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女帝今天要抢亲 > 第270章 大战前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营帐内灯火通明。

慕容婉召集了卫晨阳、冯婉秋、徐破虏、端木霆以及逃难归来的韩呼邪、叶凛风、傅震霄等二十几个将领,商讨即将开始的攻城事宜。

苏小朵回到女营,成了统领、赵悦瑶、夏芷兰为副统领,三人也参加了这次商讨。

卫晨阳因为战功卓着,被推为三军统帅,总领攻城。

大战之后,叶凛风的御林军几乎拼光了,徐破虏、端木霆的禁卫军也只剩下两万多人,攻城的主力军,自然落到了征西军和女营身上。

但卫晨阳却没有那样部署,他将征西军放到一边,阻绝靖边王留在城外的军队增援,让禁卫军和女营去负责攻城。

老成持重的韩呼邪担心禁卫军人数过少,如果久攻不下,不仅会伤亡惨重,还容易影响军心。

叶凛风也觉得攻城之战凶险万分,仅靠禁卫军和女营,兵力确实有些单薄。若稍有不慎,战局恐陷入僵局。

徐破虏和端木霆的禁卫军损失惨重,对于此次攻城任务,他们心中也有所顾虑。

面对众人的质疑,卫晨阳摇了摇头,说道:“各位大将军,我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兵力问题,攻城虽然艰难,但城外的叛军有十几万,同样不可小觑。

“若不能有效阻绝他们,一旦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我们将腹背受敌,处境就被动了。

“而禁卫军和女营,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将士们士气高昂,我相信,只要我们制定出合理的攻城策略,定能一举拿下京都。”

苏小朵站起身来,坚定地说:“陛下,此次攻城,女营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赵悦瑶、夏芷兰也起身附和,齐声表示:“我女营誓死拿下京都!”

冯婉秋也说道:“陛下,末将的征西军一定会阻绝靖边王驻扎在城外的军队,不让他们过来增援。”

慕容婉则十分相信自家掌柜,听得连连点头:“各位将军,朕同意卫将军的部署,今夜就各司其职,为攻城做好准备吧。”

韩呼邪、叶凛风等人见陛下支持了卫晨阳,虽心中有担忧,但也不再多言。

卫晨阳眼看大家没再异议,就对徐破虏和苏小朵说道:

“攻城其实并不难,徐将军负责率领禁卫军攻城,但我们只攻其一个门,苏将军的女营在后面压制,不允许叛军有一人露头,谁露头就射死谁。

“徐将军只须集中兵力撞开城门,就和女营一道冲进去,清除城内的叛军,抓住靖边王。”

当着女帝的面,他没好意思说要杀了靖边王,毕竟,那家伙也是个皇叔。

徐破虏一听居然是这么个打法,不免也有了信心,抱拳道:“撞开城门的事,就交给我老徐吧。”

苏小朵也道:“陛下,卫将军,我女营五千人,保证不会让叛军有一个人露出头来。”

卫晨阳摇头:“苏将军,女营的重任,不仅仅是压制叛军,城门开了之后,你们要飞速靠近皇宫,拿住靖边王……”

说罢,刻意背对着女帝,抬起右掌,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韩呼邪、冯婉秋等一干朝堂大将都看到了他的手势,但一个个都装没看见,眼皮都不眨一下,默契得很。

身为叛军之主,怎能容他再活着见到女帝?万一女帝心软,那可就是放虎归山了。

苏小朵咬着嘴唇,差点失笑。

卫晨阳这才重新转过身来,说道:“……只有捉了靖边王,城外的叛军群龙无首,才会不战自败。”

苏小朵自然明白他的担心,瞄了他一眼,心说,傻姑爷,这不用你说,我也是征西军的人,当然会拼命杀了靖边王,减轻小姐那边的伤亡啊。

女帝慕容婉没看到卫晨阳教唆苏小朵抹靖边王脖子的暗示,她看着自家掌柜,轻声问:“卫将军,我们攻哪个门?”

卫晨阳笑道:“陛下,南门离我们最近,我们就攻南门。”

然后,他看着冯婉秋:“我在攻城这边,攻城是没有悬念的,靖边王必定被捉,倒是你们征西军,要面对十几万叛军,可能会打得很残酷了。”

冯婉秋杏目含水,深深地看着他:“你放心吧,征西军就算拼到最后一个人,也绝不会让一个叛军增援京都。”

早已打定“三人见日”主意的绝色女帝,对两人流露出来的那点超友谊,完全没放在心上。

韩呼邪眼看卫晨阳攻城,冯婉秋堵截援兵,小夫妇俩就将这场大战包场了,不免有点不忍心,就对卫晨阳请求:“卫将军,老夫也去协助冯将军吧。”

叶凛风和傅震霄也站起来,同声请求。

卫晨阳想了想,就同意了。

他明白,有女营在,攻城只是一场悬念不大的仗,而征西军那边,确实会有点残酷,靖边王死得早还好,要是苏小朵迟迟没寻到他,征西军就会伤亡惨重。

韩老将军他们都是着名大将,愿意过去下场干架,自然再好不过了。

最后,又是女帝许诺的时候到了。

她说:“各位将军,等夺回京都,抓住了靖边王,朕一定论功行赏。”

将领们告辞出帐,开始做攻城的准备。

禁卫军和女营的将士们连夜准备攻城器具,端木霆亲自带着几百士卒,进山伐了三根巨木回来,做撞门用。

冯婉秋、韩呼邪、叶凛风等则率领征西军,迅速奔赴京都北郊,城外的叛军合并一处,都驻扎在北,离京都不过五六里,

他们连夜构筑防线,准备和叛军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