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只是方才无意间看到此小像,觉得似曾相识,便拿起来看了看,没想到竟是你的画像。”果郡王诚实地回答道。
浣碧听后,心中一阵感动。她没想到果郡王竟然如此在意她,连她的画像都能认得出来。
“不过,这小像是如何到此处的呢?我记得我未曾将它赠予他人......”浣碧疑惑地说道。
此时,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这自然是本小姐的杰作啦!”甄嬛笑盈盈地走了进来。甄嬛笑盈盈地走了进来,她的目光落在浣碧和果郡王身上,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浣碧,果郡王,这可真是本小姐的杰作呢!”甄嬛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几分得意。
浣碧和果郡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
“小主,这是何意?”浣碧忍不住问道。
甄嬛笑而不语,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跟自己来。
众人来到庭院中,只见那里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精美的点心和水果。
“这是我特意为你们准备的。”甄嬛说道,“浣碧,你不是一直想尝尝我做的点心吗?果郡王,你也来尝尝吧。”
浣碧和果郡王这才明白,原来甄嬛所说的“杰作”就是这些点心。
他们纷纷坐下,品尝着点心,口中不时发出赞叹声。
“小主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浣碧说道。
“是啊,这些点心不仅味道好,而且做得也很精致。”果郡王也附和道。
甄嬛看着他们吃得开心,心中也感到十分满足。
“只要你们喜欢,我以后会经常做给你们吃的。”甄嬛说道。
众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
皇帝深知这“逆风如解意”一句乃那梅花之妙语,心中暗忖能对上此句之女子定非凡俗。故而特意命大太监苏培盛四处找寻,务必寻得那与之匹配之人。这一晚,那平日里颇为机灵的大太监苏培盛不负圣望,终于找到了那位能够对上“逆风如解意”下句的女子。原来,当晚竟是那一直暗中偷听皇帝与甄嬛对话的宫女余莺儿,她凭借着自己平日所读之书,灵光一闪对出了下半句。得知此事后,苏培盛不敢耽搁,立刻将余莺儿带来觐见皇帝。皇帝望着眼前这突然出现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转念一想,或许这便是上天安排与自己相遇之人,且见她声音动听、相貌不差,心中顿生喜爱之意,当下便晋她为官女子。
那果郡王向来才情出众,听闻此事后,心中不免好奇,便以其他诗句试探那余氏。可那余氏平日里不过是个宫女,腹中哪有多少墨水,面对果郡王的试探,她左思右想也答不上来,果郡王见状,便知她并非真正能对上“逆风如解意”之人,心中暗自摇头。
眉庄得知此事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本就与甄嬛情同姐妹,如今看到那倚梅园的宫女余氏竟然如此得宠,还被皇帝封为答应,入住那钟粹宫,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她深知甄嬛此时的心情,故而并未将此事告知甄嬛,只是默默陪在甄嬛身边,希望能给她一些安慰。
不久之后,眉庄要去拜见某位妃嫔,便辞别了甄嬛。当她走在那大雪封路的宫中长街时,竟与那余答应狭路相逢。那余答应自从被封为答应后,便开始恃宠而骄,目中无人。此刻见到眉庄,她不仅没有行礼,反而颐指气使地让身为贵人的眉庄给她让路。眉庄心中虽怒,但她向来沉稳内敛,深知此时不宜发作,只得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默默地从余答应身旁走过。那余答应看着眉庄离去的背影,心中得意不已,却不知自己已经种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