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三房得到贵人相助的传闻像是长了翅膀一般,飞快就传遍了整个上林村,并正在快速往周边村寨传播。
叶家老宅这边,自从叶孝武的事情闹出来后,柳氏就被老夫人郭氏强令要求,独自承担家里所有的家务,这短短两个来月,柳氏明显的清瘦了下来。
原先滚圆的脸庞和丰腴的腰身,早已不复存在,原先肉乎乎的手指,如今指骨清晰可辨,手掌指节间布满了一层泛黄的薄茧子。
叶孝武和二郎从县衙被放出来后,就一直在牛奶加工坊里面,做扛包的重体力活,原本萎靡的叶孝武也有了些精神头,二郎则是明显的精壮了许多,看上去仿佛就在这两个来月的时间,便从一个混不吝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农家青年。
叶孝文虽然也在牛奶加工坊上工,但他做的是全家最轻松的活,每日主要负责清点和记录数目,整个人倒是变化不大,徐氏和大妞在包装车间倒是干得得心应手,原本就手脚灵便的母女俩,在包装车间里是工作效率最高的几个人,正月里还拿到了工作标兵的奖励。
大郎和四郎,则是在不同的车间轮流学习,经历了叶孝武的事情,两人好似都成长了许多,大郎更加的成熟了,四郎则谦逊了许多。
老夫人虽然没有了丫鬟瓶儿的伺候,但每日指挥着柳氏团团转,似乎她的心情也好了许多,爱犯头疼的老毛病最近也少有发生了。
家里就卖地还债后剩下的那点积蓄,可这一大家子,除却每日的生活开销,还有许多花钱的地方,眼下又翻过了一个年头,这大郎眼看着还有俩月就足足的弱冠之年了,二郎明年也到了弱冠之年,这俩个大小伙子的亲事,还没有一点着落。
大妞今年都已经十七了,及笄都快两年了,也没见一个媒婆子上门提过亲,村子里刁德柱家的二丫头,比大妞还小一个月,嫁到隔壁村寨,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人家那大胖小子都会走路了,围着刁德柱一个劲的喊外公,把刁德柱乐得见牙不见眼。
如今这三个孩子的亲事,已经是摆在老宅众人眼前的三座大山了。
老夫人已经不奢望给大郎和二郎找县城里的姑娘了,若是能说上个镇上心灵手巧的姑娘,老夫人都得赶紧给老爷子烧上一炷香,感谢老爷子的保佑,庄户人家的姑娘老夫人也不嫌弃了,只要是手脚勤快,长相还过得去的,她都愿意相看。
原本老夫人对大妞还抱有一丝期待,希望找个县城里家境殷实些的人家,还期望着大妞将来好帮衬帮衬娘家,可眼看着大妞都十七了,还没有一个上门提亲的人,老夫人也有些着急了。
老夫人现在觉得大妞若是能嫁入家境殷实些的人家,即便是去填房她都能接受,如若填房的机会都找不到,只能降低一下标准,看看能不能找个家境还过得去的人家,老夫人的底线是大妞不能去给人家做小,但她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让大妞像刁德柱家的二丫头那般,嫁给一个泥腿子。
这大郎二郎一旦说上亲事,就得谈及聘礼的事情,大妞若是说上了像样些的人家,这嫁妆也不能太过寒碜,家里的情况就那样,老夫人不得不尽可能的将银钱管得更紧。
这一家子的伙食就是老夫人重点削减的地方。
这天晚上,在牛奶加工坊上工一天的众人回到老宅,见到桌子上清汤寡水的菜式,一个个都很是怀念年前加工坊里管伙食的那些天。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看见桌上的菜式,一个个并没有太大的食欲,但忙碌了一天的叶家众人,还是抱着碗,埋头吃着。
柳氏端着碗,抬眼偷偷瞄了一圈,见大家都在埋头吃饭,她便一脸神秘兮兮的望向老夫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娘,听说加工坊后面那栋大宅子,是三房家盖的。”
“你端着装得满满的一大碗,还堵不上你的嘴,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出去偷懒了,尽听些不着调的回来。”
见老夫人瞪了自己一眼,柳氏倒是大大咧咧的没多在意,反倒是信誓旦旦的继续说道。
“娘,我可没有偷懒,我是去挑水的时候,在井边听大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他们说今天看见四五辆牛车来回跑了好几趟,从县城刘木匠那里,把家具拉到了加工坊后面的那栋院子,而家具的钱是三郎的师兄付的。”
柳氏的话,让大房的叶孝文、徐氏和大妞一下子都来了精神,他们今日在加工坊也看见了牛车来来回回好几趟的运送家具,他们也看见了三郎就在现场,都以为是三郎在帮钟老板验看家具。
可刚才柳氏却说付钱的是三郎的师兄,这事情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啊,若是三郎帮钟老板验看家具,要么钟老板已经结清了货款,要么钟老板会派人去木工坊结清货款,最不可能的情况下,也该是三郎掏出钟老板提前交给他的货款支付给刘木匠才对啊。
怎么会是三郎的师兄去付钱呢?这有些说不通啊!一脸疑惑的叶孝文、徐氏和大妞都竖起耳朵,准备听柳氏接下来怎么说。
“人家这宅子盖好了,自然要买家具,这偌大的宅子,那牛车还不得多跑上几趟啊,你就爱去听些有的没的,就想着偷懒。”
老夫人见柳氏一脸信誓旦旦的模样,就知道她那爱听八卦的毛病又犯了。
“娘,你没听明白,这买家具不该是钟老板付钱吗?可今天去看热闹的村民都亲眼看见,是三郎的师兄付的钱,而且还是付的金锭,这三郎的师兄跟钟老板非亲非故的,他为什么要付钱?”
老夫人对于柳氏那八卦的老毛病印象太深了,以至于她都没有抓住事情的重点,听柳氏这样反问,老夫人也觉着事情有些古怪了。
见老夫人朝自己投来疑惑的目光,柳氏露出一个浅笑,继续说道。
“现在村子里都在传,说三郎是遇到大贵人了,拜了个好老师,这师兄又是个家境富裕的富家公子哥儿,不但垫钱给三房修了这偌大的宅子,还出钱给三房买了一整套全新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