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美利坚的海军飞行员也不是怂包软蛋,一次又一次的起飞,顽强的用命跟日海军争夺制空权。
很多人对美利坚军队都是用“少爷兵”,“怕死”等词来形容美利坚军队。
可美利坚作为一个崇拜个人英雄主义到了病态的程度的国家,他们的士兵缺乏勇气吗?
宣战后的第二天,无数年轻的美利坚小伙子就穿着最精神的西装挤满了各个城市征兵处的大厅。
甚至有因为体检不合格,不能加入军队为国效力的小伙子羞愧用枪自杀的例子。
尤其是美利坚的精英战机飞行员阶层,他们的勇气,牺牲精神,承伤能力不弱于世界上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
S2的时候美军飞行员的伤亡率非常高,尤其是在战斗最激烈的阶段,每个月约有25%的飞行员阵亡,在一些特殊的战斗中战损率甚至高达40%?。
整个S2中,美陆军航空兵在的阵亡人数占美军所有战场阵亡人数的比例高达9.1%?。
尤其是美利坚的轰炸编组,阵亡率更是高到离谱的程度,战略轰炸机飞行员的平均任务次数,仅有13次。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首次放飞执行任务的轰炸机机组,只有六分之一的人可以在首次飞行中存活下来,四十分之一的人可以在连续两次的飞行任务中存活!
这和一次性任务产品没什么区别!
据统计,美利坚轰炸机机组成员的在完成25次飞行任务后,按照规定可以活着回国的理论概率仅为0.06%。
军迷圈有句话叫做:“如果穿越到了二战美军,千万别去美军陆军航空队!”。
士兵可以牺牲,可作为指挥官,不能看着士兵白白牺牲。
亲自送了无数优秀小伙子上战场,可遗书和阵亡通知单塞满了他抽屉的汉克上校第N次向美利坚海军司令部发出了请求报告。
美海军司令部看着厚厚一大叠阵亡通知单,也一方面自己在积极寻找解决零式危机的同时,也对美利坚战略情报局发出了最措辞堪称字字泣血的请求。
请求美利坚战略情报局能发动所有力量,搞到此时堪称天空霸主的“零式”战斗机的性能参数,作战指标等绝密数据。
为海军找到对付零式战斗机找到方法的同时,为后方的新式舰载机提供参考,电报的最后一句是:
“看在上帝的面上,救一救这些勇敢的美利坚小伙子吧!”
任务层层转包,最后任务毫不意外的就落在了战略情报局的远东小组身上。
“操蛋,真tm的操蛋!白人就那么好?值得你们无条件信任?被人卖了还不知道!”
马良在自己的别墅里看着国军发回的最新反馈,破口大骂,国军方面居然把马良的意见放在一边,无条件的相信白人的情报。
就在马良拿起水杯给自己倒一杯冰水冷静时,意外看见桌面上今天最新的报纸。
自从日军进驻租界后,在刺刀的威胁下,敢说真话的记者和报纸不多了,报纸上大多是给日军歌功颂德的,做洗脑宣传的官样文章。
这种报纸没有什么看头,马良这几天都在忙着在给国军这边做情报分析和汇总,没有像以往一样第一时间看报纸了。
突然马良发现,报纸的中缝特定位置那份带有特定暗语的接头请求,是美利坚战略情报局远东小组的约翰逊跟马良的单独联系方式。
“运气不错嘛!居然在日军搜捕中活了下来!”马良看到约翰逊上校的接头请求笑了一下。
反正这边国军不信自己的情报,马良也懒得继续拿热脸去贴冷屁股,决定去和这个幸运的约翰逊上校接头。
每次约翰逊找要找马良,基本都是马良敲竹杠的时候。
看了看时间,还来得及。
法租界的环境还好,日军好歹给老大哥一点面子,没有派兵公然进入法租界。
法租界现在真正成为沪上唯一的安全孤岛了,房价也迎来了又一波上涨。
出了法租界,进入租界,迎面走来的就是沪上的小日子的祝婕游行队伍。
排在前面的都是在沪上的小日子,后面的都是各种汉奸,甚至包括一些租界里的外国人,所有人扛着小日子的膏药旗,满脸狂热的大喊:
“天蝗陛下万碎!”
“帝国万碎!!”
“共荣圈万碎!”
···········
街边上的戴着袖标的外国白人被日军用刺刀逼着停下脚步向这些游行队伍鞠躬,低头。
似乎是有意在原本高高在上白人老爷面前显摆,游行队伍每遇到一个带着袖标的白人声音就会高亢几分,下巴也会扬的更高。
这或许也是这些小日子会从虹口区那么远跑到租界内游行的原因吧!
坐在车上等游行队伍过去的马良冷笑一声,冷冷的吐槽一句:
“现在笑的有多高兴,以后就叫的有多惨!”
确实小日子有骄傲的底气,此时全小日子国上下都在欢庆,之前打赢天朝虽然也高兴,但是现在高兴的不一样,打天朝那是打的是同为黄种人的,体现不出自己蝗军的战斗力。
现在南下打赢的是主宰了世界两百年的白人老爷啊!
亚洲的黄种人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了白种人啊!史无前例啊!
原来黄种人也是可以打赢白种人的,原来白种人也就那样!
或许此时不少天朝人都有这种另类的感觉!
小日子此时当然是高兴,仅仅三个月就以比打天朝还低的代价,打赢了以前被当做不可战胜的白人老爷,还拿下了帝国最需的石油,橡胶资源。
整个天朝的军民原本因为英美白人加入,凭借白人们的战斗力,很快就能把小日子赶回老家去的美梦破灭。
有道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面对日军在东南亚的节节胜利,“白人救星”的拉胯表现,整个天朝的军心民心陷入了又一个低谷。
事实上不止是天朝,整个同盟国的所有战线上,42年都是最艰苦,最绝望的一年。
轴心国步步紧逼,在战场上占据进攻优势,同盟国只能被迫被动的防守,无力发起战略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