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五华山,万寿宫,皇极殿,大明中华王朝,第一次正式的大朝会,还在继续进行。
“启奏陛下”
“末将陈仁,举荐骠骑朱将军,任职中军左都督”
大殿中央,副将陈仁,顶盔掼甲,跪在地砖上,挺直背脊,声如洪钟,大力举荐骠骑将军朱禋正。
没错,出身岷王府的他,堂兄是陈长兴,是岷王府的左长史。
二话不说,陈仁肯定是支持朱禋正了,毕竟是以前的王府侍卫统领。
没错,武将一开口,那就不好意思了。
自认为有资格的人,都会站出来推荐,自己认为有资格,任职五军的统帅大将。
大家都是军人武夫,当然清楚五军都督府的份量价值了,以后就军队的爷爷啊。
“启奏陛下”
“末将魏豹,举荐黔国公沐将军,任职右军左都督”
出身潞江土司的魏豹,膀大腰圆,猛将悍将一个,同样站出来,大力支持沐天波。
前面就说过了,潞江土司府,也是沐王府的姻亲之一,关系铁的很。
否则的话,猛将魏豹,当初的时候,也不会在沐王府挂职,做一个小小的家将。
“启奏陛下”
“末将钟耐尔,举荐蒲甘侯潘将军,任职后军左都督”
没错,又一个大将站出来了,二炮营的参将钟耐尔,大声开口,举荐老将潘世荣,出任后军左都督。
没办法啊,他是二炮营的大将,肯定要替他的上司说话,毕竟二炮营的主将是潘忠。
没错,岷王府的嫡系旧将们,也开始分裂了,一个支持朱禋正,一个支持潘世荣。
副将潘忠和潘贞,这两个沙场亲兄弟,这时候就在朝堂上,但他们不敢站出来啊,得避嫌啊。
“启奏陛下”
“末将马万年,举荐洞鸽侯秦将军,任职后军左都督”
“启奏陛下”
“末将邵尔岱,举荐咸宁侯祁将军、、”
“末将刘金豹,举荐骠骑朱将军、、”
“末将严留,举荐蒲甘侯潘将军、、、”
“末将隽天蓬,举荐骠骑朱将军、、”
、、、
哗哗哗,越是到后面,站在右侧的武将们,终于开闸了,很多人都站出来,大声吼着举荐。
美德侯马万年,石柱土司的当家人,肯定是支持洞鸽侯秦翼明。
忠州秦氏,刚刚入朝的秦翼明,也有资格出任五军都督的。
没看到嘛,屠夫降将头子,因道侯尚可喜,都有人推荐呢。
同样,降将光头将邵尔岱,也跟着站出来,大力支持咸宁侯祁三升。
没办法,祁三升的儿子祁磊,在刚才的隔壁,找上了他,希望推荐自己的父亲。
咸宁侯祁三升,也是资历足够了,最早就投诚监国岷王的军阀头子。
第一次南下两广,祁三升就在岷王身边,镇守梧州府,出兵湖广衡州,战功赫赫啊。
至于后面的刘金豹,严留和隽天蓬等人,都是出身岷王府,当然是支持朱禋正和潘世荣。
“啪啪啪”
“好好好”
“很好,说的很好啊”
稳稳坐在龙椅上的朱皇帝,吃瓜看戏了一会,终于等到没人再举荐了,慢慢站起来,双手鼓掌,大夸特夸一番。
这不,他的目的达到了,一个五军都督府,就炸出了一大堆鲶鱼群。
李晋王,刘震,沐天波,贺九仪,马宝,袁宗第,尚可喜,朱禋正,潘世荣,祁三升,秦翼明等等。
不算不知道啊,一算吓一跳,不知不觉中,他的大明军队,也开始变的派系林立了。
甚至是,他自己的岷王府,曾经的亲卫营将士,也慢慢的分出派系了。
心中暗叹不已啊,权力这玩意,当真能改变很多人,甚至个人立场,也跟着变化不断。
没办法啊,30万军队,里面的公侯伯,总兵副将参将一大堆,利益动人心。
也就是很多将领,都是在外领兵镇守打仗,否则的话,地砖上,都能跪满大将军啊。
“呵呵”
感慨一番后,悲喜两重天的朱皇帝,才慢慢收回目光。
再看了看左边的文臣,发现很多人,冷眼相看,一副高高挂起,不闻不问。
朱皇帝摇了摇头,不由自主的呵呵一笑。
“朕知道”
“诸位爱卿里面,有一些人,不支持五军都督府”
“但是”
“大明王朝,从万历皇帝开始,就是战乱不断,烽烟四起”
“大明的都城,从北京城,再到南京旧都,最后一路败退到滇西边境”
“呵呵”
“这个教训,其中的滋味,你们还没有尝够吗?颠沛流离啊”
“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
“如果没有战马,没有武将勋贵,文官一肚子的学问,去治理个锤子啊”
刚才,他暗中算了一下,文臣就五个人站出来,举荐自己心仪的武将勋贵。
礼部左侍郎扶纲,兵部左右侍郎,龚铭和金光,刑部尚书杨昌彦,和御史邬昌期。
这就说明了很大的问题,文武之间,对立还是很严重啊,他们见不得武将,瓜分朝廷的权势。
“朕问一下啊”
“朕的大明王朝,快300年了”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武力衰退的?”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朱皇帝的目光,已经开始俯视左侧了,紧紧盯着下面的文臣。
没错,自古以来,文武天生就是对立面,死对头。
“呵呵”
“不知道?还是不想说?”
“那行吧,朕来说”
“没错,就是土木堡之变”
“一场土木堡之战,大明朝廷,死了2个国公,2个侯爷,4个伯爵”
“自此以后,大明王朝的五军都督府,就彻底打废了,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其中的原因,想必在堂的诸位臣子,都是非常明白的”
“所以说,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国祚绵长”
“朕的大明中华朝廷,肯定要效仿太祖皇帝,重新设置五军都督府,文武分治”
是的,说到这里的朱皇帝,适时的停住了嘴巴,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没办法,大家都是斯文人,特别是文官们,都是要脸皮脸面的,朱皇帝给他们留着。
没错,土木堡之后,大明的大功臣于谦,所谓的中兴忠臣,中流砥柱啊。
但是,同样,于谦也是罪魁祸首,导致大明王朝,彻底失去了进取之心,走向了国运衰弱。
没错,就是兵部尚书于谦,带着整个朝廷的文官,夺走五军都督府的统兵权,变成了空架子。
大名鼎鼎戚继光,战神级别的统帅,竟然要给首辅张居正,卑躬屈膝送女人,何等的不公屈辱啊。
所以说,后世的土木堡之变,就存在更多的阴谋论,是文官集团,阴谋弄死整个勋贵集团。
“呼哧、呼、、”
此时此刻,整个大殿,寂静如斯,领头的文官们,都是低头数蚂蚁,不争辩不狡辩。
反正,200年前的事情,口头无凭,更不是他们干的。
只是,很多文臣的呼吸,慢慢变的粗重了,内心惊诧不已。
心中暗道,这个20岁的朱皇帝,了不得啊,确实是雄才伟略,够胆够勇。
小小年纪,竟然猜出200年前的事情,且理解的很透彻,一针见血啊。
“呵呵”
“来人,拟旨”
盯了一会后,发现没人敢咋呼,朱皇帝这才收回眼神,呵呵一笑,开始准备下圣旨。
心中暗道,好在没有内阁,更没有首辅,下面的文臣,也就仅仅沉默抗议而已。
否则的话,下面肯定是吵翻天了,更别提什么举荐了。
别以为不可能,再回顾历史,明朝的多少皇帝,是躲在后宫里,那都是被逼的啊。
特别是万历皇帝,一躲就是几十年,朝廷内外,继续歌舞升平。
没办法啊,稍微挣扎一下的皇帝,想奋发图强,都会死的不明不白,下场惨烈。
“中军都督府”
“左都督,骠骑朱禋正将军,都督同知,因道侯尚可喜将军”
“左军都督府”
“左都督,靖国公袁宗第将军,都督同知,央米丁侯皮熊将军”
“右军都督府”
“左都督,鸽侯秦翼明将军,都督同知,广平伯陈建将军”
“前军都督府”
“左都督,色雷侯许名臣将军,都督同知,马雄飞将军”
“后军都督府”
“左都督,华亭伯王维让将军,都督同知,延长伯朱养恩将军”
没错,五军都督府,涉及到朱皇帝的军队命根子,早就想好了,如何安排首脑头领。
看上面的名单,主将是朱禋正,袁宗第,秦翼明,许名臣,王维让。
都督同知,就是左右都督的助手,尚可喜,皮熊,陈建,马雄飞和朱养恩。
可以说,这些人,没什么多大威望,要么是年轻的,要么是刚入朝的,也有降人光头将。
甚至还有王维让,大家都知道的,是前朝王皇后的二兄,能力确实不咋地。
所以说,这个五军都督府,还是有点名不副实,比空架子好一点点。
道理很简单,朱皇帝的权势够重,威望够高。
将来的某一天,肯定有更多的御驾亲征,兵权必须攥紧在他自己的手里。
这个刚刚设立的五军都督府呢,也就是一个管理军队,训练日常的机构。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陛下英明”
“大明万年”
、、、
名单公布出来后,下面左侧的文臣,最先反应过来,立马站出来,高呼万岁,圣明英明。
一个个老辣的文臣,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这个五军都督府,他们还算是能接受,没有过于离谱。
右侧的武将们,则是傻眼了一大批,有人惊喜,更多的人发愁,反应过来后,也只能跟着文臣,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