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看在眼里,再一次觉得是自己的错。
嫡出的皇子,谁不认为自己才是真正应该坐上龙椅的那个人,这怨不得他。
可那个位子真的好坐吗?他的名字叫“枷”,他想坐上那个位子,必定要受到许多的束缚。
不想受束缚,却又想坐上去,有多难!
“那你就不能娶苏二姑娘,与自己心爱的人成为怨偶,你这辈子都会很辛苦。”皇后说到这里,一脸期待地看着九皇子。
虽然皇后也不知道期待什么,是期待他放弃皇位,还是期待他放弃苏二姑娘。
但不论放弃哪一个,只要他头脑清醒,就是好事。
不论文贵妃还是秦王的脾气性格,只要不招惹他们,他们也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
可万没想到,九皇子却道:“我都要!”
“都,要?”皇后只觉得浑身像是被冰水浇过了一般,“我方才跟你说的话,你是半句都没有听进去?”
“听进去了,只是不想照母后说的做罢了。”九皇子起身朝皇后行了一礼,“既然母后不为儿子打算,儿子就自己为自己打算。”
说完,九皇子转身就走。
“你……咳咳咳。”皇后一急,又剧烈咳嗽了起来。
也不知道九皇子是不是真的没听见,他没有回头。
“我这是造,造了什么孽啊。”皇后一边咳一边说。
“娘娘,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别琢磨了。”沁荷都急了。
“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皇后摇了摇头,过了会儿,才道,“就说我病了,请南靖侯府苏夫人进宫,我想与她说说话。”
“娘娘,您还是想给九皇子和苏二姑娘订亲?”沁荷小声道。
“她若同意……”皇后说到这里,摇了摇头,“算了,她不会同意的。”
见皇后没再多说,沁荷也没有多问,只是让人传旨到南靖侯府,让她明日进宫一趟。
苏氏不知道皇后找自己做什么,于是将苏卿找了过来。
苏卿想起那日九皇子的言行,迟疑道:“娘,有没有可能皇上是想给九皇子和黛儿赐婚?”
一听这话,苏氏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虽说苏黛因为康元公主的关系,对宫里的事也没那么陌生,可做皇子妃却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九皇子那个人,苏氏不好明着说,但心底里对他的感觉并不好。
如果说秦王一片赤诚,九皇子则过于清高孤傲,且,还带着那么一点蠢。
苏氏摇了摇头,她不愿意。
“去,把二姑娘叫过来。”苏氏还是要问问苏黛的看法。
听了苏氏和苏卿的猜想,苏黛的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
“娘,大姐,我才不要嫁给他。”苏黛眉头快拧成了一个结。
苏黛就没喜欢过九皇子,小时候甚至还有些厌恶他,总仗着自己是皇子颐指气使的,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居然要娶自己为正妃。
“你表明了态度,娘就知道了,必不会让你进宫的。”苏氏说道。
“多谢娘!”苏黛松了一口气,却还是问,“如果皇后娘娘强求呢,会不会给家里带来难处?”
“我与皇后娘娘也算是手帕交,她定会问过我的意见,不会强求。”苏氏安慰着苏黛。
虽然苏氏知道皇后也是个聪明人,但为了儿子,女人犯糊涂也是常事。
苏氏却打定了主意,一旦皇后要强求,她就求到太后面前去。
太后这些年虽不管事了,但头脑还是清醒的,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她不可能不知道。
“娘,要不我陪您一块儿进宫?”苏卿小声问道。
“不必了,那宫里我又不必什么。”苏氏失笑,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让女儿担心了。
第二天一早,苏氏吃过早膳,便进了宫。
先去见过了太后,说了几句话,知道苏氏得了皇后的传召,太后也没留她。
看到皇后,苏氏吓了一跳。
这三年苏氏不便进宫,可皇后却瘦得快脱了相了。
见此,苏氏眼中不由得泛起泪意:“臣妇见过娘娘!”
“快起来!”皇后亲自扶起了苏氏,“你瞧瞧你这是做什么,我还行。”
“臣妇只是高兴见到了娘娘。”苏氏挤出一丝笑来。
“我也高兴呢。”皇后示意沁荷端来一碗杏仁露,“你尝尝,我让庆嬷嬷调的,以前你去我家,最喜欢吃的就是庆嬷嬷的杏仁露了。”
庆嬷嬷是皇后的奶娘,后来亲子过世,皇后担心她在宫外被人欺负,便把她接进宫来照顾着。
苏氏端起白玉碗,抿了一口,眼里一喜:“娘娘,还是那个味道,庆嬷嬷现在身子可好?”
“挺好的,你放心!”
皇后眼里不由得有些落寞,庆嬷嬷的身子,比自己还强呢。
看着苏卿,皇后不由得心里一动,又道,“淑宁,我这身子也不大好,不知你不能帮我一个忙。”
苏氏不由得坐正了,看着皇后道:“娘娘请说。”
“庆嬷嬷虽说已是花甲之年,但身子骨挺好的,不知……你能否把她接到宫外照顾着。”皇后轻声说道。
“接到宫外?”苏氏没想到皇后说的是这事儿,不免有些意外,“那自是可以,不知娘娘怎么突然会这么想。”
“刘家靠不住了,我身子又不大好……”皇后握着苏氏的手,“我当她是半个娘,也就你那里我放心些。”
见皇后说得诚恳,苏氏便也没推辞。
“娘娘既托了臣妇,臣妇一定好好地奉养庆嬷嬷,年轻的时候,臣妇可没少吃她做的点心。”苏氏感慨道。
“好,多谢你!”皇后像是放下了一桩心思,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娘娘,你我之间说什么谢呢。”苏氏轻声道。
“是啊,你我之间即使过了这许多年,那年少的时光却似是还在昨日。”皇后很是感慨地笑了笑,继而抬起头来看着苏氏,“那我再问你一件事。”
苏氏手一抖,终于要来了。
“娘娘请说。”苏氏态度很是恭敬地说。
“我想说,你家二姑娘也不小了,可有心仪之人?若有,我便为她赐婚。”皇后看向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