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页。辛二,破转计在外。

佛教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的产生是假借因缘的,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们如果追根究底,什么是因缘呢?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念明了的心,它是整个因缘的主导者。我们可以这样讲,当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念头一动,这就是一个因缘。当然这个因缘,从本经的角度来说有两种差别:第一个是趋向于生死痛苦的因缘,第二个是趋向于涅盘安乐的因缘。本经是把因缘分成这两部分,生死跟涅盘。这两种因缘心态不同,一个是依止攀缘心,一个是依止常住真心。

所谓的攀缘心是说,这个心是攀缘六尘的境界而生的。比如说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为什么出家呢?阿难尊者说,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我出家。他的心,是缘三十二相而出家的。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因为三十二相是生灭法,佛陀的身相会衰老、会病痛、会死亡、会消失掉,所以他这个心变成是一个生灭心。你依止生灭心不可能成就坚固的不生灭的果,因为那个本质是生灭的。所以当我们的心是由外境的刺激才产生的一种作用,那么本经的定义叫作攀缘心,就是你一时的情绪。这种心态来修学佛法是不会有成就的,因为以这种心态去修种种的善法,你的心都是向外攀缘的,你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第二种心态,就是你从你内在的清净本性出发,观察你这一念心是清净的,然后从清净本性当中发起一个菩萨的愿力,我一定要誓断一切恶,我一定要誓修一切善,我一定要誓度一切众生。你这个心的产生,是从内心发动出来的,这个心就是一种常住真心,真实的心,这个心就是跟涅盘相应。所以你看阿难尊者他启请佛陀开示首楞严王三昧的法门,佛陀并没有讲法门,刚开始先不谈法门,先讲心态,先把心态调正了,你才有资格谈法门。其实真正的法门是在三卷半以后才讲到。前面的三卷半都是在破妄显真,把我们的心态调整好。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佛陀先破妄,破除我们妄想的执着。

辛二、破转计在外。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好,我们看辛二,破转计在外,就是破除阿难尊者那种辗转的执着。他执着什么呢?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是居在身外。

蕅益大师说,其实这七科的破妄,都是在发明一个道理,就是妄想无体。妄想它是随境生灭的,它没有一个真实自体。没有自体的东西,当然就没有所谓的处所。一个东西,它一定要有一个自体,它才有个处所。它既然没有自体,当然没有处所。所以佛陀就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你这一念心、这一念修行的心,到底在哪里?你说你发心出家,你看到我三十二相,那么你这一念心在哪里呢?他的目的,就是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观照到他的心的本性是空寂的、没有自体的。

前面阿难尊者是执着我们这一念心在身体之内,被佛陀破斥。这个地方他又辗转地计度是在身体之外。这当中有两科:第一个是转计,第二个破斥。

先说明阿难尊者他所辗转计度的相貌。这当中有三段。先看“转计”的部分。

壬一、转计

【第七讲图一】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前面阿难尊者讲到心是在身内,被佛陀破斥以后,他感到很惭愧,所以他就起立,向佛陀顶礼。他就说:我阿难听闻佛陀前面所说的,我们这一念心不居身内的这样的法音,“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既然我的心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那么怎么能够说我的心在身内呢?所以如此有道理的法音,让我真实觉悟了,我知道我的心其实是居在身体之外。因为你看,我都是看到外面的东西,我从来没有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可见得我这一念心是在外面的。这是他转计的相貌。

阿难尊者把这样的相貌作出一个譬喻: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说是怎么知道我这一念心在外呢?是什么理由呢?譬如说,我们今天在一个黑暗的房间当中点上一个灯,这个灯在房间中点燃以后,灯光必定先照了室内的房间,然后从大门再去照了外面的庭园。也就是说这个灯光,它是先照近距离,然后慢慢再照远距离的。房间里面比较近,外面的庭院比较远。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他用灯光照了由近而远的道理来作一个譬喻。

这以下合法: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一切凡夫众生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没有一个人见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这个道理就好像灯光,它一定是居在这个房间之外,所以它不能照了房间之内。如此的道理应该是非常的明白而没有疑惑,就如同佛陀所说的正确圆满的了义教法一样。“得无妄耶”,应该是真实而不虚妄的吗?

“得无妄耶”这句话,古德的注解说,阿难尊者因为前面他提出的话是非常肯定,那被佛陀破斥以后他现在讲的话就有一点犹豫不决了,不是很确定,有请佛印证的这一层意思。所以“得无妄耶”,说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而没有虚妄的吗?他心中有一点不确定的意思。这段是把阿难尊者转计在身外的一种相貌,跟佛陀表达了出来,叫作转计。

壬二、破斥。分二:癸一、立例。癸二、正破。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佛陀是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立例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这个时候,佛陀安立了一个例子:佛陀说,这么多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的比丘,刚刚是随从我到室罗筏城去乞食。乞什么饮食呢?去乞求一种“抟食”。因为古时候印度吃饭没有筷子,他用手去拿,所以它的饮食是一团一团的。这样的乞食结束以后,大家就回到了只桓精舍。这是把乞食的过程作一个说明。

以下就是佛陀正式问阿难尊者,说“我已宿斋”。身为佛陀,当然我已经吃饱——这句话意思是说,因为佛是法王,于法自在。在这个例子当中,佛陀不需要饮食,所以必须把佛陀先简别出来。他跟阿罗汉有所不同,因为阿罗汉是需要饮食的。所以佛陀在僧团当中先把自己简别出来说,身为佛陀,我已经吃饱了。假设在一千二百五十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吃饱了,其他人都没有吃,那么一个人吃饱了以后,其他人的肚子会有饱的感觉吗?他就提出这个问题,说一个人吃,其他人会饱吗?阿难回答说:“不也,世尊。”这是不可能的。什么道理呢?这些大比丘虽然内心当中证得阿罗汉果,内心当中都成就我空的真理,但是他所依止的果报体不同,果报体是由业力所成就的。你看阿罗汉,每一个人他入了三昧以后,他的心都是跟我空相应。但是出定的时候,有的阿罗汉长得比较庄严,有的比较丑陋。因为他前生造的业不同,所以躯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躯命当中,怎么能够说一个人吃饱以后,其他的人都饱呢?这不可能。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阿罗汉翻成中文叫作无生。他能够做到无生,就是他的生命结束以后,他来生不再受生了,他的生命结束了。但是不能说他无灭,因为他还有一次死亡。也就是说阿罗汉其实叫作心解脱,他的身没有解脱。他的心已经跟我空的真理相应。他观察五蕴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只是一个业力的集合——刹那刹那的业力的显现,刹那刹那显现一个果报出来。它是一个动态的生命,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但是阿罗汉的色身没有解脱,他过去的业力还在主导他今生的色身。所以你看阿罗汉有时候会生病,有时候会中暑。身为一个有漏的生命体,当然他还是要饮食来资助他的。所以你不能够说一个人吃饭,其他的人都饱,这是不合理的。各人吃饭各人饱。所以阿罗汉只要是长时间没有吃饭,阿罗汉的色身也会死亡。佛陀举出一个例子,说一人吃饭其他人是不能饱的。再用这个例子的道理来破除这一念心在外的转计。

癸二、正破

【第七讲图二】

我们看正破。看经文: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这一段正式地破斥。

这地方有三段的破斥:第一个,以“身心相外”则身心互不相干来加以破斥。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这个觉了知见之心是居在身体之外……觉了,指的是前五识的了别,它能够去摄取五尘的影像;知见,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可以把前面五尘落谢的影子加以分别,而产生很多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也产生很多很多善恶的想法。总而言之,觉了知见之心,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分成前五识、第六识,总之就是这念心。

如果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居在身体之外,那这样会有一个严重的过失,就是“身心相外,自不相干”。身在心外、心在身外,你的身体在这个地方,你的心在外面,这样身心世界不能产生互相的作用,就不相干了。这样讲的话,当你的心有所了知的时候,你的色身就不能有感觉了;另一方面,当你的身体有感觉的时候,你的心也不能了知。因为你的心在身体之外,所以你身体的感觉不能传递给内心,你内心的想法也不能传递给色身。这个就是所谓的“身心相外,自不相干”。这种道理就好像前面说的:两个比丘,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这两个比丘是互不相干的一样道理。你吃饭,你吃你的;他吃饭,他吃他的。你的心在外面,如果你的色身有痛苦的感受,你怎么传递给你的内心呢?你内心在外面啊。身心世界产生了隔碍,就不能够互相产生作用。这就产生了互不相干的问题。

这种问题,佛陀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说:“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佛陀把他的手拿出来,他的手就像兜罗绵,又细又白的手,显现给阿难尊者看,说:“你看到我的手吗?”阿难尊者说:“我看到了,您的手就在我前面,我用眼睛看到了。”佛陀说:“你用你的色身的其中一个部分——眼睛去看手的时候,你眼睛看到这个手,你有没有把你的信息传递给你的第六意识的心,你心中会有感受想法吗?”阿难尊者说:“如是,世尊。”有啊,我用我眼睛看到您手的时候,我的确有把这样的一种信息传递给我内心。我这个色身跟内心是可以沟通的,我内心有感觉,我就可以把感觉传递给内心,是可以的。这样讲,就又跟自己前面所提的宗旨相违背了。

佛陀正式破斥了:“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说,既然你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你内心会产生一种欢喜、羡慕的心,那表示身心世界是互相了知的,身心世界是可以相互作用的。这样,你的心怎么说是在身体之外呢?所以你讲你前面所说的你这个明了分别的心住在身外,是没有道理的。你的心住在外面,那身心世界是两个个体。就像两个阿罗汉,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那么身心世界不能产生相互的作用,跟现实的情况不相符合。我们现实情况是,身心世界是相互可以作用的。

过去有一对母女,母亲带了一个小女孩在乡村里面生活。后来遇到了饥荒的时代没有饭吃。这母亲一看,这样死守下去就完蛋了,所以母亲就拿一个布袋装了很多的沙,把这个布袋绑起来吊在梁上面,跟小女孩说:你不要紧张,这边有一包米在这个地方。我有事情,出去办一下马上回来,就用这个米煮粥给你吃。结果这个母亲出去了七天都没有回来。隔壁的邻居一看,这个小女孩都没有吃饭,跑来跑去的。跑过来问:“你妈妈呢?”“妈妈出去不在啊。”“她走的时候交代过什么事吗?”“她说上面有吊一袋米,回来的时候煮粥给我吃的。”邻居就把布袋拿下来,布袋一打开,里面都是沙。小女孩看到是沙的时候,当下马上气绝死掉,因为她心中的愿望被破坏了。为什么她刚开始不会死亡呢?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愿望。一个人心中有愿望会滋养色身,身心世界是互通的,你心中有愿望的时候,你的色身的整个五脏六腑的运作就正常,所以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你看我们一个人的心情,你经常保持愉快,保持乐观,这个是最好的补药,因为它滋养色身。所以从现实的环境,心会影响色身,色身也会影响内心。你看你身体要是不好,你的心情也会比较躁动,所以身心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你不能够说心在外,身在里面。不可以这样讲,不合道理。

这是阿难尊者第二个执着,执着内心在外。这个是产生了一种身心相外、互不相干的过失。所以佛陀说是没有道理的。

辛三、破转计潜根。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我们看第三段,破转计潜根。

阿难尊者前面提出的在内、在外都被破了以后,他就提出一个看法说,原来我这一念心是潜伏在六根当中。我们解释一下。说我的眼识——我能够看到东西的这个眼识是潜伏在眼根;我能够去听闻声音的这个闻,听闻的耳识,是居在耳朵当中;乃至于我的第六意识依止在意根当中。这个六识它躲在六根当中,它跟外境一接触的时候,这个六识就出来活动;没有事的时候,这个识就躲在六根当中,叫作潜伏根中。以下文来看,他的主要的重点在眼根,以眼识潜伏在眼根来加以说明。

经文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是转计;第二个,破斥。

壬一、转计

【第七讲图三】

先看“转计”的相貌: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这段是阿难尊者辗转计度的相貌。说佛陀您讲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正如您老人家所说,“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这一段是佛陀破除他那个执内,说明“心不在身内”的一段),为什么不在身内呢?因为我的心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所以我的心不在身内。

其次,“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因为我色身的感觉会影响我内心的想法,我内心的想法也会影响到我色身的感觉,所以这两个是相互了知的。您看我眼睛一看到您的兜罗绵手的时候,我的心马上产生分别想法,所以身心世界是不能分离的,所以心也不在身外。既然也不在内也不在外,我现在冷静地好好思惟,我已经知道了,在一个地方。这个是他的转计之相。

这以下佛陀就继续地征问心的处所。我们看经文: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佛陀怕阿难尊者含糊笼统说知道在一个地方,佛陀这个时候一定要把他妄想的根源找出来,否则这个病根不找出来,阿难尊者就一辈子跟着妄想跑。所以佛陀就继续追问说:那你说在一个地方,这个处所在哪里呢——“处今何在”?阿难回答说:“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说我这念心,一方面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另一方面又能够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这一念心很奇怪,看不到里面只看到外面,那我依止这个道理思惟,一定是潜伏在六根当中。

我们先把这个道理解释一下。阿难尊者所谓的六根,我们以眼根来看,他认为我们这个眼根前面是开通的,后面是封闭的。你看眼球,它前面的门是打开的,后面的门是关闭的。这一念心它住在眼根,所以它看出去很清楚;但是往后看,因为眼根后面的门是关起来的,所以看不到后面。为什么见到外面而不见到里面呢?因为它潜伏在六根当中。耳朵也是一样,我们耳朵只听到外面听不到里面,因为它前面的门是开通的,后面的门是关闭的。

以下阿难尊者也讲出一个道理,讲了一个譬喻,借事显理。他说假设有一个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这个琉璃椀就是我们现在用玻璃所做的眼镜,拿这个眼镜来合他的双眼之上),眼睛上面虽然有物质,但是彼此之间却不互相障碍。你看我戴眼镜,我看东西也是看得很清楚,这个眼镜不会障碍眼睛,还看得更清楚。“彼根随见,随即分别”,这就好像说是我的心住在眼根当中,我的眼根往左九十度跑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我的眼根,就看到那个地方,看到左边;我的眼根往右边跑,我的心也跟着我的眼根往右边看。所以很清楚,心是住在眼根当中的,这绝对没有错的。所以,眼根它是怎么去见,我的心就怎么分别。所以我的心一定是潜伏在眼根当中;我的耳识潜伏在耳朵当中。这样他能够挽救前面的过失。您说在内、在外都不对,在内为什么见不到五脏六腑,在外的话又身心互不相知。那潜伏在根中,就能够挽救前面两种过失。

我们看第三段,说明它这个理由。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这个地方正式地来挽救,或者说是脱离内外的过失。说我这个觉了能知之心,既然不见到身内种种的物,那一定是潜伏在眼根;“分明瞩外无障碍者”,又能够看得到外面,当然就是在根里面。因为这个眼根,它前面是开通的,后面是封闭的,所以心住在里面就跟着眼睛跑,眼睛看到什么,心就跟着眼睛走。这个就是我心的处所。这是阿难尊者他执着的相貌,我们先让他表达出来。

壬二、破斥。分二:癸一、立例。癸二、正破。

癸一、立例

我们看佛陀怎么破斥。破斥当中佛陀也是先立个例子,再正式地破斥。先看佛陀所安立的例子: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陀安立一个例子说,正如你所说的道理——你说我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潜伏在眼根当中。那么这个时候眼根跟心的角色就像琉璃跟眼睛的角色,这个琉璃眼镜戴上去,眼睛在后面,眼镜在前面,就好像眼根在前面、心在后面一样。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这个戴眼镜的人去见山河大地的时候,他见到山河大地,他看得到这个眼镜本身吗?眼睛能够看得到眼镜吗?阿难尊者说:“如是世尊”,这个人既然把眼镜戴上去了,他看到山河大地,当然他同时应该也看得到眼镜的。这是一个例子,因为眼镜在前面,眼睛在后面,所以他看出去一定先看到眼镜,再看到山河大地。这个道理很清楚的。

好,那佛陀就加以破斥了。

癸二、正破

【第七讲图四】

我们看破斥的文: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这个地方的破斥有三段:首先是一个难问。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潜伏在眼根当中,就好像眼睛戴上眼镜一样。那这样的话,我们这一念心通过眼根去看到山河大地,为什么没看到眼根呢?你应该先看到眼根,就像你戴眼镜去看东西,应该先看到眼镜,再看到山河大地。我们这一念心去分别万法的时候,那你应该先看到眼根,才看到山河大地才对啊。先难问,然后再破斥。

这地方有两种情况:

如果你说你看到了眼睛,那就有问题了——“眼即同境”。眼根本来是能见,比如说我的眼根看到花,我的眼根是能见,花是所见。现在眼根被你看到了,那糟糕了,那眼根变成所见,那么眼根就变同外境,“不得成随”,眼根变成所缘了。变成所缘,就跟你没有关系了,那就跟前面的过失一样了,心在外了,眼根变成是你身心世界外面的东西,身心又不能相随了。你看,你眼睛看到花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一朵花,讲出花的名称,表示你的心跟眼根是互通的。假设眼根变成了一个所见,就变成外境了,那么你的心跟眼根就不能相随了。眼见,心就不能相随,这个是不合道理的。所以你说你看到眼睛,不合理。

如果你说你的心看不到眼睛,那你怎么能够说你这一念心,就像琉璃合一样,是潜伏在根里面呢?你这不合道理啊。你的心潜伏在眼根,你一定先看到眼根,再看到山河大地。所以你说你不能见,也不合道理。

总而结之,你这个觉了能知之心潜伏在根里如琉璃合,是没有道理的,不能成立的。

这个地方的道理,我们解释一下。

唯识学把所有的因缘所生法分成三个重点: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即十八界。我们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要六根跟六尘接触。比如说眼根接触到色尘,这个时候产生一个眼识,眼识再知会第六意识:哦,这一朵花很漂亮。所以根尘的碰撞才把识创造出来。这个唯识学是同意的。我们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我们这个识就产生出来。你看我本来没有了别的功能,突然间听到声音,诶,了别的功能就出现了。但是这个地方要注意,这种了别的心我们叫“缘影之心”,它是攀缘六尘影像的心,当影像消失的时候你的心就消失,所以古德说“来无所从,去无所止”。

你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它没有什么地方来。你说我刚刚听到声音的时候,我很高兴;现在声音消失了,我前面那个了别的识也消失了。那你到哪里去了?也没有地方去。来,没有地方来;去,没有地方去。但是你当下眼根去攀缘色尘、去碰撞色尘的时候,它真的是有一个明了的功能出来。

佛法讲“缘生缘灭”。缘生缘灭这句话的道理,我们从两方面来说。缘生缘灭的意思是说,作用是有的,作用你不能说没有。你说:诶,我刚刚去拜佛。你为什么能够拜佛呢?当然我的眼睛看到佛像,看到佛像:这佛像很庄严!就把这样的信息传给第六意识,产生恭敬的心。这个心再主导我的身体去拜佛,我的根接触尘去创造一个拜佛的虔诚的第六意识。这叫缘生缘灭。生灭法嘛。拜完了以后,你说你刚刚拜佛的心跑哪里去了?没有了。但是作用没有失掉,那个业果没有失掉。

佛陀今天破的就是,那个心是没有自体的,它没有真实的体性,但是它的确是有作用的。如果我们连作用也否定,那世间上没有因果了,因为你每一个造业都是生灭法嘛。你刚刚念佛的时候,也是一个生灭心在念佛嘛,但是当佛号消失的时候,你那个心也不见了。所以我们应该说,心的作用是有的,但是它的自体是没有的。

今天我们要破的是那个觅之了不可得那个自体,因为你不把这个妄想的根源找出来,没有把它拔掉,你就一直跟着妄想走。我再讲一次,妄想最怕我们去找它的根源。我们从来没有去问这个妄想:你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我们从来没有问。我们产生一个妄想,然后就习惯性地跟着它走。那这个时候,《楞严经》的观念就是说:你先等一等,你站起来,你看它的根源在哪里?这个时候你回光返照:诶,这妄想没有根源啊。我还没有拜佛的时候,我那个拜佛的心找不到,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那么在拜的时候,真的是有拜佛的心态;等到我拜完的时候,结束了跑来上课,我刚刚拜佛的心也觅之了不可得。还没有拜之前,没有处所;正在拜的时候,也没有处所;拜完的时候,也没有处所。那只有什么呢?只有一种刹那刹那生灭的作用在造业。这个是有的。

《楞严经》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觅之了不可得以后,我们才能够看到妄想的相貌,原来妄想是没有真实体性的,它只有一种因缘的作用。这个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什么效果?诸位想想看。当你回光返照,找到原来妄想是没有根源的,你从今以后不随妄转,不是你主导我,是我主导你。我要你怎么样,就怎么样。今天我们每一个人要造业,一定要有一个想法,这是没有错的;要有一个感受,也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我们不能让想法来带动我们,我们要来带动我们的想法。

今天我们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心随妄转;第二个,心不随妄转。重点就是:你要把这个妄想的根源找到。它怎么样?觅之了不可得,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没有真实的体性好处太多了,光是觅之了不可得,在修行当中你就有很大很大的进步了。

第一个,从今以后,你看到妄想,你知道它不真实,它只是一个因缘的作用,你不再那么害怕。所以我们在对治烦恼的时候,我们常常说“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什么我们能够断尽一切烦恼?我讲实在话,假设每一个烦恼——贪欲的烦恼、瞋恚的烦恼都有真实的体性,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断烦恼,没有一个可以成佛。因为它有真实的体性,你断不了的,你顶多把它压制下来。我们顶多用石头把它压住,你不要动。那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圣人,真的是把烦恼断掉了。那表示它没有自体,才能够断的。这是第一个,就是观察这个烦恼本性是清净的,所以可以断烦恼。

第二个,我们忏悔业障的时候,非常好用。为什么我们今天造那么多罪业可以忏悔?因为我们当初在造业的时候,一念的妄心攀缘妄境,产生的一种业力,也是虚妄的,所以它的业性本空。当然业果不失,但是它业性本空。所以我们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忏悔干净,因为妄想是无性的。所以你看阿难尊者,他就示现凡夫一样,他不断地提出很多很多的转计,佛陀一番一番地破斥。如果阿难尊者太聪明的话,他第一次就开悟了,那我们就看不到后面佛陀的破斥。所以阿难尊者必须要像一个凡夫一样不断地转计,再由佛陀破斥,我们后世的弟子才能够看得更清楚,原来妄想是没有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