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确实是有段日子没有见过刘母和刘彩云她们了。

不说还真的有点想念。

随着船上的人们陆续下船,刘彩霞迅速指挥着马车、牛车、骡车有序地装载行李,同时不忘跟刘母和刘彩云寒暄问暖,分享着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处,整个码头此时热闹非凡。

刘彩霞接到刘父的书信,就去府城租了十辆骡车,尽管如此,货倒是都能装的下。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

“爹,我没想到这么多人,马车不够用了。”

“没事,你先带一些人回去,我们跟在后面走。等你到家了在安排马车到半道上接我们就是。这几天都在船上,走一走活动活动筋骨也行。”

“也只能这样了。那我先带年龄小的这些回去。你知道路带他们往庄子的方向走。”

“知道了。”

随着最后一袋子货物被妥善安置,刘彩霞最后跳上了马车。

“爹,那我们就先走了。你们慢点走。我回去了就安排马车来接你们。”

“知道了,天色也不早了,你们路上也小心点。”

马车、骡车缓缓启动,沿着蜿蜒的小路,向着府城外庄子的方向驶去。

刘彩霞一行人回到了庄子上,就立刻安排一辆马车和一辆骡车去接刘父他们剩下的人。

就这样,一行人全部安顿下来,时间就很晚了。

还好两个庄子相隔比较近,不然这么多人住一个庄子也还是很拥挤。

刘彩霞安顿好所有人,才和林伟忠跟刘父刘母,刘彩云坐在堂屋里面。

“彩霞,你们也先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行,爹,娘,你们也早点休息。”

九月初的初秋,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季节,它以其独有的方式,温柔地告诉我们:岁月静好,愿你我都能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幸福。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初秋的天气带着几分温柔与凉意,清晨的露珠轻轻挂在草尖,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饰品。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个季节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温馨。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阵清爽,吹散了夏日的余热,也似乎吹进了人们的心田,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刘彩霞看着外面的秋雨,心里暗暗的高兴。

“还好昨天大家都到了,要是遇上这么大的雨,土豆这么肯定就发芽了。”

“是啊,还好庄子上的粮食也都收回来,晒干储存了起来。”

“要不再怎么说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呢?”

“今天这么大的雨,伟忠你就别去城里了。就在家歇一天,一起讨论讨论接下来的安排。”

“好,刘叔。”

林伟忠吃过早饭看着外面的大雨发愁,正在纠结要不要去府城呢?既然刘父都这样说了,他也欣然接受。

这段时间府城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安排妥当了。

“爹,那么多孩子你是怎么打算的?我们最近在府城这边也进了不少人。都安排在府城的几个铺子里。府城这边基本上不怎么缺人手了。”

“这些孩子都是为了未来做打算的,他们那么小能干什么?你这边该干嘛干嘛!”

“你想送他们去读书?”

“能读书的就送去读书,不能读书的就学手艺。”

“那家里还需要再建房子才行?”

“嗯,我把孙泽源和朱磊带过来就是为了建房子的。房子建好后,等到过年的时候,你齐阿姨和刘浩他们再过来就有地方住了。今年过年我们就全部在府城过年。”

“县城那边都安排好了吗?”

“嗯,刘浩回安排好的。等雨停了,就去附近的村子问一问后面那座山是属于哪里的?多少钱?咱们买下来。从庄子这边往山脚下的方向地势都比较平坦,到时候建成那种联排的别墅。一套院子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但想着这时候都人口太多,我决定改建成前后两进的院子。到时候一家一套算是给所有人一个稳定的家。也把这里当成我们的大本营。年底再把家里的营收算一算,股份分一分,以后也就正式分开了过日子,再自己想置办家产的就都靠他们自己。”

刘彩霞点点头,她之前也想过,这两个庄子确实很不错,后面的山头前面的那条小河,都是比较适合发展的。他们一个家族在这里发展私密性也比较高。

“爹,我们父女俩是心有灵犀了,后面的山头我都问了,不属于哪一个村子。它属于府城县衙,是公共土地,并没有卖给任何人。就等你们回来了,商量之后就可以去府城把山头买下来了。价格我也跟附近的村子打听了,比县城要贵一点,这荒山大概要二两二钱一亩。这一片山保守估计也得有两千亩,算下来得要差不多五千两银子呢?”

“五千两咱们也能拿的出来。我从县城这边带回来了两千两,再加上之前存的还有剩余。”

“也行,至于建房子,不着急慢慢建。这时候的房子也没什么甲醛之类的说法。建好了放不了几天就可以搬进去。而且,现在每天都营收都不低,总是能供给得上的。”

随着秋雨绵绵不绝地下了十来天,天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蔚蓝,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凉意,宣告着深秋已至,冬日不远。

这十来天,他们都住在庄子上,只有林伟忠偶尔去城里看看生意。

下雨天的生意丝毫没有受影响,有时候还比平时需求量更大,奈何原材料供应不足。

林伟忠到了城里,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紧闭着门扉,只有零星几家还亮着昏黄的灯光,显得格外冷清。他每天把几个店铺的账盘点完,钱收好就回庄子上了。

晚上,昏黄的煤油灯边,刘父在那写写画画。

“伟忠,你明天去城里的木匠铺子定做一些家具和木材。我到隔壁的这两个村子去买一些建房子用的石料回来。这是房屋的设计图,你到时候也带一份,跟木匠铺子的师傅也对一下,看我们建这么多房子大概需要多少木材。房梁木的尺寸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上的定做。”

“好的,刘叔。”

“咱们这几天就把建房子的事情定下来,天晴后就找人开始挖地基。”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