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 第492章 你要把皇位带到坟墓去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2章 你要把皇位带到坟墓去吗?

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要把皇位带到坟墓去吗?

朱雄英乖巧的走到朱元璋身边,任由朱元璋抚摸自己的脑袋,此刻他不是大明王朝那个意气风发,器宇轩昂的皇太孙,只是一个父亲病,重依偎在爷爷怀里的大孙子。

见到儿子停止了哭泣,朱标那满含悲怆与恳切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诸位弟弟们,他再次开口说道:

“诸位弟弟啊,大哥我如今已别无他求。不管将来你们当中谁有幸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请务必给你们的侄子雄英,你们的大嫂以及他们的孩子们留一条生路!”

说罢,朱标毅然决然地站起身来,朝着众人深深作揖拱手一礼。

就在此时,原本已经止住哭声的朱雄英突然又愣住了,他那红肿的眼睛呆呆地望着朱标,眼神之中充满了迷茫与不解。

要知道,在此之前,朱元璋和朱标出于对朱雄英身心健康的担忧,唯恐他一旦失去皇太孙的尊贵地位,便会在心理上遭受沉重打击,进而影响其成长历程。

因此,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隐瞒着这个事实,从未向朱雄英透露过半句。

然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朱雄英竟会如此不辞辛劳、日夜兼程地赶回京城。

可事已至此,面对眼前这般错综复杂的局面,似乎除了坦诚相告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也许唯有这样,才能让年纪尚小的朱雄英更容易接受现实吧。

而另一边,朱元璋紧紧地闭着双眼,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

只见他默默地伸出双臂,将朱雄英小小的脑袋轻轻地揽入怀中,身体微微颤抖着,却始终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只是在心中暗暗啜泣。

诸王见状,哪里敢承受朱标如此庄重的一礼?

他们纷纷惊慌失措地站起身来,口中不住地高呼道:“大哥万万不可啊!”

一时间,整个宫殿内弥漫着一股令人心碎的悲伤氛围。

而一直在强忍着悲痛与愤怒的朱樉,此刻终于再也无法按捺下去了。

他用衣袖狠狠地擦去眼角那不断滚落的泪水,然后猛然站起身来,直视着朱元璋,声音略微颤抖地发问道:

“老爷子,想当年咱们大明开国之初,您亲自定下的传位方式究竟是什么?”

随着朱樉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原本正沉浸在悲伤之中低声抽泣的朱雄英和朱标,此时也不由得止住了哭声,满脸惊愕地望向朱樉。

其实,这个问题无需明言,在座的每一个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但谁也没有想到,朱樉竟然会在此时此刻将它公然提出来。

只见朱元璋那双如猛虎般锐利的眼睛微微一瞪,张开嘴巴,语气低沉但却不容置疑地回答道:“咱当初所定之规乃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然而,就在朱元璋话音刚落之际,朱樉紧接着又毫不退缩地追问道:“既然如此,如今大哥尚在人世,为何还要重新选定太子人选呢?”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众人皆是惊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他们这些身为皇子之人,平日里对朱元璋那可是敬畏有加,别说是像这般当面质问了,哪怕只是稍微提高一下音量说话,恐怕都是万万不敢的呀!

朱元璋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似水,怒声呵斥道:“老二,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咱这么做有何不妥之处吗?”

面对朱元璋的怒斥,朱樉先是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然后才缓缓开口回应道:“老爷子,这可是您自己亲手定下的规矩啊!既然如此,您为何现在又要违背呢?大哥他既是长子,又是嫡子,为什么就不能继续担任太子之位呢?”

“大哥既是嫡长子,其膝下之子雄英更是嫡系长孙,如此正统之血脉,缘何就不能传承大统呢?”朱樉紧皱眉头,满脸疑惑地问道。

“莫非仅仅是因着那所谓的父死子继之规矩吗?”

他顿了顿,目光紧盯着朱元璋,继续追问道:“难道就不能打破常规,提前禅位于大哥吗?”

“您当真要固执己见,非得将您屁股底下坐着的那把象征无上权力的龙椅带入地底之下不成?”朱樉越说情绪越是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随着这一连串如连珠炮般的质问,朱元璋以及在场的诸位王爷终于回过神来,恍然大悟。

是啊!朱标向来被视为最合适,最为名正言顺的太子人选,而他的儿子朱雄英同样具备继承大统的合法性,且据传此子才能卓越,未必就没有坐稳江山社稷的本事。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朱柏突然挺身而出,他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对着朱元璋朗声说道:“恳请父皇恩准,禅位予大哥。儿臣深信,以大哥之仁德与才略,必能引领我大明走向繁荣昌盛之路。”

话音未落,朱樉亦紧随其后,同样跪倒在地,抱拳施礼道:“还望爹三思,请禅位给大哥吧。”

燕王朱棣:“请父皇,禅位给大哥。”

周王朱潚:“请父皇,禅位给大哥。”

楚王朱桢:“请父皇,禅位给大哥。”

齐王朱榑:“请父皇,禅位给大哥。”

潭王朱梓,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宁王朱权......

诸王们一个个神色肃穆地站了出来,他们目光坚定而恳切,齐声向朱元璋恳求,诸王认为朱标他仁厚善良,德才兼备,定能成为一代明君,造福天下苍生啊!”

坐在上首的朱标听到兄弟们的这番话,眼眶中的泪水如决堤之水般汹涌而出,根本就无法停歇。

他身旁的朱雄英也是泣不成声,那小小的身躯因抽泣而微微颤抖着。

此时,整个宫殿内一片寂静,凝重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朱元璋的回应。

朱元璋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被儿子们对朱标的拥戴之情深深打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