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142章 买几件冷兵器玩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里屋拿出几条烟塞给刘方圆,然后爷几个把剩下的十来坛酒搬上马车。

老太太几人坐上另外两辆马车去了南锣鼓巷,王景辉用自行车驮着刘正华跟在后面。

刘平安和老妈张兰英说了声,让大家先过去,他在这边等着酒楼的伙计过来拿盘子。

看着众人离去,回到院子里转了一圈,看了眼手表,直接出了大门。

一路溜溜达达的来到打磨厂胡同,他准备买几把冷兵器,做刀剑铺生意的主要集中在这一带。

再过些年,这些店铺都要合并改行,不是做工艺刀剑就是改行做菜刀剪子。

比如有名的“宝刀衡”,1958年公私合营后并入京城刀剪厂,改行做菜刀和剪子去了,直到1995年才改回老本行。

走在大街上,东瞅瞅西瞧瞧,路两边时不时传出“叮!叮”打铁的声音。

不一会就来到庆义公军刀铺,这家铺子专造花枪,军刀、腰刀,刘平安走了进去。

店里也没什么客人,柜台上有个小老头,还有几个小伙计在货架上摆放着兵器。

“这位客官您想要买些什么?”小老头看到有客人进店,笑着问道。

“我想定制几把苗刀,不知贵店能不能做?”刘平安笑着说道。

小老头怔了一下,笑道:“没问题,不过您要长刀还是短刀?”

苗刀因刀身修长如禾苗,因而故名苗刀,这种刀有两种尺寸,一种是五尺,一种是三尺七寸,兼有刀、枪二兵器之特点,可单手或双手使用。

当然以前没有这种叫法,民国时期的沧州武术家刘玉春,将古代这类长度120--160cm,刀身形似禾苗的刀统称苗刀,这是北洋政府官方认可的命名。

刘平安更喜欢长刀,回道:“长刀吧,给我来上五把,然后砍刀再来上五把,还有练功用的大枪也来上十杆,长度大概在3.5到4米之间。

这些要用上好的材质,算一下多少钱?”

现在民间连热兵器都还没禁,城外黑市就有卖的,当然你如果在大街上开枪的话那就另说了,自己买几件冷兵器问题不大。

小老头走到柜台,拿起算盘,吧嗒吧嗒的算了起来,说道:“刀用精钢,大枪就用稠木吧,总共两百八十万。

不过客官,您订的这些刀要现打造,十天后才能取。”

《长枪解》中有述:“枪杆,稠木第一,合木稍软次之,白蜡杆更次之。”

稠木性能不易开裂,弹力强,真正用枪的大师大多都是用这个,至于白蜡杆那是给新手入门用的。

不过这些玩意那么贵吗?总共买了二十件,平均下来一件相当于十四万了。

现在所谓的精钢,不知道和后世菜刀的材质比起来哪个会更好,刘平安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老板这价格......”

看出刘平安的疑惑,小老头倒也没在意,笑呵呵道:“客官您就放心吧,本店童叟无欺,再怎么说我们庆义公也是老字号了。

就比如大枪的枪杆吧,都是用桐油反复泡过几遍,然后用麻绳缠绕刷上大漆,工艺十分的繁琐,所以比一般店铺卖的要贵。”

“成吧,先去看枪杆吧。”如果真像小老头说的,倒也对的起这个价格。

“客官,您后面请。”

几人来到后堂,地方大概有个四五十平米,一排排的木头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兵器,其中几排货架上是各种长短、粗细不一的枪杆,小老头从木架上,抽出一根递给刘平安。

刘平安接过来看了下,尾端稍粗,大概在五、六公分左右,正适合他这种大个子。

确实也如老头所说,做工比较精湛,桐油泡过还刷了大漆,接着又试了下硬度和弹性,都比较不错。

刘平安痛快的付了一半定金,等定制的刀做好后,在把剩下的钱给结清。

让店家送货上门,把枪杆和开过刃的枪头搬上平板车,小老头又带了些工具,到家之后在让他负责给组装好。

回到小院,看着小老头忙活,其中一杆没让他安装枪头,以后住在95号院的时候练枪会用到。

顺手抄起一杆组装好的大枪,试了试手感,还不错,加上枪头重量大概在十斤左右。

练习大枪,先从端枪开始,练好了端枪再练扎枪,后面更是要练拧、拿、挑、弹、崩、豁、戳、抖、点、缠、挡等等。

这大枪练好了确实牛逼,清朝八极拳创始人之一的吴钟拿着一杆大枪三进三出南少林,民国时期的神枪李书文更是打遍整个四九城。

手上有本形意拳经,刘平安想看看自己能把里面的枪术练到什么境界。

小老头很快把其余的枪头也组装好了,刘平安丢给他一包烟,然后把他送出门外。

回到院中,把地上的大枪全部收进空间。

等了片刻,泰丰楼的小伙计才过来把食盒拿走。

在院里转了一圈,把大门锁上后,便去了南锣鼓巷。

第二天早上,天气开始转阴,中午就飘起了小雪。

一家人关上屋门,吃着中午饭。

桌上一盆炖菜,几盘下酒的卤肉,吃饭到时候还是老样子,王涛时不时的挨上一巴掌,这货就立即把筷子上的肉,夹到老太太碗里。

老太太摸着他的头,乐的直笑。

吃好饭的刘平安放下碗筷,说道:“奶奶,这天也冷起来了,您还是搬到我那边去住吧。”

刘年氏还没来的急回话,就被啃着饼子的刘秀娥给打断了:“大栅栏那边太远了,晚上我在平义那屋再加个炉子,这样就能暖和上不少。”

刘平安笑道:“大姑,你误会了,我是说让老太太搬到95号院,那边也有炕。”

刘正华在一旁赞同道:“我看行,吃饭的时候再过来就是了。城里哪都好,就是没炕,我说秀娥,你们家怎么不砌个炕?”

刘秀娥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以前屋子少,在砌上炕就更没地方了,虽说后来平安又给买了两间,但都住习惯了,也就没在砌。

在说那时候也穷,烧炕的话,一冬天多花不少煤钱,不像咱们老家可以去山上砍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