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甘宁上岸后,海风轻拂,波光粼粼。

海岸边,三艘楼船静静地停泊,仿佛在守护着这片海域。

其余船只在甘宁的目光中逐渐掉头,向东驶去,船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周瑜与孙策听闻远去的船队,并未过多思索。他们相信,这三艘楼船足以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变故。此时,他们的心思都集中在甘宁身上,而对于船队的去向,似乎并未放在心上。

酒香飘逸,宴席之上的气氛随着酒意的熏陶愈发浓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客们的脸颊上都泛起了红晕,笑语喧哗,气氛热烈非常。

孙策坐在主位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锐利,他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打破了热闹的喧嚣,开口问道:“甘宁将军,您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甘宁坐在席间,一副豪放不羁的模样,他敞开衣襟,大笑声中带着几分粗犷,大大咧咧地回答:“哈哈,孙策将军,越王他老人家说了,咱们早晚都是一家人,今日特派我来此,就是要问问二位将军,可愿意拜倒在越王的麾下,共谋天下大业?”

甘宁的话音落下,宴席上的气氛似乎凝固了一瞬,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孙策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孙策闻言,眉头微微一挑,手中的酒杯轻轻晃动,语气平静地回应:“甘宁将军,此话当真?”

甘宁哈哈一笑,拍拍桌子,豪爽地说:“孙策将军、周瑜将军,你们都是聪明人,何必拐弯抹角。越王诚意满满,只要你们愿意归顺,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甘宁微笑着回答:“两位将军,越王士徽此番之意,是想与二位将军共谋大业。他深知两位英勇善战,特此送上这份诏书,以表诚意。”

孙策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拍案而起:“好!正合我意。能与越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孙策接过诏书,目光扫过那遒劲的笔触,只见诏书上写着:“朕以赤诚之心,任命孙策为幽州牧,总领一方,望其镇守边疆,安抚百姓,共创盛世。任命周瑜为辽东太守,望其施展才华,造福一方。”孙策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深知此乃重任在肩,必将全力以赴。

周瑜听后,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拱手作揖,恭敬地说:“越王如此看重我与孙策将军,我们自当肝脑涂地,不负圣恩。”

甘宁点头称赞:“两位将军果然爽快,越王得知此事,定会大喜过望。越王的宏图伟业,正需要像二位将军这样的人才。待你们归顺之后,我国必将如虎添翼,雄踞一方。”

孙策与周瑜相视一笑,心中早已有了共识。

酒宴的喧嚣逐渐散去,夜色愈发浓重。孙策与周瑜步出宴席,来到一处幽静的庭院。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他们凝重的神色。

孙策停下脚步,转身望向周瑜,语气严肃地问道:“公瑾,我们真的要归顺越王吗?”

周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然而,紧接着他又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伯符,归顺越王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时的安宁,但长远来看,我们还需谨慎行事。越王虽强,但他的野心勃勃,我们不可不防。”

周瑜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夜色,看到了远方那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魏王曹操与越王士徽,虽非血脉相连,却情同手足,贵为兄弟。士徽多次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助魏王一臂之力,方使得曹操有了今日的辉煌成就。”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继续说道:“然而,这天下终究是容不下两位英雄的。魏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而越王亦非池中之物,他的野心绝不亚于魏王。我猜测,两人之间的情谊终将因为权力的争夺而破裂,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这战,将决定天下的归属。”

孙策听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既然如此,我们更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早做打算,以免在这场风暴中被吞噬。”

周瑜的目光如同锐利的剑芒,穿透了夜色的宁静,直指那远在辽西的潜在威胁。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如今,我们要防备的,不再是越王士徽与魏王曹操,而是那潜龙在渊的刘备。他蛰伏辽西,暗中积聚力量,不可小觑。”

“伯符,你已被任命为幽州牧,是时候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了,将那辽西之地纳入我们的版图,巩固我们的根基。”

孙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深知周瑜所言非虚,刘备的崛起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点头应道:“公瑾所言极是,刘备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我们有公瑾的智谋,有江东子弟的勇猛,何惧之有?”

在辽东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家大族历来对权力变迁持谨慎态度。然而,当越国舰队乘风破浪,强势登陆辽东郡时,原本对孙策、周瑜身份持怀疑态度的辽东世家,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位,越国舰队的到来,无疑打破了我们辽东的平静。孙策、周瑜二人,我们之前多有怀疑,如今他们的身份和实力已经毋庸置疑。”

“确实,我们世家历来对权力变迁都保持警惕。但今日目睹越国舰队的威势,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

那天,海风呼啸,战船林立,孙策、周瑜率领的越国舰队如同天降神兵,震撼了辽东郡的世家们。他们目睹了周瑜的英姿飒爽,领略了他的雄才大略,心中不禁产生了敬畏之情。

“是啊,我也有所耳闻,周瑜发布的政令,条理清晰,深得民心。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将领。”

“我也看到了,孙策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治军严明。”原本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位年轻将领的敬仰。

越国舰队登陆后,周瑜迅速发布了一系列政令,旨在稳定局势、安抚民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继续观望,还是积极响应他的政令?”

“观望已无必要,越国舰队的登陆已经证明了一切。我们应该顺应时势,支持孙策,为辽东带来新的生机。”

“好,既然如此,我们就联名发出声明,支持周瑜的政令,为辽东的稳定和发展尽一份力。”

这些政令传达到辽东世家,他们纷纷响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世家们深知,顺应时代潮流、拥护英才,才是明智之举。

一时间,辽东郡各地,世家子弟纷纷投笔从戎,愿为周瑜效力;家主们则慷慨解囊,筹集粮草物资,支持越国军队。原本对周瑜政令持观望态度的世家,如今成了政令的坚定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