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太后特意起了个大早,刘嬷嬷一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太后,咱们走吧!”
“嗯,不要惊动任何一个人,哀家想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来!”
“老奴明白!”刘嬷嬷恭敬的同她说道。
两人轻手轻脚出了寿康宫的门,轿夫已经等候多时,太后上了轿后,一行人才向着安华寺出发。
住持早已得到了消息,正站在门口恭敬的等候着太后的到来,传闻这太后与那后院的太妃一直不合,今天怕是要好生注意,莫让太后不痛快。
太后在刘嬷嬷的搀扶下终于到了安华寺门口。
“恭迎太后!”住持低头行着礼。
太后四处打量着这寺庙,跟她那时来的时候不太一样,想来是后来修缮了一番吧!
“不知那位太妃住在何处?”刘嬷嬷问道。
住持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回答。
太后见她这般,开口道“哀家今日来只是见见故人,你不必有所担忧!”
“是!太后!”住持这才在前头引路。
到了太妃的院前,只见简陋的茅屋前药香弥漫,刘嬷嬷上前轻轻敲门,不多时,里头的春儿来打开了门。
看到刘嬷嬷和太后后,立马惊慌失措的走进院中“娘娘,是……是太后来了!”
被称作娘娘的杜太妃听后,倒是脸色没有多大的变化“来了就来了,你把人请进来不就行了,这般毛手毛脚,可还有半分从前宫里头的样子!”
春儿听后这才转身出去“见过太后!”
太后也没怪她,直接表明了她今日的来意,要跟杜太妃两人单独聊聊。
春儿看了杜太妃一眼,见她点头答应,这才跟刘嬷嬷在院子外边候着。
众人都出去之后,太后微微一笑道:“许久不见,不知妹妹过得如何?刚才哀家进来似乎是闻到了一股药味,难道妹妹是身子骨不适吗?”
“怎么会,只是平日里滋补过剩,又缺乏运动,这才喝些清肠胃的汤药而已!”杜太妃如今算是脾气好了很多,至少没有直接把她拒之门外。
太后一听也没再怀疑,心中暗叹这岁月匆匆,就连一向娇纵的贵妃晚年也不过如此。
于是,她直接坐在了杜太妃对面“跟你斗了这么些年,到头来才发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哀家的弟弟去了!”
杜太妃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轻声道:“节哀。”
太后苦笑一声,“他这一走,哀家心里空落落的,皇儿如今有了权势,对哀家也是冷淡了许多,以前总想着权势地位,在后宫与你争个高下,现在却觉得无趣得很。”
杜太妃叹了口气,“姐姐如今能这么想也好,其实当年我们又何苦互相为难。”
太后点点头,“是啊,所以哀家今日来,也是想化解我们之间的恩怨。”
杜太妃抬眸看着太后,目光中多了几分复杂,“姐姐当真?”她们之间还能有这么一天,果真是让她有些意外。
“自然,哀家今日是带着诚意来的!”原本太后是想来找她炫耀一下自己如今的生活,可当看到她这副样子,心里头终究还是放下了。
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
杜太妃咳嗽了几声,太后皱眉道:“妹妹真的只是滋补过剩?哀家看这样子倒有些不像。”
杜太妃沉默片刻,缓缓道出:“姐姐不必担心,这是旧疾罢了,这么些年,在这寺中已经习惯了!”
太后却站起身来,“妹妹,你我争斗多年,可如今哀家不想再失去身边之人,不如你跟哀家回宫,哀家让御医来给你瞧瞧。”
杜太妃眼里泛起泪花,“多谢姐姐好意,只是如今我已不再适应宫中生活,倒觉得这寺中小院也是不错!”
“可这太过于清贫……”太后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外边的吵闹声给打断了。
太后眉头一蹙,杜太妃忙安慰道:“想必是寺中的香客不小心走错了路,姐姐莫慌。”
院外,陆青曼正与一小姑子争论着。
“施主,您不能再往前,那边禁止香客入内!”
“哼,我是来供奉神明的,这安华寺有什么地还不能去?”她今日心血来潮,听说这安华寺香火很灵,才来拜拜,愿神明保佑自己这胎能是个男孩。
太后听到外面的争执声,便对杜太妃说:“哀家出去看看,到底是何人?”
来到院外,太后瞧见陆青曼盛气凌人的模样,威严问道:“何事在此喧哗?”
陆青曼一看是太后,赶忙行礼,“参见太后,民女只想诚心拜佛,可这小姑子不让进。”
太后看向小姑子,小姑子解释道:“回太后,此处住着太妃,不便外人打扰。”
太后了然地点点头。
陆青曼眼珠一转,“太后,民女是祁王妃的长姐,听闻太妃在此,民女来行了礼应当是可以的吧。”
太后有些犹豫,杜太妃在屋内听到,说道:“姐姐,就让她进来吧。”
太后这才应允,陆青曼进入屋内,立马给杜太妃行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