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 第99章 古文解析: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9章 古文解析: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一、素问第68章 六微旨大论

(一)古文: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歧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歧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歧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馀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歧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帝曰:善。请言其应。歧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歧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帝曰:盛衰何如。歧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帝曰:何谓当位。歧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帝曰:非位何如。歧伯曰:岁不与会也。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柰何。歧伯曰: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天符岁会何如。歧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帝曰:其贵贱何如。歧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帝曰:邪之中也柰何。歧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特。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帝曰:位之易也何如。歧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歧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歧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帝曰:求之柰何。歧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歧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天之数也。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所谓六四,天之数也。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歧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览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用也。歧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歧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初中。歧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帝曰:初中何也。歧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帝曰:其升降何如。歧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歧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帝曰:善。寒湿遘沟,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闻乎。歧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帝曰:何谓邪乎。歧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歧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歧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歧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木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歧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

(二)白话文

黄帝问道:天的规律非常远大,就像仰望浮云,又像俯视深渊。俯视深渊,还可以测量其深度,而仰望浮云,则无法知道它的尽头。先生多次谈到要谨慎地遵循天道,我听了之后,将其珍藏在心中,但私下里却对其含义感到疑惑,不知道先生所说的究竟是什么。希望先生能够详尽地讲述这些事情,使它们永远不会磨灭,长久而不绝。我可以听闻天道的规律吗?岐伯稽首再拜回答说:你问的这个问题很明白啊!这是由于天之运行有一定的顺序,盛衰也有一定的时候。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天道六六之节的盛衰情况。岐伯说:六气的上下有一定的位置,左右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少阳的右边是阳明,阳明的右边是太阳,太阳的右边是厥阴,厥阴的右边是少阴,少阴的右边是太阴,太阴的右边是少阳。这就是所谓的六气之标,是面向南方而定的位置。所以说,要根据天之运行的顺序,盛衰的时候,观察日影的移动,确定位置,正立而待,就是这个意思。少阳之上,火气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这就是所谓的六气之本。本之下,是中见之气。中见之下,是气之标。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黄帝说:有时节气已到而气候没有到来,有时节气未到而气候已到,有时节气已到而气候太过,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节气已到而气候也到,这是和平的气象。节气已到而气候未到,是来气不足。节气未到而气候已到,是来气有余。黄帝说:节气已到而气候未到,节气未到而气候已到,会怎样呢?岐伯说:相应的就顺,不相应的就逆,逆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就会导致疾病。黄帝说:好。请讲讲相应的情况。岐伯说:万物都有相应的气候。六气也有相应的脉象。

黄帝说:好。我想听你讲讲地理之应六节气位的情况。岐伯说:显明的右边,是君火的位置。君火的右边,退行一步,是相火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土气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金气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水气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木气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君火的位置。相火的下面,是水气承接。水位的下面,是土气承接。土位的下面,是风气承接。风位的下面,是金气承接。金位的下面,是火气承接。君火的下面,是阴精承接。黄帝说:为什么呢?岐伯说:太过就会产生危害,承接才能制约,制约才能生化,在外表现为盛衰,危害就会导致败乱,生化就会产生大病。

黄帝说:盛衰的情况如何呢?岐伯说:不在其位就是邪气,在其位就是正气,邪气就会变化加剧,正气就会变化轻微。黄帝说:什么是当位呢?岐伯说: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这就是岁会,是气的平和。黄帝说:不在位的情况如何呢?岐伯说:就是岁不与会。黄帝说:土运的年份,上见太阴,火运的年份,上见少阳少阴,金运的年份,上见阳明,木运的年份,上见厥阴,水运的年份,上见太阳,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天气与地气的相会。所以《天元册》说:天符。天符岁会的情况如何呢?岐伯说:这是太一天符的相会。黄帝说:它们的贵贱如何呢?岐伯说: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黄帝说:邪气侵犯人体会怎样呢?岐伯说:中执法的,发病迅速而危险。中行令的,发病缓慢而持久。中贵人的,发病突然而死亡。黄帝说:主客之间的变化如何呢?岐伯说:君位为臣则顺,臣位为君则逆,逆就会发病近,危害快,顺就会发病远,危害微,这就是所谓的二火。

黄帝说:好。我想听你讲讲它的每一步情况。岐伯说:所谓步,就是六十度有余,所以二十四步积累满一百刻就成为一日。黄帝说:六气与五行的变化相应如何呢?岐伯说:位置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也有差异。黄帝说:如何求呢?岐伯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称为岁立,谨慎地观察其时间,气可以与之相应。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每年六气的始终早晚情况。岐伯说:你问得很详细啊!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两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又始于一刻,这就是一纪。所以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它的作用。岐伯说:谈论天的,要以本为依据,谈论地的,要以位为依据,谈论人的,要以气交为依据。黄帝说:什么是气交呢?岐伯说:上下的位置,是气交的中间,是人的居所。所以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说:什么是初中呢?岐伯说:初凡三十度有余,中气的方法相同。黄帝说:初中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用来区分天地的。黄帝说:希望你能详尽地讲讲。岐伯说:初是地气,中是天气。黄帝说:它们的升降情况如何呢?岐伯说:气的升降,是天地的更用。黄帝说:希望你能讲讲它的作用。岐伯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所以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就发生了。

黄帝说:好。寒湿相遇,燥热相接,风火相值,会有什么影响呢?岐伯说:气有胜复,胜复的发作,有德行有造化,有作用有变化,变化就会有邪气侵袭。黄帝说:什么是邪气呢?岐伯说:万物的生长从化而来,万物的极点由变而来,变化的相互逼迫,是成败的原因。所以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的存在而有化有变,风的到来就是这样。黄帝说:迟速往复,是风产生的原因,而化而变,是由于盛衰的变化。成败相互依存,在运动中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成败相互依存产生于运动,运动不停,就会发生变化。黄帝说:有固定的时间吗?岐伯说:不生不化,是静止的时间。黄帝说:不生不化吗?岐伯说:出入废止,神机就会化灭,升降停止,气立就会孤危。所以没有出入,就没有生长壮老已,没有升降,就没有生长化收藏。因此升降出入,没有器具不具备。所以器具是生化的场所,器具散则分之,生化就停止了。所以没有不出入,没有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的存在而贵在常守,反常就会灾害到来。所以说没有形体就没有忧患,就是这个意思。黄帝说:好。有没有不生不化的呢?岐伯说:你问得很详细啊!与道合同,只有真人。黄帝说:好。

二、《<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的周易哲学解析》

《素问·六微旨大论》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篇章,它探讨了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黄帝与岐伯的对话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奥秘,而这些奥秘与周易哲学有着深刻的联系。通过运用周易哲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六微旨大论》所阐述的内容。

(一)周易哲学的基本原理

周易哲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原理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原理包括阴阳、五行、八卦等。

阴阳是周易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两种基本属性,即阴气和阳气。阴气和阳气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五行是周易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五行之间相互生克、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八卦是周易哲学中的基本符号,它包括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基本卦象。八卦之间相互组合、相互变化,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二)《六微旨大论》中的周易哲学

1. 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在《六微旨大论》中,岐伯通过观察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发现了天地之气的盛衰变化和相互作用。他认为,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是由阴阳的相互作用和五行的相互生克所决定的。

在周易哲学中,阴阳和五行是相互关联的概念。阴阳的变化和五行的生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岐伯的发现与周易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契合。

2.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六微旨大论》中,岐伯还探讨了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他指出,六气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而人体的健康也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周易哲学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周易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岐伯的观点与周易哲学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契合。

3.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六微旨大论》中,岐伯还提出了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他认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该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生克关系入手,同时要注意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体的心理因素。

在周易哲学中,调整阴阳平衡和五行生克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周易认为,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和五行生克关系,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因此,岐伯的观点与周易哲学中的疾病治疗方法相契合。

(三)周易哲学在中医中的应用

《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体现的周易哲学思想,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医通过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运用周易哲学的原理进行诊断和治疗。

1. 诊断方法

在诊断方面,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运用周易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苔、症状等,判断其体内阴阳气血的盛衰情况,以及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机。

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方面,中医根据诊断结果,运用周易哲学的原理制定治疗方案。例如,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使其体内的阴阳气血恢复平衡;通过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节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结论

《素问·六微旨大论》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篇章,它所体现的周易哲学思想,为中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运用周易哲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三、《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篇章,它探讨了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下是从周易哲学的几个方面对该章节进行深度解析:

1. 阴阳变化:《周易》中的阴阳观念在《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章节描述了天地之气的阴阳变化,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这种阴阳的交替和相互作用,反映了周易中阴阳相生相克的思想。

2. 五行生克:五行学说也是周易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中,五行的概念被用于解释六气的变化和人体的生理病理。例如,火气、燥气、寒气、风气、热气、湿气等六气的变化,与五行中的火、金、水、木、土相互对应。同时,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也在该章节中有所体现,如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等。

3. 卦象变化:周易中的卦象是对宇宙万物的一种抽象表示。在《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中,也可以看到卦象的影子。例如,该章节中提到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可以与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相对应。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两者的相互作用体现了天地之气的变化。

4. 变易思想:周易哲学强调变易和变化。《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六气的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等都具有变易的特点。同时,该章节还强调了要根据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法和养生之道。

5. 中和思想:周易中的中和思想强调平衡和和谐。在《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中,也可以看到对中和的追求。例如,该章节中提到的“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强调了要根据时节来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与自然之气的和谐。

6. 天人合一:周易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中也得到了体现。该章节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保持健康。

总之,《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与周易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运用周易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该章节所阐述的内容,为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四、用不同词牌名赞《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

(一)五首词牌名诗

1. 《沁园春·六微旨大论》:

上古天真,问于岐伯,六微旨详。述天道盛衰,气交变化,阴阳升降,万物生藏。地理应时,六气节位,太过不及皆有常。察其理,保身长全德,寿考安康。

人生有形有神,法于天地合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常,不妄作劳精神爽。心安不惧,形劳不倦,气得上下和阴阳。志闲少欲,心安不惧,真气内存身自强。

2. 《清平乐·素问六微旨大论》:

天道六六,气交有终始。上下左右各不同,求之亦异法旨。

初中之分何也,天气地气所主。升降出入神机,无器不有此理。

3. 《卜算子·六微旨大论》:

六气应五行,盛衰各有时。上下左右位不同,气交中见之。

初中各有法,天气地气别。升降出入无器不,神机化灭息。

4. 《浪淘沙·素问六微旨大论》:

六微旨大论,天地之道。阴阳变化气交中,上下左右各有位,初中之分晓。

盛衰之常理,太过不及。气之升降天地更,神机化灭出入废,寿夭可知命。

5. 《临江仙·素问六微旨大论》:

六气节位天地定,盛衰之理循环。气交之中见初中,上下左右分,神机出入中。

人生有形神相依,法于天地和阴阳。饮食有节起居常,不妄劳作康,真气内存长。

(二) 对五首词牌名诗的诠释:

1. 《沁园春·六微旨大论》:

“上古天真,问于岐伯,六微旨详”:描述了黄帝向岐伯请教六微旨大论的详细内容,展现了古人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述天道盛衰,气交变化,阴阳升降,万物生藏”:概括了该论中提到的天道盛衰、气交变化、阴阳升降以及万物的生长和收藏等重要概念。

“地理应时,六气节位,太过不及皆有常”:强调了地理环境与季节的相应关系,以及六气的节位和太过或不及的正常变化规律。

“察其理,保身长全德,寿考安康”:表达了通过观察和理解这些道理,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道德的完善,从而获得长寿和安宁。

2. 《清平乐·素问六微旨大论》:

“天道六六,气交有终始”:指出天道以六六为循环,气交也有开始和终结。

“上下左右位不同,求之亦异法旨”:说明上下左右的位置不同,其规律和方法也各异。

“初中之分何也,天气地气所主”:探讨了初中的区别以及天气和地气的主导作用。

“升降出入神机,无器不有此理”:强调了升降出入是神机的表现,所有器物都遵循这个道理。

3. 《卜算子·六微旨大论》:

“六气应五行,盛衰各有时”:阐述了六气与五行相应,盛衰各有其时间规律。

“上下左右位不同,气交中见之”:描述了上下左右位置的差异,以及气交中可以见到的现象。

“初中各有法,天气地气别”:说明了初中各有其方法,天气和地气也有所区别。

“升降出入无器不,神机化灭息”:强调了升降出入是普遍存在的,没有器物不遵循,神机化灭则生命停息。

4. 《浪淘沙·素问六微旨大论》:

“六微旨大论,天地之道”:将六微旨大论视为天地的运行之道。

“阴阳变化气交中,上下左右各有位”:描述了阴阳变化和气交中的情况,以及上下左右各自的位置。

“盛衰之常理,太过不及”:指出盛衰是常理,太过或不及都有其特定情况。

“气之升降天地更,神机化灭出入废”:强调了气的升降导致天地的更迭,神机化灭则出入废止。

“寿夭可知命”:意味着寿命的长短可以通过了解这些道理来知晓。

5. 《临江仙·素问六微旨大论》:

“六气节位天地定,盛衰之理循环”:说明了六气的节位是由天地决定的,盛衰的道理是循环往复的。

“气交之中见初中,上下左右分”:描述了在气交中可以见到初中的区别,以及上下左右的分别。

“神机出入无器不,人生有形神相依”:强调了神机的出入没有器物不遵循,人生则有形神相依。

“法于天地和阴阳,饮食有节起居常”:表达了要效法天地和阴阳,保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劳作康,真气内存长”:提倡不妄劳作,保持健康,使真气内存,从而延长寿命。

这些诠释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每个词牌名所表达的《素问第 68 章六微旨大论》的内容和意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