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蹄哀明 > 第5章 总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草民奉化韩林,叩见总镇大人。”

入得堂门,韩林规规矩矩的向赵率教行礼。

这可是锦州城乃至辽东最大的官之一,韩林虽然在记忆当中没有搜罗到赵率教的记忆,但知道他肯定在历史中留名留姓,韩林还是要表现的恭敬些。

毕竟,虽然韩林的历史学的不怎么好,脑袋可是好使着呢。

金士麟站在一旁,也看着他。

赵率教看到韩林如此恭谨,面上也算满意,看了看他于是又笑道:“酱烤猪头,你们奉化人实在聪明。”

韩林知道听到这道奉化名菜,便知他所说的是奉化人犒劳戚家军之事。

相传戚继光平倭时,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奉化百姓感念戚家军劳苦与恩德,以猪肉、老酒、光饼前去劳军。

可戚继光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奉化百姓便将猪肉切成光饼大小,和光饼烧在一起,这才含混过关让戚家军当光饼收了,等戚家军发现时已经来不及退了。

赵率教又感叹道:“昔日在辽阳之时,戚少保之侄戚少塘,血战浑河以身报国,浙兵就此休矣,可恨其时未能一见。”

韩林心中暗道:“看看,什么叫大官,什么叫八面玲珑,这人情世故,不温不火、三言两语便能与你扯上关系,哪怕自己还是一介草民。”

躬着身,韩林嘴中说道:“小民自幼便听戚少保的故事长大,戚少保治军之严,所向倭人望风而逃,每每听到都让人恨不能抛洒热血。”

赵率教微微一笑,也不再搭韩林的话,看了看韩林光秃秃地脑袋,问道:“听闻尔等从辽左来?”

昨夜,韩林与众人左思右想,终于将那该死的老鼠尾巴给剃光,如今各个成了和尚一般模样。

听到赵率教问话,韩林点了点头:“回总镇大人的话,确实如此。”

赵率教脸上浮现出了回忆之色:“现今辽地情形如何?”

还未等韩林答话,赵率教又补充道:“你等身陷奴地,昨日方归,必然知晓个中情形,今日召你来,便是想着能参详一二。”

韩林想了想,虽然他自己以及在他的庇护下,亲近的包衣们过的还不错,但是更多的包衣的生活状况实在是难以言表。

于是缓缓得说道:“苦极。汉人包衣为鞑奴驱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不及牛马。莫说包衣,便是未在旗的余丁乃至底层旗丁过的也十分困苦。草民曾在庄田当中耕种,归明时又见沿途的庄稼,茎叶枯黄、穗粒稀疏,收成怕是好不了了,甚至往后几年都是灾年。”

顿了顿,韩林继续说道:“若连年遭灾,奴人必定大饥,极有可能会大举兴兵来犯,总镇还要早做打算才是。”

“哦?”

听闻韩林的推演,赵率教眼睛一亮,又重新打量了一番韩林,笑道:“不成想你小小年纪,却还有如此见识。”

旁边的金士麟还是一副冷漠的面孔,但歪过头侧耳倾听的样子,也表明了他实际的感官。

“继续说说。”

听到赵率教的鼓励,韩林心中一喜,继续往下说:“不过,这也是我朝打击鞑奴嚣张气焰之机,鞑奴饿甚,士气必定大减。”

听到韩林的话,赵率教心中有一些失望,还是太年轻冒进了些。

不过转过头来想想也是,这韩林确实也不知道此时的辽兵也是强弩之末,朝廷的银钱粮饷也难以为继,如今只有守势,若要强攻,很有可能溃散乃至覆没。

看着赵率教眼神中的那一缕失望,韩林心中暗笑,他焉能不知?这么说只是不想太过于露了锋芒。

且不说树大招风,守能安全地克扣银子,吃兵血,但是若去攻,便真个要投入,这得毁了多少人的前程好处?

刚刚回返到明地,韩林可不想四面树敌。

这明廷的水呀,深着呢,一不小心就会淹死。

现阶段还是苟一些比较好,等什么时候自己真的爬了上去再做打算吧。

但韩林自己也已经笃定了主意。

不说这些人,便是身边的高勇、杨善等人,他也得要重新调教一番,不破不立,烂到根子里的事得慢慢来。

赵率教将眼神中的那一缕失望掩饰住,嘴中感慨道:“辽左不过一镇之地,可我大明却幅员万里,奈何如今也是天灾四起,余在邸报中得知陕西大旱,已经起了流民,如今四处都要用银子,还是休兵止戈,暂且固守的好。”

忽然,赵率教笑了笑:“方才这些话都是感慨之言,休要与外人说去。”

韩林连忙躬身:“总镇大人安心,韩林醒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

对于这个没什么架子的总兵,韩林其实也起了一丝亲近之心。

见韩林整体的应答还算得体,赵率教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本镇听之定说你们想就地投军?尔可知一旦在辽镇投了军下,虽为募兵,但想在复籍为民可就难了。”

韩林点了点头:“总镇大人明鉴,小人周边的弟兄们皆起于行伍,不过是觉华岛之时被掳去了辽地,但在辽地所见所闻,人人愤恨,如今南归,热血未凉,正是上报皇恩之时,拳拳之心,天地可表,日月可鉴。”

赵率教点了点头。“这一套一套的。你以前是个儒生罢。”

“草民确实是个儒生,但应举未中。”

“哎……”

赵率教叹了口气,似乎在劝解:“如今这个世道,弃笔投戎可未见得是什么好事。”

“总镇此言差矣。”

韩林正色继续说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莫说小人未能中举,便是中举了以小人的愚钝,也未必能护卫一方康宁。但从戎有总镇大人这样的人物带着,能杀鞑复辽,何惜热血头颅?”

“油嘴滑舌。”赵率教笑着指了指韩林:“既然你意已决,那便在这里投军罢。”

韩林立马谢过,之所以执意从军,韩林其实有自己的打算。

乱世将起,兵权才是硬道理,之前的兵部尚书、辽东经略熊廷弼官够大吧,还不是被天启在一年以前给砍了,这可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大事。

虽然手握兵权的袁崇焕后来被剐,但他还是在文官的体系内。

而武将,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祖大寿,哪怕朝廷三番五次宣见,他仍然就是不入京,朝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兵权,是韩林未来的主要目标,一定要拿在手中,况且乱世之中,建功立业升官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

至于重文轻武……

你且再过几年,老子兵权在手,那些只会互相倾轧的文官,算哪颗葱?

当然,洪流立足已是千难万难,出人头地更堪比登天。

不过天下间哪有一步登天的事,都不过是赌与搏罢了。

“你深知辽地情形,若只做巡城守墩之事,有些可惜。”

赵率教想了想:“便去马游击麾下吧,巡视游弋、刚好挥你之长。”

韩林听闻后,跪在地上行了个礼,高声谢过。

“至于官职嘛,便先从管队做起吧,便要看看你有何能耐。”

看着地上韩林。

赵率教起了一丝得逞的玩味笑容。

“什么时候你当上了千总,再来见我,本镇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