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后沈醉夫妻两个的确收下了这个房产证,也不是他们贪图对方什么,反而是张教授一副必须收下的表情,要不然肯定不高兴。

最后你推我搡,还是陈子书以三寸不烂之舌劝服了自己的老师。

“我们这收您的东西,这就会助长我们收受贿赂的风险,你可是盼着我们啊,被抓进去吗?”

张教授一瞪眼,这个熊孩子又说什么话?

自己盼着沈醉被抓进去,难道就是这么看自己的吗?

张教授立刻不满意了,抬起手就要打,最后当然是沈醉防御住。

“张爷爷你为什么要打爸爸?”水墨眨巴着大眼睛,一副好奇的样子,他当然是两个姐姐推出来的那个张嘴说话的人,也是张教授最喜欢的人。

张教授一看对方居然在,那么自己当然不能再摆出一副凶恶的样子。

“好孩子,你可别说你爸你妈那样叛逆的样子,气的张爷爷心口痛。”

“张爷爷不疼,”水墨摸了摸张教授的胸口,一副安抚的样子,简直要把人萌化了。

张教授这个老头儿也被成功安抚住了,看着这个孩子想起了之前他给他们胎教,看着对方从不会翻身到现在这副圆滚滚的大孩子样子。

真的感慨一声岁月不饶人。

“好了,老师,我们也不多说那些你知道我们不会收的,不过我和阿醉去了首都,的确是需要一个住的地方,这样我们用钱来买你那四合院……”

“那我不就是成为了你口中收受贿赂的人了吗?”

“我觉得……”

师徒两个人讨价还价,张教授还是卖了出来的,不过是一个打折价卖给了两个人。

虽然沈醉夫妻两个并不在乎这个打折剩下的钱,毕竟就算全款他们现在也足够买上两三套四合院。

不要小看他们手中的那些钱财,绝对是一方巨富的那样子。

要知道陈子书这些日子也没有在海岛上虚度时光,不仅根据这张教授备战高考,学习一些专业技术。

而且还突发奇想的在岸上开了一家店铺,要知道春风吹满整个大陆之后,个体经济得到了鼓励和发展。

刚开始人们还畏畏缩缩,所以这个时候又被称为黄金时代。

无论是什么人,第一批吃螃蟹的总是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沈醉就算在家族中不擅长这种搞经济的事情,但是他也是十分明白这个时期的重要性。

于是就投资在大路上开了几家店铺,决定做那一批吃螃蟹的人。

他专门找到了靠谱的代理人,就是类似执行总裁的家伙,或者说是店长为他打工,他就是所有的头。

刚开始的时候设置规章制度完善,各种各样的东西,他可费了一大份劲。当时经常要来回跑。

可能是沈醉一般舍弃一些事情也要跟着对方,两个夫妻可以说是风风火火的来,的确也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这一次回去就可以完全接手那些店铺,然后再进行扩大规模的生产。

“我还有好多个好点子需要实行,也有很多方子可以投资做成商品,相信这些我们都可能可能赚大钱,不一定是能赚大钱。”

沈醉揉了揉陈子书的脑袋,“好,我听你的,你就放手去做,一切有我兜底。”

夫妻两个本就是一体的,沈醉并不在乎陈子书干这种商家之事,反而觉得对方那副闪耀的样子真的很厉害。

陈子书做生意一是为了给他们的孩子留下一份家产,这也是血脉相连的缘故,身为孩子的父亲,总得拼尽全力给孩子们留点儿什么,毕竟建功立业是男子们的深印在脑海中的想法。

这也是这些年他的生意办的风生水起。

他因为这边没有那么多竞争的事情,他远程操控居然还能获得不错的效果,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这次调职可以说是完美符合两位大人的想法,也符合小孩子们的想法。

于是在众人的期盼中,几个人就这样踏上了首都之旅,他们坐着车,然后又搭上火车,他们觉得真是故地重游。

先是去了他们经常待着的地方,沈醉看了看这些熟悉店铺,交代了经理们两句就离开了,然后坐着火车一路北上回了村子。

红旗大队今年的收成很不错,可以说是制度一改之后,每家每户都种植打理自己家的农田,不用进行吃混锅饭。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生产性,这也让很多人没办法浑水摸鱼的原因。

但是对于一些勤奋的人家,这也是好事儿,当初要交给上面,然后到了年底分量能拿到的东西是好是坏,自己也不清楚。

是今年被应付种下的,还是认认真真种下的其实差别是挺大的。

这些他们都选择不了。

如果是自家种自家的东西,那么只要看好自家的田,那么自家收成除了上交给国家的那一部分,那都是自己家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但是这中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是丰田地,大家使用的是比较公平的抽签法则,反正吵吵嚷嚷,总是这样完成了。

现在正是好时节,农人们正在田地里忙活着,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看着远处自家的田地抹了一把汗水就立刻埋头苦干。

这都是自家接下来的东西,自己可得好好伺候好了,好像已经看到了未来田地上种满了农物,然后果实硕硕的样子。

“哎呦,瞧瞧那是什么?”

“好像是一辆汽车,咱们这地方好久没开汽车了。”

现在汽车仍然不能普及,只是沿海部分和首都这种黄十分繁华地方才能在街上看到几辆真的没有几辆。

但是是在这种比较偏僻乡下的地方,车是没有来过的或者是来的极少的。

“诶,这会不会是那个刘大婶子说,自家儿子出息了,所以买的小洋车。”

“嗨,你还真信她,她儿子可不是一个出息的,忽悠着刘大婶子说是要南下去做生意,结果昨天刚刚回来赔了个底朝天,好像还欠了债,刘大婶子还要为那个不孝子欠债还债,你没见刘大婶子最近都不敢出门儿了吗?就怕这个事情丢人啊。”

“那到底是谁呀?”这个人明显消息落后了很多刚说出来,就被同行的人给反驳了。

“我看呀,说不准是那个陈家那小汽车我当初见过的,就是军队利用过,我家阿宝还给我指认过说这辆车子很帅,将来也要去当兵了。”

“那还真是陈家的好厉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