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那失踪多年的兄长造反成功了 > 第440章 莫非阿兄还给我留了个锦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0章 莫非阿兄还给我留了个锦囊?

晏琛说话时也多轻松语气,甚至隐隐还有些略带玩笑的意思。

但阿璀却知道,他隐藏在如此故作轻松语气下的不为人知的凝重。

其实无论是晏琛还是崔寄,他们二人在阿璀跟前,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异常。

这场该打的仗不算容易,甚至可以说艰难,而这样的艰难是所有人都预料到的,包括阿璀。

“阿兄与崔兄长只管一路向前,我为阿兄守好后方。”阿璀也正色道。

那夜里寓意不好的一梦,她也终究没有与他们提起过。

与之相比,她更愿意去相信京郊雷雨之后树生佛光以降吉卦的异象。

阿璀明白所有的事情,晏琛也便未再多说什么,后面京中的事情,自还有中书令辅佐,他也无需再多说什么。

于是这晚与阿璀用完晚膳,也就多说了让阿璀在京中注意保重之类的闲话,最后他便将一早自阿璀这边取走的飞鹤云纹的长命锁和玉佩又还给了她。

“这两样东西,很贵重,阿璀一定要随身带着。”晏琛将之递给阿璀的时候,还是又提醒了一遍。

这两样东西,阿璀自回来时晏琛给她之后,她便一直都是带着的,从未离身过,当下虽奇怪他为何又尤其提了这么一句,还是点头应下。

阿璀将长命锁重新挂回胸前,妥帖地塞进了衣服里。

而玉佩是照旧装在她日常佩戴的荷包里的,她接过时,也未多想,重新往腰间挂上。

只是她挂起荷包的时候,晏琛的目光,似乎尤其在荷包上面落了落,隐有些欲言又止的意思。

阿璀顺手捏了捏荷包,感觉里面除了原本的玉佩,似乎还有些娑娑的手感,像是叠放在里面的一张纸。

她有些疑惑地抬头看了晏琛一眼,伸手想要去打开荷包看看,晏琛却先她一步按住了她的手。

“里面我给你留了几个字,你且贴身带着,先莫要打开了,若是遇到不在你控制之下的事情了,再打开看。”

阿璀听言笑起来,挑眉笑问:“怎么?莫非阿兄还给我留了个锦囊?”

“你便当是个锦囊吧,我不在京的这些日子,若是用不上最好,若是用得上……”

若是有一日当真到了你需要打开这个锦囊的时候,那便意味着我已经无法控制金陵的局势了。

但只要我还活着,大约便不会有用到这个锦囊的时候。

晏琛方才那话说到一半,未曾再继续说下去,也笑起来,转了话题:“你好好休息吧,我也得先回去了。明日军队开拔,你也往城楼处送送我们吧,也不必待太久,让送军的朝臣们看到你出现过就行。”

“好。”阿璀轻松笑应,送晏琛至殿外,“阿兄也千万珍重。”

她笑道:“崔兄长说,若一切顺利,明年桃花开的时候,我便可在金陵为你们准备接风洗尘的桃花宴了。”

“希望阿兄与崔兄长,运筹帷幄间,决胜千里如卧龙。愿大渊将士所向披靡,铁蹄之下草野千里尽归大渊天下册。”

晏琛也笑:“愿如阿璀吉言。”

“阿璀还没有一匹属于自己的好马,听说土居裕安的马技艺绝伦,筋骨合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待我回来,定要给阿璀带匹无与伦比的好马。”

兄妹二人的告别好像很轻松,就像寻常时候,晏琛来找阿璀一同吃晚饭,吃完饭之后告别离开一样。

就连说要带一匹好马的话,也像是从前晏琛想起有什么好书好物,说明天让人送过来一样。

然而阿璀看着他走出光天殿时,却不住地想起幼时许多次送他们离开时的场景。

那时候晏琛与崔寄征战在外,而为了保护阿璀,他们也不得已将她送往各处躲避。

那短短三四年,她在许多藏身过,也不止一次地看着他们离开,再数着手指头期待着他们回来。

已经不记得是哪一次,他们离开后,便是后来许多年的分别。

如今再次送他们出征,好像与许多年前一样。

然而再细想,除了那一瞬间的心境,其他的已完全不一样了。

——————————

这晚晏琛自春和宫离开后,并未直接回去甘露殿,而是命身边孝年出宫去请了一人进宫来,他自己则先去了趟薰风殿。

薰风殿卢夫人如今身子已有九个月了,生产在即。

跟在晏琛身后的魏廉却觉得有些奇怪,卢夫人怀胎这八九个月,陛下去薰风殿的次数屈指可数,怎么今日这么晚还要过去?

魏廉也不敢多想,低头跟上,想着或许陛下出征在即,去探望一眼卢夫人,这倒也寻常。

然而陛下进去薰风殿后却将宫人内侍尽数遣出来,而他自己在薰风殿里待了没一炷香时间便出来了。

除了卢夫人自己,没有人知道那晚陛下与卢夫人说了些什么。

只知道原本按制,卢夫人临产前一个月,娘家是可以安排母亲姊妹进宫来陪产的,但卢夫人却拒绝的卢家夫人进宫来陪产的请求,甚至卢家夫人几次递书至皇后处请求拜见,皇后来问卢夫人意思,都被卢夫人推拒了回去。

而此时自薰风殿出来的晏琛,自己又去了趟奉天殿。

恰恰好好他才至奉天殿外,孝年请来的人也已经到了。

正是关渡。

关渡知道此处奉天殿正是先帝先皇后奉灵之所,对于晏琛这将要出兵的前一晚,将自己请到此处来,他心中隐约有些猜测。

然而待看到先帝先皇后灵前供着的红缎时,待自晏琛口中得知红缎圣旨之中的内容时,饶是从来冷静自持如关渡,也不免讶异。

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晏琛也答得平静。

许久之后,奉天殿内烛光跳跃,照得屋内对坐的二人的影子。

而关渡却忽然慢慢伏拜下去:“陛下之托,老臣不敢有负,将以此身残骸,护大渊之承继。刀锋在前,亦不敢让也。”

得了关渡一诺,晏琛好像颇为松了一口气,他伸手去扶关渡:“京中便交给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