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绝色生骄 > 第四零五章 恩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殷衍微点头道:“虽无十足把握,但他八成出自河北陆家。”

“所以谭药师只是他的化名?”魏长乐诧异道:“既然如此,他又怎会追随院使大人?”

殷衍道:“河北陆氏因为家主之位,派系分明,斗了好几年,好几个人自称家主,但没有一人服众,而且最后几乎都在内斗中惨死。这些陆氏子弟同出一门,所用的毒药和下毒手法互相熟悉,所以都是拼命研制新的毒药,四处找寻各种奇毒。甚至有传闻,其中有人甚至远赴西川,用本门毒药与唐门做交换,就是想要获得唐门的奇毒,用来对付自己的族人。”

魏长乐冷笑道:“滥杀无辜,自相残杀,这样的家门若是不灭才有鬼。”

“所以几年之后,本来欣欣向荣的河北陆家就已经是人丁稀薄。”殷衍叹道:“陆家强盛的时候,无人招惹,一旦衰败,仇家就都找上了门。陆氏最终彻底消亡,存活下来的少数人也都是躲藏起来,不敢冒头。”

“为何会觉得谭药师出自陆家?”

“你莫忘了,春木司有不少毒门高手。”殷衍低声道:“焦洵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江湖上各大毒门的路数很清楚,我与他交情不错,两年前他与我饮酒的时候,就透露谭司卿定然是出自河北陆家。”

魏长乐若有所思,道:“谭司卿是陆家子弟,家族衰弱,仇敌众多,他不敢在江湖冒头,所以才投身在院使大人门下,掩饰行踪?”

“应该是这样。”殷衍颔首道:“只是他与院使何时结识,院使大人又为何愿意收他为门下弟子,那就不复得知了。”

魏长乐微微点头,又问道:“你说虎司卿的来路你们也清楚?”

“西北虎窟的当家人!”

“虎窟?”

“陇右道沙洲虎窟当年也是名头不小。”殷衍笑道:“往西域诸国去,必经陇右道。这一路上山高路险,来往的商队就算雇佣了武师,想要平安通过,那也不容易。”

魏长乐自然明白,笑道:“强龙不压地头蛇。”

“就是这个道理。”殷衍道:“入陇右道之后,就必须雇佣当地的护路人,只有如此,沿途才能通畅。如果没有护路人保护,在商道上寸步难行。”

“他们抢劫?”

“那倒不是。护路人不劫掠,但没有他们,商队在途中的饮水就可能有毒,又或者货物突然着火,反正稀奇古怪的事情多的是。也不会伤人性命,但就是寸步难行,十天的道路,耽搁你一个月都走不出去。”殷衍摸着胡须道:“所以花点银子顺利通过,比途中耽搁耗损的银子要多得多。”

“所谓的护路人,就是保护费了!”

殷衍笑道:“有了护路人,竖起护路人的旗子,就无人招惹。不过护路人的来路不同,为了争夺护路人的资格,几十伙人可是在背后拼的血流成河。”

魏长乐恍然大悟,“沙洲虎窟也是护路人?”

“虎窟打遍陇右商道,几十伙人最后大部分都跪倒在虎窟之下,被虎窟收编。”殷衍道:“虎司卿就是虎窟的头领。本来可以躺着挣银子,但势力大了,难免鱼龙混杂。据我所知,虎司卿手下的人与官府起了冲突,好像是陇右道那边有官员眼馋护路人的收益,狮子大开口,双方起了冲突,官兵砍死了十几名护路人。”

“所以虎司卿一怒之下与官府搞起来了?”魏长乐猜到几分。

殷衍道:“虎司卿亲手杀了几名挑事官员,为手下人报仇,而后解散了护路人,自此被官府通缉。”

“恩怨分明,虎司卿倒是条汉子。”

“自那以后,虎司卿就销声匿迹。”殷衍道:“两年之后,就突然跟随院使大人出现在神都。”

魏长乐忍不住问道:“为何你们确定虎司卿就是虎窟的当家人?”

“斩虎刀!”殷衍轻声道:“虎司卿的佩刀是斩虎刀,天下十大神兵之一,排行第九。除非虎窟的当家人死了,否则斩虎刀肯定不可能落入别人手里。而且虎司卿名头响亮,有不少人见过他,虎司卿与传说中的虎窟当家人外形相似,甚至连脾气和传闻中的也一样。”

魏长乐心知虎童骨子里是个爽直之人,注定不会掩饰自己的性情。

不过有太后和院使撑腰,只要他不承认自己是虎窟当家人,就算有人指证,他也不会因为当年杀官之罪被惩处。

更何况他已经是监察院司卿,又有谁真的敢指证他?

无论谭药师还是虎童,曾经显然都是独当一面的厉害角色,骨子里也都是桀骜不驯。

但这两人却都对院使大人服服帖帖,甘愿为朝廷效命。

由此可见,院使才是真正的高人。

但殷衍说的也很清楚,四位司卿是八年前跟随院使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神都,那就是说,在此之前,至少是无人知道院使的存在。

那么院使大人又是什么来路?

之前在景福宫中,魏长乐亲眼看到院使大人在太后面前很是随意,再加上太后将监察院交由院使掌理,便可见太后对院使的器重和信任。

太后当然不可能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如此信任?

那么院使大人难道以前一直都在宫里?

但魏长乐却十分确定,院使大人绝不可能是太监。

如果不是太监,不会在宫内守着太后,只会在外朝。

一个受太后信任的外朝之人,朝堂上下怎会对他的底细一无所知?

魏长乐想的头疼,只觉得这朝廷内外实在有太多诡谲之事。

“长乐老弟,看你很疲惫,你就在这里歇息。”殷衍指了指边上的内屋,“里面有床铺,你可以躺一下,天亮之后再过去灵水司那边。我过去看看焦洵那边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魏长乐起身送了殷衍出去。

回到屋内,自然不会真的睡去。

今晚弄死了谭药师,永绝后患,确保自己不会被谭药师当做傀儡控制。

但谭药师之死,是否真的就如此了结?

院使大人离开之时,瞥了他一眼,他也是看在眼里。

虽然院使大人面色平静,但魏长乐想到他的目光,心里却有些发虚。

院使大人亲自进屋一趟,是为了见自己的弟子最后一面,还是亲自去查看现场状况?

李淳罡有没有发现破绽?

如果没有发现破绽倒也罢了,若真是有所察觉,为何会不动声色?

靠坐在椅子上,魏长乐有一种沉沉的倦意。

连续几天调查金佛案,抽丝剥茧,他也没有感觉多疲惫。

但今晚所经历的事情,却是让他有些憋闷。

谭药师其实与他没有什么仇怨,甚至在调查金佛案的时候,还帮过自己。

如果不是因为感受到巨大的威胁,魏长乐其实并不想弄死此人。

但他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特别是来到大梁神都,就像是进入危机四伏的丛林之中,虎狼环伺四周,自己想要生存下去,就绝不能心慈手软。

我不杀人,人便杀我。

在感知到大祸来临之前,先下手为强,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或许是心理原因,又或许是今晚被两大毒物都咬过,他坐在椅子上,竟迷迷糊糊睡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嘎吱”的推门声响起,魏长乐立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殷衍推门进来,外面已经是天色大亮。

“怎么坐在这里睡了?”殷衍脸上也有些疲倦,“没进屋睡吗?”

魏长乐却感觉精神已经抖擞不少,笑道:“本想等殷大哥回来,问问解药的事情,不知不觉中就睡了。”

殷衍道:“我去陈家找过,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解药之事,在他们家药房搜过,也没找到。对了,先不说这个,长乐老弟,赶紧整理一下,白公公过来给你带来旨意,赶紧去接旨!”

“接旨?”魏长乐有些诧异道:“这一大早就来宣旨?”

“也不早了,都已经辰时了。”殷衍笑道。

魏长乐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问道:“白公公是.....?”

“圣上身边的内侍监!”殷衍低声道。

两人出了门,只见到院内站着三名太监。

魏长乐见到当中一人,不由一怔,正是那位在宫里带自己去见皇帝的内侍监。

“魏长乐接旨!”

那白公公不苟言笑,淡淡道。

魏长乐立刻上前,跪下接旨。

“诏曰:检察院不良将魏长乐,有勇有谋,前番出使有功,今朝侦破金佛要案,功劳卓着。赐银千两、明珠两颗,宅邸一座,以示嘉奖,钦此!”

魏长乐本来还在猜想这皇帝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听得是赏赐,这才宽心,接过圣旨。

白公公后面的两名太监送上来赏赐,大大的银锭,还有一只精致的锦盒,那锦盒之中自然是明珠。

“魏长乐,御赐宅邸你明天就可以去接受。”白公公道。

魏长乐问道:“不知宅邸在哪里?”

“你很熟悉。”白公公嘴角泛起一丝怪笑,“罪臣柳永元的宅邸被抄没,圣上将那座宅邸赏赐给你,明天你直接过去,有人在等你接收。”

他也不多言,转身带着手下太监快步离去。

魏长乐万万没有想到,柳家大宅一转眼成了自己的宅邸。

以自己在云州立下的功劳,再加上这次侦破金佛案,赏赐一座宅邸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皇帝赏的宅邸,却实在是让人欢喜不起来。

“殷大哥,这点意思你先收下,给这次参与金佛案的弟兄们分一分。”魏长乐直接抄起六七只银锭塞到殷衍怀中,“这次大家都辛苦了,小小心意,大家别嫌少。”

托盘上是二十只大银锭,这六七只就三四百两。

“这怎么可以,太客气了,长乐老弟,这是圣上赏你的,你....哎,要不得,这怎么好意思.....!”殷衍口中推辞,却还是收起来,笑得合不拢嘴,“你一番好意,我替弟兄们谢你了。”

监察院从上到下都是抠抠搜搜,殷衍一个不良将,俸禄也没多少,这一下子捧着几百两现银,对他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恭喜魏大人!”忽然间,从边上的几间屋子里,一时间冒出来十几人,一个个笑容满面,人未到,已经拱手道贺:“大破要案,智勇双全,也是为我们监察院争了脸面。”

魏长乐心下好笑。

平时走在这院子里,整个院子死一般寂静,甚至很难见到人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处废弃的荒院。

但这些人显然一直都在暗中观察。

听魏长乐要殷衍给大家分银子,这些家伙唯恐落于人后,一个都冒了出来。

“见到银子,就像闻到腥味的猫。”殷衍没好气道:“还不赶紧谢过魏大人!”

众人围成一圈,都是哈哈大笑,纷纷向魏长乐道谢,空气里充满了快活的氛围。

本来魏长乐侦破要案,监察院上下对他都是刮目相看。

如今这位年轻人得了赏赐,并不独享,将赏银分给大家,这样的豪爽和大方在监察院中可不多见。

大家再看魏长乐,只觉得这年轻人实在是光彩夺目,乃是监察院一等一的少年才俊。

忽听得一个声音传来:“魏长乐接旨!”

众人听到声音,都是诧异,心想这不刚刚宣过旨意吗?哪里又来一道旨?

魏长乐和众人循声看去,却见到又有三名太监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