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树上,天降百万勤王之师 > 第139章 功高日月,勋耀山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9章 功高日月,勋耀山河?

西伯利亚境内——兴京(原伊尔库茨克)。

临时行宫。

行宫之内,张灯结彩,满清贵胄齐聚。

“兴京皇宫正在日夜赶建中。”

“在皇宫竣工之前,就暂时委屈圣母皇太后和皇上先在这座临时行宫暂住了。”

“这里已经很好了,我们刚来罗刹的时候住的还是帐篷。”

“现在想想——这一切真真就如同一场梦一样..............”

“转眼间,我们竟然又有了属于咱们大清国的新都城。”

“现在的大清国比我们之前在大明关外的时候还要广阔。”

“这一切全赖摄政王的功劳。”

坐在主位上的孝庄太后握着顺治小皇帝的手看着齐聚殿内的满清贵胄们很是欣慰。

说着,孝庄皇太后随即向一旁的太监示意,让其宣读对多尔衮的最新册封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冲龄践祚,奈何遭逢巨变,大明复起,逐我大清于故土之外,实乃奇耻大辱。”

“幸得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弼,忠肝义胆,匡扶社稷于危难。”

“自离故土,漂泊至罗刹之境。”

“一路艰辛,摄政王殚精竭虑,护朕周全,使皇室血脉得以延续。”

“于此困苦之际,其宛如暗夜之明灯,为吾等指引方向。”

“自朕即位以来,摄政王宵衣肝食,力复我大清之业。”

“摄政王于朕之恩情,重如泰山,亲如生父。”

“其于军政诸事,调度有方,率我八旗子弟,破敌于前,定乱于后。”

“令我大清得以重振,仿若涅盘重生。”

“摄政王功高日月,勋耀山河。”

“为彰其功,崇其德,今特尊叔父摄政王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自今而后,凡诏诰敕命、朝会典仪、文牍奏疏等,皆书皇父摄政王之称,以显其尊。”

“望皇父摄政王能再兴大清,雪吾族之耻。”

“钦此............”

宣旨完毕,多尔衮随即起身整衣,撩起蟒袍前摆,跪地接旨。

“臣多尔衮,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早在西迁的第二年,多尔衮便被册封为了叔父摄政王。

现在多尔衮又成了皇父摄政王。

身份之尊崇盛极一时。

今天这场酒宴其实就是专门为了庆贺多尔衮被正式册封为皇父摄政王而设的。

随着宣旨完毕,丝竹之声随即响起。

今天的主角多尔衮高坐于上位,意气风发好不得意。

那身华丽的摄政王蟒袍在烛火摇曳的光影中闪烁着尊贵的光泽,仿佛是权力的具象化身。

多尔衮微微仰起头,嘴角挂着一抹自信的微笑,笑容里有藏不住的得意与倨傲。

手中的酒杯被他轻轻摇晃。

里面的美酒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潋滟的痕迹,恰似他此刻心中满溢的骄傲。

每有一位大臣前来敬酒,他只是微微点头。

眼神中透露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接受着众人的朝拜,如同王者审视臣民。

周围的音乐声和谈笑声似乎都成了他的陪衬,多尔衮在其中如众星捧月般耀眼.............

话语间,多尔衮的声音洪亮有力,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面对众人的追捧和赞扬。

多尔衮愈发地得意。

肆意畅谈着自己的宏图伟业,时而挥动手臂,那姿态仿佛在指点江山。

不过,多尔衮确实有倨傲的资本。

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多尔衮在整个清国,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

不对!现在人家已经是皇父摄政王了。

那应该相当于“太上皇”才对,清国皇帝都得给他当“儿子”..................

谁都知道——现如今掌握着大清国绝对权力的不是年仅十岁的小福临,也不是孝庄皇太后。

而是意气风发的多尔衮................

酒过三巡。

宴会的气氛也愈发热烈。

“等再过几年,咱们大清缓过劲来。”

“本王定要亲率我八旗好男儿重新剑指大明!”

“将我们以前丢掉的尊严重新找回来!”

“将我们蒙受的耻辱全部洗刷掉!”

借着酒劲的飘飘然,被众星捧月的多尔衮不由进入了膨胀状态。

直接开启了吹牛皮模式。

“到时候,本王要用白无屠的脑袋祭旗!”

“让他悔不当初自己的所作所为!”

“本王还要让崇祯小儿趴在地上从本王的胯下爬过去!”

说着,上头的多尔衮举起酒杯与上前来敬酒的范文程举杯共饮。

并热情地拍着已经贵为“大清国师”的范文程的肩膀,继续言道:“来!”

“让我们共同举杯敬国师一杯。”

“在我大清重建之事上,国师的方略可谓是功不可没。”

“我大清能得此良臣,真乃国之大幸也!”

言罢,多尔衮率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对于范文程这位汉臣,多人滚一直都是信赖有加的。

现在更是如此。

而范文程也没有辜负多尔衮的这份信任。

在清国的重建事宜上可谓是倾注了毕生之才................

“摄政王谬赞了,臣万不敢居功。”

“众所周知——我大清能有今日之景,全赖摄政王运筹帷幄,我八旗将士用命。”

“方为我大清硬生生在这域外之地闯出了一片崭新天地!”

“哈哈哈,国师还是这么谦逊。”

多尔衮大笑道:“其实,现在仔细想想——当初我大清被迫举族西迁。”

“也许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是老天爷故意让我们来到罗刹重新开创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大清国!”

“自西迁以来,咱们的所有事情都一改之前与明军争天下时的颓势。”

“简直有如神助!当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

“初入罗刹之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罗刹人的火器比我们多。”

“但是,远东大捷一战歼灭尼古拉十万罗刹精锐之后。”

“我们所缴获的火器就完全够用了。”

“远东大捷甚至远胜于当年的萨尔浒之战。”

“自此以后,罗刹人就完全失去了与我大清争锋的资本。”

“这就好比在牌桌上,我们是要什么牌来什么牌。”

“很多时候,甚至到了没牌也硬给的地步!”

“如若不是我大清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护佑以及上天之眷顾。”

“我们也不可能如此之快的彻底征服罗刹人!”

“看来,这罗刹之地才是咱们大清的祥瑞之所在。”

“咱们这次西迁罗刹,算是来对了!”

“说到这里,这杯酒还是得敬国师。”

“当初西迁罗刹可是国师第一个提出来的!”

“来!此杯再敬国师!”

说着,多尔衮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接下来,咱们根据国师的定策大量招揽罗刹工匠帮助我们铸炮造枪。”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流的火器部队。”

“依托整个罗刹的资源整军经武,瞅准时机继续西扩。”

“现在泰西诸国皆在动乱之中,乃是我大清从中渔利的大好之机。”

说着,多尔衮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野望:“如果我们能够效仿当初的蒙古人横扫整个泰西。”

“将整个泰西纳入我大清治下。”

“届时,依托这辽阔之疆土、资源。”

“本王就不信我大清勇士还会折戟在明军阵前!”

“早晚有一天,我大清铁骑定会一雪前耻,让大明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说着,感觉自己又行了的多尔衮当即再放豪言。

“太后,臣以列祖列宗之名起誓。”

“待时机成熟,臣必率大清雄师完成当初取代明朝一统中原之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