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看李世民阅读李承乾折子的时候,眉头越皱越紧,甚至脸色也是非常的难看。
先是从生擒颉利的喜悦中到不悦,最后到气愤。
不知道李承乾里面到底写了什么,让李世民如此的愤怒。
等看完折子,李世民重重的叹息了一声。
似乎有种无力感。
长孙皇后连忙问道:“陛下,承乾是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吗?还望陛下恕罪,承乾还小,看见的事情说的也比较直白,请陛下不要怪罪。”
“唉。”
李世民看了眼长孙皇后焦急的面容,自嘲的把目光放在了折子之上:“是啊,年纪小,所以什么话都敢说,可有些大臣却没有太子这份坦诚。”
闻言,长孙皇后愣住了。
好像李承乾并没有惹怒李世民。
李世民又一声叹息:“唉,观音婢,你知道太子在折子中写了什么吗?”
“写了什么?”长孙皇后也严肃了起来。
不知道李承乾写的什么能够让还在天大喜悦中的李世民如此惆怅,甚至是愤怒。
李世民将折子递给了长孙皇后,示意对方看看。
然后起身,双手负背的说道:“这些都是将领不敢说,大臣们不知道的情况。大唐是府兵制,所以很多武器装备都是自己提供的,特别是如今草原冰天雪地的情况下,让将士们行军,本就是很困难的事。”
“太子发现了很多将士的脚都冻坏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甚至会影响日后走路,更加别说行军打仗,下地干农活了。”
长孙皇后看了折子也是诧异起来。
没想到李承乾想改制,把府兵制改成募兵制。
虽然后宫不得干政,可长孙皇后也知道大唐为什么建立府兵制,因为朝廷穷。募兵制则是需要大量的钱财,都不仅仅是粮解决的问题了。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折子中所说,那么未来大唐国库就会连年空虚。
难道李承乾就没有想到吗?
这个问题,长孙皇后属实不知道怎么回答。再聪明的人,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拒绝,毕竟如今大唐的府兵都已经战无不胜了,何必给自己添烦恼的花更大的代价去养募兵制呢?
朝堂的大臣也不会同意。
李世民神情变得更凝重了。
“按照太子所说,府兵制改募兵制,以五年为期,五年后当兵的可以返回原籍,但大唐需要,退役兵也是需要再次上战场的。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大唐国库可养不起这么多人。”
之所以是五年,李承乾考虑到了大唐人口问题。
不像后世有十几亿人口,报名参军的每年几百万人。
可大唐不同,可能三千万人口都没有,每年新生儿都不会超过两百万。
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的女孩,除去女孩也只有一百万的新生儿,能够愿意报名参军的肯定少之又少,再说大唐国库也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
长孙皇后听完之后,忽然道:“陛下,承乾不是说可以先试试吗?先招募一万也是可行的。臣妾看猛虎营就不错,太子的练兵之法和大唐武将练兵之法有所不同,不如先招募一万人给太子试试?”
给太子练兵?
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是想拒绝。
可看着长孙皇后略带欣喜的面容,他又犹豫了。
从怀疑,到释怀,最后看李承乾的折子,这份功劳李世民能够看得出来是太子让给玄甲军的。
玄甲军是他的亲军,功劳再高也不会被猜忌。
似乎是太子给他这个皇帝传送某一种讯号,而此法由太子提出来,招募一万试试也未尝不可。
之前还说有一个军演,也是因为罗艺之事一拖在拖。从罗艺这件事上能够说明李承乾的猛虎营确实优秀,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优秀用于大规模练兵当中。
“此法是可以,可是太子已经有东宫六率,再领兵一万,大臣们恐怕很难打赢啊。”李世民琢磨着说道。
特别是五姓七望。
李承乾已经对五姓七望压制的如此狠,再给一万兵权,这......五姓七望确定不会发疯吗?
发疯似乎也是好事,自乱阵脚,自然容易露出破绽。
只是太子领兵,恐怕不止是五姓七望会阻止,那些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们恐怕也会站出来阻止。
因为李承乾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
长孙皇后却出了一个主意道:“陛下,要不然这招募的一万兵马就放在南崖工业园,那里本来就有东宫六率守卫,可东宫六率怎么也是东宫的兵马,总不能一直都让他们待在南崖工业园吧......”
简单的一句话,李世民豁然开朗。
“观音婢,你的意思是让太子把南崖工业园的东宫六率撤回来,然后换一批人去守卫,名义上是保护南崖工业园,实际暗地里朕可以给太子兵权?”
“嗯,没错。”长孙皇后颔首道。
如此一来,李世民的压力也会小许多,找了一个理由罢了。
哪怕还有人反对,拿出这样的理由,相信大臣们也会明白,这已经是李世民这个皇帝让步了。如果在喋喋不休,说不准皇帝就要杀人了。
“善,此法甚好。”李世民也是豁然开朗道。
紧接着长孙皇后又指了指折子上的内容道:“陛下,承乾说审判战犯一事,臣妾觉得可行。按照律法来审判,不需要砍头什么的,就让这些俘虏成为建设大唐的一份子,就像承乾所说,减少了服徭役,对百姓休养生息是有好处的。”
“而且之前去南崖工业园,承乾不是说了吗?想要富先修路。大唐一些路确实该修缮修缮了,征发徭役肯定是会影响百姓耕种,有了这些俘虏,不管是修路又或者督造堤坝都是好事,只需要管饭即可,到时候南崖工业园缺人,还能够让这些战犯去自己赚商贾的钱,自己管饭不是很好吗?”
主要的用意,也就是填补大唐人力缺少的问题。
李承乾的想法很好,可现实很残忍。华夏这片土地本就是农耕社会,让百姓放弃农耕,大部分人都会不同意。
所以想要发展,招人力,这些俘虏就是很好的选择。
“善,哈哈。”李世民对这方法也觉得可行,称赞道:“要是大唐不需要征发徭役,相信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至于这些战犯,关押三年五载后,再返还原籍,到时候大唐对地方的统治恐怕早已稳定,太子这办法甚好。”
“只是.......这监牢方面,恐怕不够关押如此之多的人啊......”
大唐最尊贵的皇帝和皇后二人,就对李承乾提出的几个问题,深聊了一夜,灯火都没有熄灭过。
伺候的内侍和侍女们,也是各个在殿外打起了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