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如嘉推了三个站着的娃一把:“叫大队长伯伯。”

多福走了过去,脆声声道:“大队长伯伯好。”

双胞胎跟着他们哥的步伐上去:“大大长、伯伯。”两个小家伙说话还有些不利索,将大队长说成大大长了。

漂亮又乖巧的娃总让了心生喜爱,黄大队长脸上的笑容更盛,从兜里抓出一把小饼干递给几个小家伙:“真懂事,来,伯伯给你们饼干吃。”

看得出来黄大队长用了心,知道高书景会请于如嘉,到时会遇到几个孩子,便早早准备了小饼干。

这饼干应该是他自己切过的,既不用担心会噎着孩子,又不会让人觉得是残渣碎片,适合孩子吃。

多福看了于如嘉一眼,得到她的颚首,方才接过黄大队长递过来的饼干:“谢谢大队长伯伯。”

多福得了饼干,举着小手递到于如嘉面前:“姑姑吃。”

于如嘉摸摸他的小脑袋:“多福吃。”

多福没收回手,执意道:“姑姑吃点。”

孝顺的孩子总让人不忍拒绝,于如嘉从他的小手里拿了一小块饼干塞进嘴里,抿了一下,香酥味十足,确定是刚买不久的饼干。

于如嘉:“姑姑吃了,很好吃,余下的多福吃吧,谢谢多福。”

小家伙才心满意足的收回手,拈了一块放进自己嘴里,眯着眼睛尝起了饼干的味道。

多寿见状也将刚得的饼干递了过来,小小的身子奋力的举着小饼干:“姑姑,吃。”

于如嘉没有厚彼薄此,同样从他手中拈了一块饼干放进嘴里:“好了,姑姑吃过了,谢谢多寿。”

得了饼干第一时间塞了块进嘴的多禄见两位兄弟都给了于如嘉饼干,嘴里挪动了几下,看着手里的饼干,又看了于如嘉一眼。

大眼睛在两者之间来回了几次,多禄最终还是脸带不舍的将饼干递到于如嘉面前:“姑姑吃。”

于如嘉看得好笑,忽视他心痛的小表情,从他小手里捡起一块饼干吃进嘴里:“谢谢多禄。”

在于如嘉第一次将饼干塞进嘴时,多喜的小脑瓜子就一直在动来动去,看着于如嘉连吃了三块,其他几个兄弟也在吃,就是没他的份。

多喜急的四肢乱动,嘴里咿咿呀呀的说着婴儿语,见还没有饼干送到他嘴里,他便努力伸长脖子去够多禄的手。

可惜他没选好对象,多禄见他凑过来,护食的拿起小饼干缩到多福后面躲了起来。

多福倒是有兄弟爱的拿了一颗小饼干要喂多喜,被于如嘉阻止了。

于如嘉揉了揉多喜的小脑袋:“乖,你还小,不能吃。”

小?不能吃?多喜小小的脑袋里都是这么几个字,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自己嘴里没东西这点他明白,顿时不乐意的闹腾了起来。

多福见状,拉着两个弟弟到多喜看不见的地方再接着吃饼干。于如嘉又抱着多喜哄了几句,小家伙才消停了下来。

李支书在旁边看得羡慕不已:“这几个孩子真乖,我那孙子要是有这几个孩子一分乖巧,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支书年近五十,家里的大孙子铁蛋比多福大两岁。

作为支书记,家里的生活质量不差,作为大孙子,家里有点好东西都先紧着他,小小年纪得了挑食和护食的毛病。

不喜欢的吃食宁可饿着也不碰,喜欢的吃食就恨不得吃独食,李支书想管教他,无奈家里的女人都不答应,这脾气被宠的越发大,李支书见了他都头大。

黄大队长不过心的安慰了句:“铁蛋还小,长大了就懂事了。”

作为与自家蠢儿子二蛋有着二三事的铁蛋,黄大队长自然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但他能说什么,难道还能劝李支书狠下心来管教铁蛋?要是真这样说了,李支书老婆就得来找他麻烦了。

后面又来了几个队员,高书景将菜全部端上桌,摆了两桌。

其中一张桌子是从于如嘉家搬来的矮桌,是特地为几个小家伙准备的。

高书景还给几个娃准备了肉粥和蛋羹,他的手艺比于如嘉差了点,几个小家伙吃东西的速度明显慢了一些,基本没什么东西掉到外面来。

李支书看了更是眼红,要是他家铁蛋吃到这些东西,早就狼吞虎咽起来了,哪会像几个娃一样不紧不慢的吃着。

李支书:“双胞胎有两岁了吗?”

于如嘉:“根据警局那边测的骨龄,他们俩应该是一岁半左右。”

李支书:“一岁半就能自己吃东西,还没有弄得到处都是,于知青是怎么教的?”

于如嘉:“就大概的教了下,后面全靠他们哥哥多福纠正,慢慢的就成这样了。”

李支书:“多福多大了?有五岁了吗?”

多福从小就吃的好,营养丰富,又有强体丹的加持,个头窜得比乡下的孩子快,三岁多的身板不比乡下五岁的孩子矮。

于如嘉:“他今年三岁多了。”

李支书心里更酸了,他那大孙子五岁多,吃个饭还弄得到处是,连两个一岁半的娃娃都及不上。比他小两岁的多福不但自己弄得利索,还会教弟弟。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黄大队长笑道:“三岁看到老,多福以后定是个有出息又孝顺的孩子,于知青有福了。”

高书景搬了过来住,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打磨拖拉机用的零件,待在家里就能做。

于如嘉将几个娃往他那边一丢,让高书景过起了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

她这样光棍的做法,高书景之前那些怀疑的念头通通打消了,这确实是于如嘉,有人在的时候,她就不想自己动手。

看来之前她确实是没办法,只能自己担起了重担。

想到此,高书景的心软了几分,这样拈轻怕重的于如嘉在夏家出事后没有趁机落井下石或是想办法与他们分道扬镳。

而是不辞辛苦的为夏家奔波,一直对他们不离不弃,没有比这更可贵的品质,这样的于如嘉值得他们一辈子对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