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子,凤公子来信了。”

慕容冲接过信件拆开看了起来,正是慕容凤的来信:

除去一些客套的问候语外,慕容凤在信中说自己这些年在草原、幽州、冀州等地流窜结交了一干豪杰游侠,信中还说他结识了一位大才,此人是上谷郡的五官掾,名叫张衮,其父在曾经做过大燕的昌黎太守。

慕容冲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在脑海中努力搜寻着张衮这个名字。片刻之后,他猛地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北魏开国二十一功臣之一的张衮吗!

张衮协助拓跋珪拱卫云中,破刘显、击柔然、败燕军,入主中原,进而平定晋、豫,稳定河北;力主“离散部落,编户齐民”,招揽大姓名士,以儒家治理天下,从而逐渐改造北魏政权的性质。北魏由弱变强,最终统一北方,有赖于张衮辅助之处甚多。

慕容冲没有犹豫当即写回信,字迹虽因心绪略显潦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凤弟,此张衮者,乃经世济民之才,其智其谋,非池中之物。你务必倾尽全力,以诚相待,许以重诺,务必将他牢牢系于吾等麾下。切记,此等人物,若不能为我所用,亦不可为他人所驭,否则,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信末,慕容冲又添了几笔,语气稍缓,却更显深意:“另,你于各地结交豪杰之事,需知,时局动荡,英雄辈出,吾等欲图大事,非广纳贤才不可。望你明察秋毫,既要慧眼识珠,亦要防范小人,确保所交之人皆能为我所用,共谋大业。”

写完信,慕容冲将信纸仔细折叠,封入信封,交给一旁等候的侍从,吩咐道:“立刻送去!”

看到侍从离去后慕容冲方才叹了一口气:“若不是这一来一回赶不上文会了,否则我必然亲往拜见张衮。”

······

明月楼一处房间内:

包打听目光扫过眼前两人,似笑非笑地说道:“隔墙有耳,这等行为,可称得上是君子之道?”

谁料对方竟是个脸皮极厚的主儿,满不在乎地回应道:“这哪能算隔墙有耳呢,分明是误打误撞罢了。”

包打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他伸手指着其中一人,笑着调侃道:“燕凤燕子章,你可真是生了一好张利嘴!”

那人也不恼指着同伴道:“你是不知道他这张嘴更厉害。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同乡好友许谦许元逊。”

包打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可是当年在代王麾下掌管文记的郎中令许谦许元逊?”

许谦拱手作揖道:“惭愧惭愧,我本该在长安,只是秦主之弟征我为官,恰逢家中长辈有恙方才以此为由脱身。”

包打听却来了兴趣:“既然脱身合该逍遥四方,何故来邺城招摇,还窃听某与他人交易?”

燕凤避重就轻:“什么叫偷听,我们这样的人能偷听吗?对了听你说长孙嵩也会来这儿?”

“此事关乎雇主我无可奉告。”

燕凤急了:“嗨,你这人,凭咱们多年交情这点儿消息都不透露。”

包打听双手一摊,无奈道“你们都曾效力代王,你尚且不知,却又来问我。”

燕凤眼珠子一转,换了个问法:“方才那位公子是谁?我观他气度不凡,麾下又能容得下长孙嵩这般人物,想必绝非等闲之辈。”

包打听依旧守口如瓶,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嘿,你怎么一问三不知啊?”

“子章兄,你是知道我的,我向来不问卖主何人是何身份。”

包打听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噙着一抹笑意:“子章兄,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我若坏了规矩,以后还如何在道上混?不过嘛,若是两位欲某条出路,可以委托我。”

燕凤与许谦自然听出包打听的言外之意,燕凤笑骂道:“好你个包打听,竟然想赚我们两个的钱,只是可惜我燕子章已有门路了。”

······

从包打听那儿离开后,燕凤感慨道:“谁能想到,长孙嵩的父亲曾是南部大人,如今竟也动了转投他人的心思。”

许谦看得明白:“秦国起于关中而灭燕国,西吞河西北亡代国一统北方,此诚不可与之争锋。莫说旧代臣子,就是燕国灭亡后那些大臣不也是继续在秦为官吗?

倘若有朝一日天下局势风云突变,你觉得这些臣子还会像从前那般坚守吗?人心似水,民动如烟,倘若真能遇到一位有雄才大略、能够混一中原的明主,我许元逊定当竭尽全力辅佐他。”

燕凤微微摇头,回应道:“我与你想法不同。代王以礼相邀,可我燕凤起初并不愿受聘。他竟带兵包围了代郡,对着代郡的百姓放言:‘倘若燕凤再不肯前来,我定要屠城!’代郡百姓惊恐万分,无奈之下只好将我送到军中。

我起初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可与他见面交谈之后,他竟以贵宾之礼待我,任命我为代王左长史,让我参与处置国家大事,还命我以经书教授世子。

古人云“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老代王和世子对我恩重如山,我定会拼尽全力保护幼主,待天下局势再有变动,定要再度兴复代国!”

燕凤并未放弃劝说这位同乡挚友,言辞恳切道:“你与我皆曾在代王帐下效力,如今老代王与世子皆已离世,你我理当齐心协力辅佐幼主,待天下局势再有变动,再度兴复才是。”

许谦微微思索后,郑重承诺道:“我先见见那个异数再做打算,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待我见到幼主,若觉得他是可堪辅佐之人,我定会尽心尽力;若觉得他难成大器,便继续云游四方。”

燕凤听闻不禁仰天大笑,朗声道:“你只管放心!天下之英雄,即便身处童稚之年,也定然与寻常孩童截然不同,幼主绝非池中之物,未来必定混一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