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封其第二十三子朱桱为唐王,封地南阳府(今南阳)。
崇祯五年(1632年)朱聿键袭封唐王,崇祯九年(1636年)八月,后金阿济格进兵南犯,朱聿键不顾“藩王不掌兵”的祖训,亲率护军及招募勇士千余人北上勤王,后因罪囚于凤阳“高墙” 。
直到崇祯帝吊死煤山,弘光继而覆亡,朱聿键才被黄道周及郑鸿逵、郑芝龙兄弟等人拥立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隆武。
福王:福王朱常洵是神宗皇帝第三子,郑贵妃所生,万历二十九年(1601)被封为福王,封地洛阳。
朱常洵备受神宗喜爱,就藩时不仅有常年禄米万石,还请乞到大量田地。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洛阳城,朱常洵藏匿于迎恩寺,被农民军发现后遇害。
关于福王朱常洵的死法,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非常有名,他被起义军杀死后,其尸体被煮熟,与鹿肉一同被分食,称“福禄宴”。
这些藩王中,福王朱常洵和周王朱恭枵都是比较有钱的,因此陈平安的这次抄家行动,收获颇丰。
总共收获白银835万多两,当然这其中包括各地官方从这些藩王手中勒索后又收回上缴的一些财物。
当然,能抄出800多万两白银出来,这也跟河南这边的大明藩王们数量比较多有关。
好吧,800多万两白银,这还是小头,大头是各种的田地、宅院,字画古董等等,这些东西加起来,价值远远超过1000万两白银。
抄家这种事情,是陈平安这个皇帝的私人盛宴,自从山西那边的藩王被勒索事件之后,文官集团们就再也不敢从陈平安这个新帝手中抢食了。
当然,陈平安吃了肉,朝廷其实也算是喝了汤的。
朝廷是需要给各地藩王发钱的。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大封藩王,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包括岁禄等。
按照规定,亲王每年有万石禄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千石。
到了明末,大明藩王数量众多,成为朝廷沉重的财政负担。
尽管当时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财政困难,但朝廷仍需按照祖制给藩王发放禄米等钱财。
这些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明朝财政的崩溃,也削弱了朝廷应对危机的能力。
陈平安登基之后,朝廷虽然得不到这些藩王们积累的财产,但也不用继续给这些藩王们发俸禄了,这也算是大大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陈平安在河南这边待了三个多月,河南各县新军初步整训完毕,洪承畴的8万大军也被初步消化完毕,河南省境内的全部藩王也被抄家完毕。
神武二年(1638年),六月初十,陈平安带着大军继续南下。
这次随着陈平安南下的队伍多达22万,包括原陈家军的三万骑兵,九万步兵,收编的洪承畴的8万大军,以及陈平安接管河南所有县城的军权,整编之后只剩下的2万精华河南军。
河南各县重新招募的那1000新军,则是代替原先河南本地守军,在当地驻守,替陈平安管理当地城防以及保卫地方安宁。
湖广之地有卢象升的六万大军在驻扎,卢象升入川追击张献忠残部入川,成功截杀张献忠,彻底灭掉龙国最后一批成规模的农民起义后,便撤军回到了湖广。
卢象升本来是想带大军进河南找陈平安报到的,但陈平安命令卢象升部在湖广之地就扎营等候收编,于是卢象升也就非常听话的在湖广等着了。
陈平安带军南下湖广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先收编卢象升部了,第二件事情就是从湖广各县的平民家庭中招募编练新军。
第三件事情则是接管湖广各县的军权,把湖广境内所有军队重新进行整编和淘汰。
第四件事情就是抄家当地藩王。
从山西开始,陈平安就一直在干这些事情,事情干多了,大家也就轻车熟路了。
就在陈平安带人在湖广忙活着抓军权,练新兵的时候,由李水生和赵大牛率领的120艘蒸汽战船浩浩荡荡抵达了日本。
由20艘二代蒸汽战船和100艘一代蒸汽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行程的第一站自然是长崎了。
1638年,长崎作为这个时期日本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这边是有日本的海军经常在海上巡逻的。
二十艘排着队列在长崎港附近巡逻的关船船队,是最先发现挂着龙旗的庞大舰队的。
关船船队的领队是个名叫山本的小队长,他正百无聊赖地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
忽然,一名水手惊恐地指着远方,大喊道:“队长,快看!那是什么?”
山本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顿时脸色煞白。
只见海平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如黑色的潮水般涌来,巨大的龙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是来自地狱的使者。
“快!快,赶紧撤回长崎港!”山本惊慌失措地喊道。
关船主要是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内海的海关船,类似于缉私艇,因其航速快、机动性好,被水军用作战船。
当然,关船也是有大有小的,山本带领的这支20艘关船的船队,最大的五艘关船也仅仅才是排水量500吨,比陈家军排水量700吨的一代蒸汽战船都小了一些。
跟排水量2500吨的二代蒸汽战船,那更是排球和乒乓球放一块,根本没法比。
山本连一丝反抗的打算都没有,赶紧的下令撤退。
接收到命令的关船船队立刻掉转船头,拼命向长崎港驶去,风帆涨满,就连备用的船桨都在水中慌乱地划动,溅起大片水花,生怕跑慢一点,就逃不回长崎港了。
山本的关船船队慌不择路地朝着长崎港逃窜,溅起的水花仿佛是他们惊恐的心跳具象化。
李水生站在旗舰的指挥台上,手持单筒望远镜,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发现敌军船只,全速追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