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逛了遍后,三人来到了二楼会议室。

陶成章直奔主题,说道:“殷兄,机器已经谈好了,上海刚好有套现成的,是德国人运来的,只要资金到位,我明天就启程,五六天后就能把机器运回来。”

殷启问道:“多少钱?”

陶成章说道:“两万五千块大洋。我朋友说,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机器,开足马力,一天印刷二十万份报纸都很轻松。”

殷启点头,从怀里取出大叠的银票,说道:“这里是三万五千两银票,除了购买机器外,其他留着报社运营。”

看着殷启直接掏出三万五千两银票,饶是陶成章和鲁迅有心里准备,也是被震得不轻。

殷家的财大气粗,他们总算是体会到了。

陶成章回过神来,忙说道:“殷兄,用不了这么多,留两千块大洋作为启动资金就可以了,后续我们报纸就算不能挣钱,维持运营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代,报纸也是很赚钱的。

首先是卖报纸,参照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每期报纸售价10文制钱。

其次报纸还可以登广告,这也是主要收入。

殷启正色说道:“陶兄,周兄,我们的民报有其存在的使命,因此我不需要靠它来挣钱,相反每年还会补贴进来。

你们要做的就只有两件事情,一是尽可能地降低报纸价格,让更多人都能够看得起报纸,甚至是免费都可以;二是提高稿酬,吸引好的文章登报,汇聚天下英才。

再具体的,你们商量这来办。”

陶成章和鲁迅凝重点头,心中同时也隐隐兴奋。

有充足的资金,民报肯定可以快速扩大影响力,成为中国第一报。

资金有了,机器也确定了,接下来就是确定版面了。

经过三人的商讨,最终确定了六板块,分别是论政、时事、启蒙、诗词、小说、常识。

论政:介绍国外政治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时事:当前国内国外热点时事。

启蒙:启蒙文化。

这三个板块是民报最核心的内容,可以让百姓睁开眼睛看世界,在见识广阔了之后,思想自然而然的会进步,从而对落后的满清政府产生痛恨之心。

后三个板块,则是为了吸引人的。

诗词,主要是针对文人墨客。

小说,这是殷启强烈建议的,以白话文写小说,可以吸引大批识字的百姓看报,而且通过说书的人,也能扩大民报的影响力。

常识,则包括科学常识和生活小常识,这个接地气,亲民。

板块确定好,接下来就是分工。

因为民报初创,至少前一个月,这版面内容肯定是要他们三人亲力亲为的,等民报打响名声后,再找招揽些编辑进来,他们就可以轻松了。

殷启说道:“这样吧,小说和常识这两个版块,由我来负责。因为要推广白话文,用白话文来写诗,前期也有我来负责。至于其他三个板块,就看你们了。”

陶成章和鲁迅都讶然地看着殷启,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这些天,他们也打听清楚了殷启。

可以说,在知道殷启过往的情况后,他们是完全不敢相信的。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还是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绝不相信这个见识广博,出口成章的殷启就是传说中的恶少。

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有人恶意中伤殷启。

而且,这三个版块他们也是懵的

陶成章说道:“论政我负责,启蒙周兄负责。”

至于时事则很简单,有什么事情发生就登什么事情就是。

或者是转载杭州的报纸。

鲁迅闻言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写文章,他拿手。

事情谈好后,殷启就起身告辞了。

陶成章和鲁迅把他送出了报社,他们还得继续商讨报社的扩大和发展。

殷启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绕道城东买了五支钢笔和十瓶墨水,这写小说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用毛笔写肯定不行。

这会儿钢笔工艺刚刚成熟,还没有大规模进入中国,因此价格都比较贵。

一支德国造钢笔,需要十块大洋。

随后,殷启又买了十刀白纸,这才准备回家。

刚转过街角,一个人影就往他怀里撞来。

殷启本能地就要挥拳,以为是人要偷袭他,幸好他及时反应了过来,看清楚是个年轻女子慌不择路地撞向了他。

幽香扑鼻,软玉满怀。

“唉哟!”

女子惊呼,她也被撞懵了。

许久才抬头看向殷启,然后连忙后退,不住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殷启这时也才看清楚对方,眼中闪过惊艳之色。

这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长相清纯甜美,气质清新淡然,身上散发着犹如山茶花开的迷人魅力,让人看一眼就不舍得移开目光。

殷启温和一笑,轻声询问道:“没事,小姐,你没事吧?”

“啊,没事没事。有人追我,我先走了。”

说着,她侧身就跑走了。

殷启转身望去,就看到一个洋人朝这里追来,穿着罗马长袍,应该是教堂的传教士。

只不过这人比较年轻,不是那个威廉神父。

殷启皱眉,眼中寒芒闪过。

这群洋鬼子实在是太猖狂了,当街就敢如此肆无忌惮地追一个妙龄女子。

想到这里,他暗暗掏出一块大洋。

在洋人越过他追向妙龄女子之后,他忽然转身甩出银元。

啊!

洋人忽然惨叫,他左脚一瘸,人就朝前栽了下去。

因为扑得太猛,连门牙都磕掉了。

妙龄女子听到洋人的惨叫声,忍不住转头回望,就看到了栽倒在地的洋人,以及朝她挥手的殷启,知道是对方出手了。

她感激地笑了笑,继续跑走。

殷启也不想惹麻烦,转身快速离开。

他刚与教堂结过仇怨,不宜对教堂动手,以免官府在英国人的压力下胡乱抓人,搞不好也会把他列在其中。

原地,只留下回过神来发狂怒骂的英国人。

……

回到家中,殷海还在练拳。

书房中。

殷启坐在书桌前,思考着诗词、小说、和常识的内容。

常识很好写,他前世看过很多生活小常识。

至于科学常识的话,其实就是简单的科普,比如说光的现象、声音的原理等等。

诗词也简单,他记忆中有很多白话文诗。

但如何选择,却需要考究。

最终,殷启决定先刊登文字优美的白话诗,或者说现代诗,从而打开人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即便是用白话文也能写出优美的诗来。

比如说《错误》: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比如说《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再比如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当然,也不能一味只有这种诗。

民报,更需要激发人们爱国情操的现代诗。

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