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夜里,锦岁在自己的营帐里布置了一个无比温暖的小窝,从空间里拿的花毯子、蚕丝被,让英娘好好睡了一觉。

睡前还给小姑娘吃了一片安眠药,因为她太激动了,一直在哭。锦岁有点理解那天顾长萧给自己下药的感觉了。

小姑娘睡着后,她看着那本破烂的三十六计久久没动,直到看到帐外有身影移动,她才走了出去。

果然,是顾长萧,他也一样睡不着。

“顾长萧,我在想一件事。”

顾长萧安静地看着她,等着她说下去。

“你知道吗?在今天之前,我心里给自己定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建海军,平倭国。

可是在刚刚,看着英娘睡着的模样,想着魏主薄,我突然觉得比起平倭,我更想杀回长安,给魏主薄报仇!

彻底将那些在背后使绊子的人全部灭了!否则咱们在边城再怎么努力,也不得安心。”

顾长萧重重点头:“那我们就先回长安,襄外必先安内!大夏太平,再思外战。”

锦岁指指那些难民:“不是愁没有兵吗?誉王亲自把兵送到咱们手里了。”

燕九不动声色地来到两人身后,轻声道:“粮食,燕某出。”

锦岁和顾长萧同时回头看他,三人相视一笑,默契达成。

程榆先一步回到边城,流民营准备妥当,给所有难民建档案,军事化管理,老弱妇孺住进屯田营,青壮男丁分田地,然后全民军训。

顾长萧负责练兵,锦岁则挣军粮军饷,盖学院的事交给凌爷爷监管。

难民们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全都跟新兵一样训练?不用干苦力,服徭役?

但一日两顿干饭吃着,且边城所有青壮都在训练,他们当然也没异议。

吃得好,家里老人孩子得到照料,女人还加入了工坊挣钱,又没有官差打着他们干苦力,只是训练而已,谁会不愿意?

一改之前在路上的口风,都说来边城来对了,幸好没有半路留在士族家做佃户。

做佃户那就是世世代代给士族当家生子,哪有自己分田地当平民的好!

难民们可惜那些死在路上的同乡人,没能走到边城,一天饱饭也没吃到。

当然,也有干苦力的,就是那些刺头,想挑起民变的挑事者。程榆把他们挑出来,全部送去干苦力。

对这些人没必要心软,敢逃腿打断,是真的打断。再逃就杀了以儆效尤。

难民们训练之余,会被队长带着参观边城的景区。只是我们边城的景区与别处不同。

参加那片土地黑红,仿佛一脚踩上去能踩出血水的地方,队长激动地介绍:

“这里就是我们戾王殿下火烧旧城,烧死三千鞑子的地方!”

有百姓惊呼:“不是说烧了一万人吗?”

队长:……流言果然越传越离谱!我说三千都是吹牛了,没想到传到中原都变成一万了。

“总共杀了一万人,烧死的有三千!”

“哦!”想想那场面,大家看这片土地就跟看鬼域一般。

又往边塞赏景,当初吓晕燕十二娘的尸林,腐肉被秃鹫啄尽,尸体已经变成白骨,可依旧挂在树林上。

春芽未发之际,那些白骨简直就大树的装饰物。这片树林简直就跟鬼影一样,除了军队,其他百姓白天都不敢走这一块。

队长骄傲地指着说:“这里就是当初杀的马匪山贼!也是这片葬尸林,再无马匪敢靠近我们边关一步!”

有人吓晕了,有人吓软了脚,有人吐了起来。队长很无语:“怕什么?活人你们怕,死了烂了的骨头有什么可怕的?”

有人战战兢兢地问:“是不是力大无穷的敌人,死后都无法入土?”

那边火焚了一片,这边林挂了一群,戾王的手段可真强硬啊!

队长嗤笑道:“入土是为安,敢惹咱们力大无穷城,还想死后安息吗?不可能!”

“所以,凡是戾王麾下,凡是边城子民,都给我把腰背挺直喽!在这里,别有外人怕咱们,咱们不惧任何人!”

“别说你们不是边城本地人,实话告诉你们,咱们边城就没有本地人!

我们当中有难民,有流民,有牧民,有从士族手里赎身的佃户,有外地逃难来的,没有一个本地人,连我们的王爷都是流放来的。

但是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把这里当成家园,当成家乡,就能将边城建设成天下第一大城!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

不用给士族当牛做马,不用害怕鞑子山匪行劫。只要你们一心忠于王爷,王爷就会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难民们在怕过、慌过之后,心中只余勇气和希望。边城,真的是一座希望之城,无论任何人来到这里,都能有活路。

当边关税律正式发布,燕地士族浩浩荡荡地过关往北疆行商,往来商队络绎不绝,难民们心中越发地骄傲。

当初朝廷说要把我们送到边城,大家心里是绝望的。

北境苦寒之地,寒冬极长,粮食收成低,士族强横,封地戾王还是被发配边关的,还常有鞑子抢人。

来到这样的地方,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可不来,只能饿死、病死,同样没活路。

来了之后才知,听人说千言,不如自己一见。这座边关城塞,跟世人所说的完全不一样!

当柳枝发出嫩芽,土地解冻,凌爷爷的道观和锦岁的书院,正式开始动工时,屯田营带领百姓开荒时。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顾长萧正式问数万难民,是否愿意入伍从军?入伍一样分配田地和宅基地,家人还能进军属营,分配工作。

老人孩子亦有安置。当然,不愿意入伍也不强求,入农户亦可。

锦岁估计有一半百姓愿意入伍,寒星说最少有六成,两人才要说打赌,结果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足有八成百姓愿意参军!

人数高达三万余人。

连旁观的李恒都惊呆了:“别的封地征兵,百姓叫苦不堪,五户出一丁,常有逃户。没想到咱们边城百姓,竟然自愿从军。

王爷当真是得民心的贤王也!”

黑虎直接问:“李大人,你啥时候成俺边城人了?”

李恒抚须……没须了,摸摸下巴:“本官早就归心王爷,自然算是边城人。”

锦岁在一旁闷笑,臭不要脸的!

不过现在商律正式发行,李恒负责监管,这是个极得罪士族的活,锦岁准备让他当背锅侠,来推行土改。所以对李恒客气很多。

兵有了,武器装备得跟上!后勤得有保障。

这又是让难民们瞠目结舌的一点,边城竟然有这么高产的新粮食!土豆和红薯,让他们见识到真正高产的农作物长什么样!

不少人在看到屯田营丰收时,都激动地哭了,要是自己家乡有这样的农作物,何至于饿死那么多人?

一听自己分到田地,也能种这些,并且新开荒的土地三年免税,他们干劲更足了。

短短一个多月,难民们的精气神全变了,女人和孩子的眼神不再是呆滞和麻木。

孩子们胖了起来,小脸红扑扑的。流民办按人头发衣裳,但入伍的士兵除了流民办发的那一套,还有军中的两套。

而女工们进工坊也有工衣,大人舍不得穿,就把衣裳改小给孩子,小孩子们人人有鞋,不再赤着脚长满冻疮。

李林风很生气,因为他还不到入伍年纪,他多希望自己能参军啊!

但他被凌爷爷看中,说跟他和那群乞儿有缘份,全部收为徒弟,住进季府。

有几个去中原杂烩做杂工,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工作,因为每天吃肉吃到肚皮滚圆,简直跟做梦一样。

有几个慧聪些的,和锦安一起读书习武,包括李林风。

好笑的是这孩子很认真地跟凌爷爷说:“我不想当道士,我要当兵!”

凌爷爷揉着他的脑袋说:“当兵也要读书!放心,你也不是当道士的料!”

魏英芷被陈芸娘带着教养,开始她住在季府,和锦岁住,但锦岁太忙了,季家所有人都忙。

小姑娘白天常常发呆,要么想家人哭,要么无所适从。

锦岁便带她去陈芸娘那里,有很多同龄的女孩子,可以学纺织、绣工、做点心、读书,不管是大人孩子,忙碌起来心里会充实很多。

锦岁跟她保证,一定会带她回家,小姑娘渐渐有了有了笑容。

程榆又开始喝酒,陈芸娘说他常常半夜喝酒,但会先敬三杯。

是敬魏主薄的,他俩在边城相互生厌又相互扶持那么多年,感情自然极深。魏主薄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长安,程榆心情可想而知。

谁都没有明说,要回长安替魏主薄报仇。

可是所有心中都有了压力,包括黑羽营的将士,他们训练的更狠,对新兵更认真。

时间过得飞快,随着春耕开始,往北疆的贸易越发频繁,第一批北疆货物回到边城。

再由燕地商人卖遍燕地十六州,之前还在观望的十六州士族,小士族团结起来,大士族独自组建商队,燕家门庭若市,全是来找燕九加入北疆商贸的。

边城这一个月收的商税,比之前三年的税都高!燕地士族生意做得越红火,就越发现一个大问题,缺人!太缺人了!

正值春耕,没人敢让百姓弃农从工,可工坊开不起来,北疆那边的订单一拖再拖,少一单都是钱啊!

家主们急得嘴上起火泡,锦岁觉得是时候土改了,只要戾王发出收回士族土地,农户变工户,肯定有很多人愿意。

程榆说还不到时候,现在肉才炖熟,但没炖烂,我们主动发出土改,会让士族起疑心,并且很多人还没到足够让他们放弃土地钱。

再等等,等于北疆、胡人甚至海外的生意都红火起来。

大势所趋之下,车轮滚滚向前之时,不用我们提出,会有士族率先想将农户变工户,那时我们才能不费吹灰之力进行土改。

这期间,西北军回了一趟西北,又带回三万多众。这是被誉王派去的新任官员剥削下,没了活路的百姓。

短短几个月,边城新增人口高达十万。朝廷的人马在燕州城打听,只要发现戾王有卖民为奴,或是剥削百姓的情况。

立即就会有无数公文讨伐,誉王打得如意算盘,要么让戾王名声大损,以转移北疆使团在长安害他名声受损的视线。

要么就是把边城吃得粮库空旷,边城向朝廷要粮,那他又有新法子拿捏边城了。

结果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边城受灾的消息。倒是有人向誉王汇报,边城有高产新作物,根本不缺粮。

但誉王不信!如果你跟他说,有亩产八百斤,从西域传来的农作物,誉王可能将信将疑。

但你跟他说,有亩产二千斤的农作物,誉王只会觉得你是把他当傻子糊弄!怎么可能?

天下要有这样高产的农作物,皇家会不知道?为什么只有边城种植?燕地士族会不种?

西北军回来除了带了百姓,还带回了锦岁心心念念的石油。

她跟凌爷爷说要出差半个月,带着石油和火药的原材料,在山边建了一个军事基地。

不许顾长萧进,一听因为风险极高,很不安全,才不许太多人进的。

顾长萧抓着锦岁说:“那岁岁也别研究了,我们有鱼油就好,不用这种新武器!”

锦岁笑道:“我没事的,这是我们道家炼丹炉炼出来的,我有经验。”

她有个屁的经验,就是仗着试验室保命而已。

这年头连烟花坊都经常爆炸死人,更别说研究火药了。

除了火药,她还把配套的投石车资料给找了出来,其实我们古代对火药的研究很深的,火铳已经很厉害了,可惜明后就断了研究。

把投石车的资料给工部,让他们先做着,等火药一出来就能试验。

她自己则先在空间调整配方,同时石油也在空间提炼,最简单的煤油先弄出来,沥青修路。

转眼到了三月,春暖花开,可谁敢没有心情赏景赏花。

连燕十一都忙碌起来,他甚至有了罪恶感,觉得自己之前十几年,都在浪费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