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絮感受着肩膀上来自苏宁亚靠过来的重量,叹了一口气:“另外这两个,也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毕竟太显眼了。我再想想,对待这两个可不能和贾欣一样。”
余水絮顿了顿,继续道:“她们虽然也不愁吃穿,但总比不上挥金如土的贾欣,所以不能从宿舍下手。”
苏宁亚懒洋洋地说:“那多没劲儿啊!来都来了,就光收拾一个?不是说好的三个吗?”
“我一开始也想着一锅端全都收拾掉。但是转念一想,不能这么激进,不然我就给暴露了嘛!”
苏宁亚一下子坐起来,眼珠一转:“也好,啥都不拿也可以,但是我们可以做点别的。总之今天不能浪费了。”
余水絮转头看着一脸坏笑的苏宁亚,登时明白了。
待两人“清洁”完她们三人的牙刷和梳子之后,苏宁亚也没多逗留,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回学校了。
余水絮本就没打算对她们做对王甜做过的那套。架不住苏宁亚发疯乱来,于是也就半推半就又故技重施了一把。
余水絮心里突然有点愧疚感,总觉得在一个宿舍也不至于吧。
她可真恨自己有时候的心软和善良。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只是嘴上的劲,落到行动上就走不动了。
可是想起她们三人对待自己的那些过往,索性心一横,不再去想。
她们对自己心狠的时候,可没有半分犹豫和后悔的,更别说不忍心了。
哼,果然人性的坏大多是天生的。
但余水絮犹嫌不够,她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这种做法太低级了,不符合自己的风格。
要下手,那一定要诛心。可是最近也没什么风波,虽然贾欣收拾了胡玉,杨秋也自食苦果,但到底不是余水絮亲手造就的结果,所以还是觉得不解恨。
余水絮特别想亲自参与这件事,细细谋划整个过程。就像狮子藏在草丛盯着角马,慢慢地、悄悄地匍匐前行,然后从后方给角马致命一咬,任它如何挣扎都死死不松口。
她很享受整个策划的过程,目标明确,制定计划,一步一步,不紧不慢,一招锁喉,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于胡玉,余水絮虽然仍然介怀,但觉得目前似乎也没什么突破口了。毕竟她已声名远扬,好似也没有什么能发挥的余地了。
虽然觉得不解气,但她深知赶狗入穷巷,必遭反噬。
而对于杨秋,余水絮犹嫌不足。这个贱人不但辜负了自己的一片真心,更是一个重色轻友毫无底线的傻逼。
根本不配和自己成为朋友,更不配和余水絮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就该永远消失。
余水絮想着,也是时候把她堕胎的事分享给班里了。毕竟坐了小月子,身体肯定不如从前,身心都需要关爱和呵护。
更何况她孩子的爹是那样优秀的一位“有为青年”,要长相有长相,要学历有学历,要工作有工作,要人品有人品。
她杨秋“慧眼识珠”,于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选中了这位垃圾堆中的战斗机,且有了小孽种,却又没好好留下来。怎能把这么好的消息藏着掖着不分享给大家呢?
有了同学们的“关心”,杨秋便能获得一些免费的爱心餐和爱心零食,不需要多花钱了,毕竟她做手术之后的调理也是要自己操心买营养品和药的吧。吴强那条件,能给她多少钱?
除此之外,还能更名正言顺地翘课请别人帮她答到,毕竟她也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主,身体里多余的东西清理掉了,才能更放肆地欢淫不是么。
这对于杨秋这种寡廉鲜耻的人来说,不是双赢吗?
想到这里,余水絮忍不住笑出了声。纵然还没有任何详细周密的计划,却先想好了结局和后路。
余水絮总是这样的悲观,把遇到的所有问题的结果都想得很糟糕。
虽然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但同时也会给自己设立一个最坏的结果。
如果按照预期的糟糕结果应验了,那么她在心里也早已有了承担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不至于太绝望。
如果事情的发展比她预期的顺利,那么她就当是给自己的一个意外之喜,先前的担忧都是她杞人忧天了。
因此余水絮常常处于焦虑之中,当然,她并不会让任何人看出来她的这一弱点。否则岂不是各个都拿捏着这点唱大戏去了?
余水絮觉得自己这样的性格着实很累。为什么不能乐观一点呢?可是,为什么要乐观呢?
生活是你抹一把泪笑着安慰自己没事,然后就真的没事了吗?
哼,它总会给所有心怀期待的人狠狠扇几巴掌。如此反复。
余水絮开始设想杨秋堕胎之事被散播出去之后,她会找寻真相的几点线索,想着怎样才能撇清自己,并成功借他人之手解恨。
线索一:杨秋本就装扮张扬,班里对她瞧不上的人大把存在,她又经常夜不归宿。即便没有堕胎的事实,在背地里大家也传了不少她的八卦。
她自然也听到了一些关于自己的风言风语,因此,此事一经传播,她也很难锁定具体对象。
线索二:看出来杨秋打胎了的人是贾欣,可不是她余水絮。就算杨秋怀疑是宿舍里的人传出去的,以她从女人对身体了解和性事经验多少的角度来看,怎么看都像是贾欣或者胡玉的手笔,更有可能怀疑到梁喆身上。
毕竟,她们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杨秋虽不明内里,但也能看出三人现在早已各自安好。
而且她也多多少少在宿舍里听到贾欣嘲讽梁喆的“烈女贞德”的高尚情操,早看出梁喆也不是什么好鸟。所以怎么算也算不到余水絮头上。
再说了,即便是要让大家知道她曾打胎的事实,以余水絮的性格,怎么会把这样的好事亲自从她嘴里说出去呢?
这岂不是段位也太低了些。也侮辱了自己的智商。
想到这里,余水絮一脸冷笑着打量杨秋本就零乱的床铺,细细观察一番,便开始了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