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玥周芳芳见此也走回房间,把自己的饭盒拿上。
又重新回到这个餐厅及客厅,一体的多功能房间里。
这时,实木长条大桌子,最中间已经摆放好三个装满饭菜的超大搪瓷盆。
一个大搪瓷盆里,摆放着几个黑色的杂粮馒头,散发着淡淡的麦香和粗粮特有的香气。
这些馒头看起来朴实无华,不知道吃起来会不会很美味。
最中间的大瓷盆中装满了各种炒熟的青菜,五颜六色。
其中既有白菜,也有豆角,还有被切成小块的土豆。
最后一盆是金黄色的玉米面,熬成的玉米碴子糊糊。
老知青面前每人放着两个碗,应该是一个装菜,一个拿来装玉米碴子糊糊。
只有江玥周芳芳她们新知青,用的是铝制饭盒,她们刚来还没有来得及置办吃饭的碗。
“嘿!你们几个都快别站着了,赶紧坐下吧,等吃过晚饭,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下那些老知青们。”
孙泽见江玥她们几人还站着,没有坐下,便笑着对她们挥了挥手,招呼她们几人坐下。
他担心大家彼此之间不太熟悉,所以她们几个人可能会有些不好意思吃饭。
“玥玥,快来呀,你还是坐在我旁边哦。”王文辉也热情地朝江玥招了招手。
“哎!来啦!二哥!”江玥嘴上答应着,然后快步走到王文辉身边坐下。
等所有知青都坐下,孙泽和杨静起身,一人手上拿着一个大勺子,开始给知青们分饭。
孙泽拿着大勺子给男知青们,给他们分黑色杂粮馒头,往碗里盛菜。
杨静则是伸出大长胳膊,手上拿着大勺子,往女知青碗里先盛碗菜,再盛一碗玉米碴子糊糊。
目前来说,知青院给江玥的感觉还算不错,知青们被孙泽和杨静管理得井井有条,并没有出现什么不公平的事。
也许是因为刚来第一天,大家还没暴露出各自的真实性格,毕竟都还要些脸面。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知青院里的氛围还算是和谐。
此外,江玥注意到那些老知青们似乎都很服孙泽的管理。
每次孙泽讲话的时候,尽管有些人并不想听,但他们只是一边手上摸索着做自己的事,却没人打断他说话。
这让江玥感到有些意外,同时也对这个集体产生了一些好奇和期待。
对于知青院的整体状况,江玥的第一印象相当好。
但她也知道,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和相处。
因此,她非常期待接下来与其他知青们的相处。
大概是因为这是新老知青们,在一起吃的第一顿饭,一时间房间里没有人说话,特别安静。
等孙泽和杨静两人,帮大家把饭菜用大勺子打好后,也坐下和大家一样开始默默吃自己碗里的饭菜。
期间,没有人开口说话,有的只是大家吃饭嚼嚼的声音,和碗筷碰撞时发出的声音。
江玥和周芳芳两人,一开始时还会抬头偷偷打量着别人。
但当她们两人抬头打量别人时,目光在碰到被打量人,也在看打量她们的视线。
她们两人对视一眼,就没再继续盯着别人看啦,怪不好意思的。
一顿饭就这样在安静中吃完,老知青们吃完自己碗里的饭。
他们各自拿着自己的碗筷,去院子里井边清洗。
江玥她们来之前,都是女知青做饭,男知青捡柴、劈柴,以及各自清洗自己用过的碗筷。
江玥吃完的时候,王文辉想帮着她一起清洗,被她拒绝了。
她还把自己吃剩下的半个馒头,给王文辉让他帮自己吃掉。
王文辉再次确认她是真的吃不完时,丝毫不嫌弃的三两口吃掉。
江玥不知道的是,王文辉来这里下乡一年里。
他妈妈和大哥两人,每个月寄给他的钱票补贴。
都被他私底下换成口粮,偷偷补贴给住在牛棚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姑姑。
王文辉每次去镇上,都会偷偷地用钱在黑市里购买一些杂粮,然后趁着晚上临睡前将其送到牛棚里给爷爷奶奶。
而知青院里的其他人则认为他每晚都是带着一包东西出门,是因为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吃东西,所以才会选择出去偷吃。
由于王文辉每天吃得并不多,再加上还要从事繁重的农活,导致他饥饿难耐,最终变成了江玥下午所见到的那般模样——瘦得像根电线杆子一样。
事实上,王文辉干完一整天的活儿后,晚上只能吃到一个黑面馒头、一碗全是青菜的菜肴以及一碗玉米面糊糊。
对于一个十六七岁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来说,这样的食物显然无法满足他的需求,更别说填饱肚子。
因此,他几乎从未有过饱腹感。
这些吃食,除女知青够吃外,男知青的情况基本上和王文辉一样。
听孙泽说男知青和女知青,都在一起吃饭,并不是女知青吃的少就分的少,做饭时用同样的粮食,分的时候也是一样分的。
他们男知青虽然白天也干农活,但跟村里的村民不能比,他们男知青也只是比女知青强一点,所以都不敢放开肚皮敞开吃。
男知青他们条件好的,会在每次去镇上的时候,在供销社买一些吃食,放在房间里私下里吃。
条件不好的也只能回房间躺着,减少运动节省粮食。
等所有人把自己的碗筷洗干净,放回橱柜里,回到餐厅大桌子前。
开始新老知青相互认识环节。
由老知青先介绍自己,最后是江玥她们七人介绍自己。
孙泽最先起身介绍自己,笑着说道:“我叫孙泽,二十三岁,鲁城人,下乡快四年,往后在知青院,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可以找我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孙泽介绍完自己,重新坐回凳子上。
接着杨静起身介绍自己,说:“我叫杨静,十九岁,豫城人,枣庄村第一批下乡知青,也快四年啦!”杨说完还朝孙泽的方向偷瞄一眼。
等杨静坐下后,依次是69年下乡的老知青们,开始介绍自己。
因为68年下乡的吴继伟、朱玲玲和刘喜凤,他们三人已经结婚,不住知青院。
大家自动忽略他们,等以后碰到再说。
“我叫朱玉明,今年十九岁,津城人,来枣庄村三年,这位是我的妹妹朱玉茹,十六岁。”
朱玉明自我介绍完,还一道把坐在他旁边的妹妹,介绍给江玥她们认识。
朱玉茹听到哥哥介绍她,她朝着江玥几人腼腆的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
朱玉明兄妹两人在后妈手下讨生活,总是有干不完的活,不给吃饭,还要挨打挨骂,他就带着妹妹主动报名下乡,为的就是能吃上饭。
他们兄妹两人下乡的时候,他自己也才十六七岁,妹妹更小,才十二三岁。
朱玉明之所以介绍自己,也把妹妹一同介绍,就是因为妹妹腼腆不爱说话。
朱玉明介绍完,重新坐回凳子上。
赵成阳起身先是朝着江玥几人笑了笑,接着说:“我叫赵成阳,二十岁,苏省人,来枣庄村三年。”
“我叫陈思明。今年十九岁,安省人,69年下乡的。”陈思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站起身自我介绍道。
陈思明话讲完后,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见江玥几个新知青点头,坐回自己凳子。
“我叫钱鸿飞,今年十七岁,来自杭城,去年下乡的。”钱鸿飞站起身来,语气平稳地介绍着自己。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能穿透空气,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众人都被他的自我介绍吸引注意力。
但还没来得及做出回应,钱鸿飞已经利落地坐回凳子上,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一时间,场面陷入短暂的寂静,气氛显得有些冷清。
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钱鸿飞的衣着与其他知青明显不同。
他穿一身军绿色的衣衫,衣袖被他挽到胳膊肘处,衣服质地良好,剪裁得体,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而且,从他的外表来看,他的面容英俊,五官立体,眼神深邃,无疑是众多老知青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
这一切都表明,他家境殷实,生活环境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