑点头,“小林,莫放心上,咱们继续,这造福百姓的路,可不能被这点波折拦住。”

言罢,屋内那因无端质疑掀起的波澜,恰似一阵疾风卷过湖面后渐渐归于平静,众人仿若心有灵犀般,迅速重归正题。

林逸尘神色专注且诚恳,抬手示意众人围坐近些,转身进了里屋,不多时,双手稳稳捧着几个古朴粗布袋子依次而出,袋子里装的,便是他从空间拿出来的高产种子。

林逸尘先拿出“春优 83”的种子,这品种身为籼粳杂交稻中的佼佼者,颗粒饱满、色泽温润,犹如被岁月精挑细选过的金珠。

林逸尘轻轻搁下袋子,介绍道:“萧老,这‘春优 83’可不容小觑,在适宜之地种植,精心侍弄下,亩产实打实能达到 900 公斤呐。它偏爱温暖湿润,却又扛得住些许阴凉,就像个韧性十足的庄稼汉,对肥力吸纳恰到好处,不挑肥拣瘦,还能扛住稻瘟病那等‘病魔’侵扰。”

说着,递上一本边角已微微磨损、纸页泛黄的册子,“这里头,把它从播种到收割,各阶段咋照料,依啥时令、气候条件调整农事,都写得明明白白,一字一句皆是过往经验凝结。”

说完林逸尘又拿出“玮两优 8612”,介绍道:“这玮两优 8612品种,天生适合规模化的大阵仗种植,对咱想大面积丰收的地儿,那是再契合不过。产量稳稳落在 800 至 1000 公斤左右,多在平畴沃野里一展身手。”

他翻开配套书籍,指着图文并茂的页面详述:“从育秧时温度、湿度把控,到插秧间距讲究,再到田间水层深浅变幻,按这上头指引,错不了。”

萧老等人倾身细听,频频点头,目光在种子与书册间穿梭,满是惊叹与期许。

紧接着林逸尘铺开一方干净布帕,将深两优 5814品种倒出些许,颗颗在日光下泛着健康光泽:“它呀,常规种植亩产就能攀到 1400 - 1600 斤,米质还上乘,煮出饭来,香软黏糯。

对土壤肥力有要求,可给足‘口粮’,它就卯足劲长,不管是暑热三伏,还是雨水频密时节,都能扛住,稳扎稳打扎根、抽穗、灌浆。”

配套书籍上,密密麻麻标注着不同天气、土质下灌溉、施肥细则,萧老接过翻读,手指摩挲书页,如获至宝。

林逸尘边展示边解说:“早籼 617”亩产能飙到一千五六百斤,结实率高得惊人,一穗沉甸甸挂满五六百粒籽,像挂满丰收希望的小铃铛。耐旱、耐高温,还抗倒伏,在坡地、平原都能挺直‘腰杆’长,不娇气。”

相应种植指南里,绘图勾勒出不同地形播种样式,文字详述各阶段养护关键。

还有“两优 1252”……同样各具优势。”

林逸尘逐一道来特性,每讲完一种,便郑重将 20 斤种子、对应手册交予萧老,萧老双手接过,如捧农业振兴的希望火种,助手们忙不迭帮忙收纳、标注。

待种子交接完毕,萧老一行满是求知欲,又将话题引向抗旱寻源。

林逸尘起身,走到窗边,遥指村外山林与田野,清了清嗓子讲道:“咱这找水源,得眼观六路、心细如发。山林是藏水宝地,瞧着草木葱茏、绿得鲜亮处,地下往往有水脉,循着山溪旧道寻,即便淤塞,挖开泥石,常能重见清泉。”

他比划着挖掘走向、引流坡度,“打井也有窍门,黏土厚实之地,水渗慢、蓄得住,是打井佳处;沙土地,水易流散,得深挖、加固井壁。还得观天象,旱季久了,动物踪迹、云层走向,都能暗示水源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