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陆站在他那间充满草药清香的小诊所里,目光专注地在药柜前寻找。柜子上摆满了各式瓷罐和木盒,每一个都贴着手写标签,记载着各种药材的名字。今天他要找的是一味特别的中药——点眼棒。
这可不是一般的医疗器具,而是他用多年经验特制而成的。
\"哎,终于找到了。\"老陆轻声自语,小心地取下点眼棒。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个简单的工具,是因为如果没有它,今天的治疗将会困难许多。点眼棒细长而光滑,一端圆润,正是专为眼部用药设计的。
老陆需要用的药,是一堆看似普通却内含玄机的小粉末,出自元代名医倪维德所着的《银海精微》中的治诸眼一切点眼药膏。这个配方凝聚了古代医者的智慧,包含炉甘石、黄连、没药、红升丹、乳香、血竭、硼砂、冰片、蕤仁等多种珍贵药材。不过,由于红升丹含有刺激性成分,不适合直接接触脆弱的眼球,老陆凭借多年的经验,将其换成了更为温和的珍珠粉,既保持了药效,又减少了对眼睛的刺激。
\"药不在多,贵在精。\"老陆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开始细致地称量每一种药材。他的动作娴熟而精准,显然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和磨练。他将所有药材混合均匀后,放入石臼中轻轻研磨,直至成为细腻如粉的药剂。
诊室里躺着一位中年男子,双眼红肿,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他的左眼明显肿胀,流出的泪水混杂着血丝和脓液,令人触目惊心。这是典型的热毒上攻之症,若不及时治疗,恐会影响到视力。
老陆见状,神情立刻变得专注起来。他先用温水浸湿一块柔软的纱布,小心翼翼地为患者擦拭不断流出的脓泪。他的动作轻柔而有节奏,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宝物。\"忍一忍,马上就好了。\"他轻声安慰着患者,同时用另一只手稳稳地拿起准备好的药粉。
接着,老陆用棉签轻轻拨开患者紧闭的眼睛,动作小心谨慎,生怕弄疼了对方。他慢慢地将点眼棒靠近患者的红色肉球——那是因炎症而肿胀的眼睑结膜——轻轻地点在上面。药粉细腻如沙,却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老陆耐心地在整个红色肉球上反复点药,直到每一处都被均匀覆盖。
\"闭目养神一会儿吧。\"老陆柔声嘱咐道,同时收回点眼棒,观察着药粉在患者眼睛上的反应。
随后,老陆转身取出另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药膏——如意金黄散。这药膏出自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克,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克,天花粉5000克精心研磨成细末而成。这种药膏专治一切伴有红肿热痛的疮疡阳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这药膏的配方可是大有来历。\"老陆一边调制药膏,一边向患者解释,\"其中大黄、黄柏清热燥湿,姜黄活血行气,白芷祛风止痛,天南星消肿散结,陈皮理气和中,苍术健脾燥湿,厚朴行气消胀,甘草调和诸药,天花粉清热生津。这些都是针对你这种热毒病症的良药。\"
他将适量的如意金黄散与凡士林混合,凡士林占了八成,药粉占两成,调匀成膏状。这种比例既能保证药效,又不至于太过粘稠,影响使用。
老陆轻轻掀起患者的眼皮,将调好的金黄膏均匀地涂抹在红肿的眼睑上,动作轻柔而迅速。然后,他又在患者的两侧太阳穴上抹了一些药膏,这是为了疏通经络,促进全身气血流通。
\"可能会有些凉凉的感觉,这是正常的。\"老陆解释道,同时观察着患者的反应。
药膏敷上后,患者明显感到一阵清凉,疼痛和灼热感逐渐消退。二十分钟后,当老陆小心地将残留的药膏擦拭干净时,患者的红肿已经明显减轻,流泪的情况也大大好转。
\"太神奇了!\"患者惊叹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感觉好多了,真的不怎么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