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贺元华看着大铁锅里满满的一锅面条,灶台旁边的案板上还放着一盘子炒鸡蛋,彩云姨说那个叫卤子,是用来拌面条吃的。

身边的人都围拢过来眼巴巴的看着锅里,小一点的孩子好像还不争气的咽了咽口水!

贺元华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是遇上了好人家了,也更加打定了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这家人的想法,永远不会背叛他们。

他轻轻一笑,用筷子在锅里搅了搅,拿出旁边放着的碗夹了一筷子面条进去,同时用他那轻松的语气说:“别急,这个面条很烫,你们几个先给这几个小的端到那边的案板上。他们不能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筷子吃面。咱们几个年龄大的可以站着端着碗吃。”

“我可以端着吃!”

“我也可以端着吃!”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可以。就连最小的小女孩也举手表示自己可以。

贺元华都觉得好笑,“行了,这个太烫了,到时候不小心烫到了就不好了。我们照顾好自己才能帮奶奶和彩云姨他们多干活是不是?”

“是!我们努力干活!”

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搭配上一勺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鸡蛋卤子,空气中弥漫着食物混合的香气

贺元华招呼着大家都分到面条后,自己也端起一碗,走到最小的孩子们面前,“小心烫,慢慢吃。”

小家伙们早就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起一口面条,吹了又吹,然后往嘴里送,不知道有没有听到贺元华说的话,胡乱的点头答应着“嗯嗯……”

“嘶……哈……好烫……”

“好好吃……嘶……哈……”

“贺大哥,你别管他们了,你也赶紧吃吧!”

另外一边站着的十来岁的小女孩对贺元华说,她也知道孩子们都饿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吃面条的心情,她也是一样的。

“好,快吃吧!”

刘父在县城店铺里走了一圈,县城三家店确实已经比较饱和了,加上一个卤肉铺子,县城的生意最多也就做成这样了。

他之前还想着要不要在县城开一家快食铺,这一圈走下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边有一个大一点的码头,到时候可以去码头上开一间快食铺,生意应该很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租到或者买到铺子。只能后面再看了。

刘父在县城吃过午饭才跟着刘浩回村里。他回来的时候,刘彩云已经带着孩子们在洗澡换衣服了。

男孩子都是自己弄,女孩子们要麻烦点,他们都头发因为经常不洗,很脏乱。刘彩云给他们洗了头发,顺便修剪了一番,一个一个的看上去精神了很多。

刘彩云细心地为每一个女孩梳理着长发,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仪式,让女孩们的世界瞬间变得温柔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湿润的发丝上,闪烁着金色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皂角自然的香气,让人感到格外清新与宁静。

随着头发的逐渐理顺,女孩们的表情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羞涩不安,渐渐变得放松和愉悦。她们有的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有的则偷偷睁开一只眼,好奇地观察着铜镜中焕然一新的自己。

女孩子们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当所有的女孩都打扮完毕,她们站成一排,相互欣赏着彼此的变化,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这一刻,她们不再是那个因为头发脏乱而自卑的女孩,而是变成了自信、美丽的小公主。

刘彩云站在一旁,看着她们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满足与欣慰。她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为她们洗去了头发的污垢,更是为她们的心灵注入了一份温暖与力量。

“好了,你们在院子里玩一会儿把头发晾干了,我再教你们梳头发。”

刘父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院子里排排站。

“爹,家里的椅子板凳这些太少了。跟村里有现成的买一点回来吗?”

“可以啊,买那种条凳回来应急。”

“刘叔,我去吧。”

贺元华想去帮忙,刘彩云叫住了他“你别去了,让家里婶子去帮忙,你那个头发出去不合适。”

他们都洗了头发,男子的头发也是长的,此时都没有干披散着头发出门不合适。

“元华你别去了,你们都跟我进书房吧。咱们把契约签了。然后在给你们说一下接下来对你们的安排。”

刘父就带着他们一群人去到了堂屋,座位不够,就站着。

“小璐,你去把笔墨纸砚准备好,这边定下来就让他们签契约。”

“好的,外公。”

“关于你们的名字,我尊重你们,愿意叫原来名字的就用原来的名字。愿意改名换姓的就重新帮他取名字。你们想一下,我这边开始登记。”

贺元华对自己的姓名还是很有感情,他又不是那些被家里人抛弃的女孩子。最终,贺元华和几个男孩子都选择了原来的名字。

所有的女孩子都请刘父帮忙取名,从此以后就姓刘。

给所有人都签好契约,盖了手印就算是生效了。手印这个东西在这个朝代也是有技术对比的,基本上就是作数的证据。

刘母看着这一屋子的小萝卜头,也知道家里以后要发展,必定少不了人才。

“老头儿,他们在家里还要住几天,明天让刘浩多买点粮食回来。家里的粮食吃不了太久的。”

其实家里收回来的番薯,土豆子挺多的。一直以来,刘母跟家里买来的下人或者雇佣的人吃的都一样,并没有搞什么特殊。

现在又来了这么一群孩子,如果他们的到来让家里的伙食变差了,或者区别对待,刘母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知道了,我早就让浩子去办了,明天他去县城就会带回来。而且他们在咱们家也不是吃白饭的,现在人手不够用,他们的到来也算是赶上了时候。”

“刘老爷,刘老夫人,有事情尽管安排给我们。我们什么事情都能干。”

“行了,就喊刘叔,刘婶。以后你们就都是家里的一份子了。我希望你们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要把自己当成外人。”

“刘叔,刘婶,谢谢你们。”贺元华感激的朝他们鞠了一躬。他本来想下跪的,但从他们二人的言行举止中猜测两人估计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也不想让人不高兴。只有鞠躬来表示他心里的感谢。

其他的孩子们都跟着他做了一样的动作。

“行了行了,我先带你们去安排晚上的住处。”

安排好这二十三人住的地方,又给他们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后山的土地收割了,需要种上一些秋冬能吃的应季蔬菜。除了平时日常的吃用,还可以送去城里的铺子。麻辣烫铺子每天都要用不少蔬菜,萝卜,白菜需要的量也很大,可以做成泡菜和辣白菜。

刘父后面几天又陆续从县城带回来五六个汉子。

这次去府城,他准备包一个货船,运送土豆子和辣椒这些粮食。前面收留的小乞丐多是孩子,战斗力不太行。因此他就想着去牙行买几个单身汉,不要一家人一起的。

这次去府城的人太多了,实在是带不了太多的人上船。单身汉就很方便,既有一定的战斗力,就算没有习武,这时候的汉子也是干惯了体力活的,都有一把子力气。

怎么样也能在人数上震慑一下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