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风云之天启大帝 > 第50章 海洋争锋,海禁政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章 海洋争锋,海禁政策

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路,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商业贸易和殖民帝国。

这两个国家的触角离开了地中海的范围,开始朝着印度、非洲南部、北美、亚洲探去。由于这两个国家都处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之间开展了尖锐的斗争。

1583年,葡萄牙及其海外领地被西班牙兼并。西班牙逐渐掌握了海上贸易的大部分控制权,成为了当时的海上霸主。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海军击溃,从此失去海上优势。

1581年,荷兰通过三十年战争从西班牙独立后,开始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17世纪中叶,荷兰国力达到鼎盛。

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万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商船,荷兰有1.6万艘,最先进的海船排水量400至800吨,总吨位约60万吨。法国约26万吨,英国约10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约8万吨,比英法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荷兰的海军舰船远远超过其它国家的海军。荷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

1621年,荷兰在巴达维亚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作为亚洲地区的中枢。可代表荷兰实行缔约、宣战、抽税等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雇员10万,士兵1万,商船数千艘,军舰41艘,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公司。而派驻到台湾的最高负责人称为台湾总督。

17世纪初,英国忙于内部的争斗,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弟,几乎被其他国家忽略不计。1649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英格兰共和国建立。英国通过与荷兰的三次战争,控制了荷兰放手的海上贸易控制权。

1689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

1763年,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成为世界头号海上强国,世界殖民霸主,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18世纪,英国海军总吨位为49万吨,法国为31万吨。19世纪初,英国有大小船舶约2万艘,总排水量约240万吨,美国的船舶总排水量约135万吨。

1914年一战前,英国海军总吨位为272万吨,德国海军总吨位为131万吨,美国海军总吨位为99万吨,法国海军总吨位为91万吨,日本海军总吨位为70万吨,俄国海军总吨位为68万吨,意大利海军总吨位为50万吨,奥匈帝国海军总吨位为38万吨。

大明海军最强盛时期沿海有54个卫、127个千户所,231个巡检司,每个卫有战船50艘,总计约3800艘战船,总规模相当于10个西班牙无敌舰队。

因战略放弃海洋,到嘉靖年间,庞大的大明舰队基本消失,面对倭寇劫掠时,已然力不从心。

张居正上台后,重新加强了海防建设,海军船只达到上千艘,兵力约10万人。在抗倭援朝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朝政的腐败,也逐渐失去战斗力。

17世纪中期,郑芝龙走私集团海军力量达到约7万吨,可入围世界前三。荷兰海军总吨位约10万吨,英国海军总吨位约8万吨。

新中国建国初期三大海军拥有各式舰艇350余艘,总吨位12.5万吨。2022年,中国海军舰艇的总吨位达到240万吨,美国海军舰艇的总吨位570万吨。

明末时期,大明的大小商船数量估计约10万艘,总排水量约200万吨。

因大明实行海禁,沿海外贸商船仅有约5000艘,总排水量约20万吨,其中大部分为走私商船。作为唯一能够合法进行海贸的福建漳州月港,官方登记允许出海的外贸商船仅有约140艘。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有大小商船约20万艘,总排水量约400万吨。因满清实行闭关锁国,沿海商船仅有约1万艘,排水量约150万吨。其中外贸商船仅有约300艘,排水量约7万吨。

2022年,中国船舶总吨位达到2.5亿吨,占全世界的15%。

因大明实行海禁政策,大量的武装走私商船从事着大明的海外贸易。

大明立国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倭寇滋扰,实施海禁政策。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贸易,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

中国传统的海外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朝廷经营的朝贡贸易,一种是由民间私人经营的私人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是指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中国朝见皇帝,进贡方物,中国则予以官方接待,并根据怀柔荒远、薄来厚往的原则,回赠进贡国以赏赐。赏赐物品的总价值大于进贡物品总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八方来贡,万国来朝,使中华各朝代帝王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各朝帝王都喜欢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中国式宗藩体系,藩属国的朝贡,完全是一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为了帝王的虚荣心,朝贡贸易不断赔本,给大明王朝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财政负担。

朝贡贸易带有明显的政治属性,不是正常的外贸形态。为避免赏赐导致的大额支出,减少朝贡贸易,海禁政策愈加严格。

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属于民间私营,由于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基本国策,民间私人海外贸易长期受到抑制。

在严厉的海禁政策下,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经,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

嘉靖年间,最大的武装走私集团头目王直,成为众多走私集团的公认首领。万历后期,李旦、郑芝龙走私集团崛起。

日本民间走私行为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支持的海盗,走私集团勾结利用日本倭寇进行对抗,从而造成嘉靖四十多年间旷日持久的所谓倭寇之乱。

倭寇之乱实际上是严禁民间海外贸易政策的必然结果,具有禁止与反禁止斗争的性质。倭寇之乱屡打不绝,甚至越打击反而越剧烈,使大明王朝消耗了大量兵力物力,疲于应付,成了心头大患。

永乐后,因为朝贡贸易导致的经济负担和走私产生的倭寇之乱,海禁政策愈加严格,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海禁导致大明闭关锁国,大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与交流。

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仅仅是在政策和制度上,对海禁进行了局部的和有限度的调整。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则以通倭之罪论处。

隆庆开放使民间私人海外贸易摆脱了走私非法境地,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有条件地公开进行和较为正常地发展,并迅速发挥了积极作用。

隆庆开关仅开放了福建漳州月港。漳州月港因为海外贸易升级为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查处出口的违禁物品,发放船引收取船引税。

因官员腐败,监管不力,大量海外贸易依然以走私渠道进行,督饷馆每年仅有几十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