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父亲,我觉得没有必要招赘,正常成亲就是了。”星若心软了,她不愿意让白靖宇因为她而遭受非议。

“不行,你是我镇国公府继承人,出嫁了算什么?必须得留在府里。”赵南寻极力反对,“而且我还想给你再挑两个侧夫呢!”

他这话一说,白靖宇危机感顿时冒了出来。

“岳父,都已经有小婿了,就不用找其他人了吧?”白靖宇强调道。

赵南寻轻轻地瞥了他一眼:“那得看你的表现了。若是成亲后,星若一年之内未曾有孕,那我肯定要再给她找两个的。”

白靖宇一听这话顿时火大,可面前的是自己的老丈人,又不敢翻脸,只得憋了下去。

但赵南寻这么一说,一旁的星若心里却不爽了。

虽然她默认了这种等价交换,但是赵南寻这么赤裸裸地说出来,她还是很难受,总感觉自己变成了生育机器。

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想要得到什么,自然会失去什么。

由于镇国公赵南寻急着回边关,所以星若和白靖宇先简单订了婚事,大婚要等明年三月出了孝期再办。

当这消息散布出去后,朝野上下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因为白靖宇是入赘的一方!

堂堂女皇的独子,竟然要入赘?那岂不是后继无人了?

朝臣向上谏言,可朝阳帝完全不理会,而白靖宇也一直乐呵呵的,只得作罢。

当然,私下里免不了嘀咕一番的。

李怀玉原本不顾自己家中独子的身份,讨好了镇国公赵南寻,入了他的选婿名单。

谁知道连星若的面都没见着,就听到了两人订婚的消息,不由得气得面色铁青,可他却也无可奈何。

这年头,父母都拍板同意了的婚事,那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此时已经是十月份,田间的土豆和红薯大获丰收,星若立即将这消息以奏折的形式呈献了上去。

这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外面都在传朝阳帝英明神武,治下有方,竟能让这新奇的作物获得如此丰收,实乃百姓之福、国家之幸。

还有人说朝阳帝鸿运当头,这些神奇作物定能让国家粮仓充盈,解决民生之困,乃是上天赐予的祥瑞之兆。

更有甚者,将此次丰收视为朝阳帝仁德感化天地的结果,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结果就是,朝阳帝彻底坐稳了皇位!

朝阳帝大喜,封星若为长乐郡王,并借机让她进了户部,顶了户部侍郎的缺。

然而,这一举动在朝堂之上犹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从前也有功劳在身的女子,往往封爵也就结束了,从来没有授官的先例。

朝阳帝这是明晃晃地想让女子参政了。

朝臣都是男子,自然不情愿。毕竟就这么多职位,一个箩卜一个坑,谁愿意让人来瓜分利益啊!

于是,朝臣们各种上奏折。

有的言辞激烈,指责朝阳帝此举违背祖制,有乱朝纲;有的则委婉劝说,言明女子入朝为官诸多不便。

然而朝阳帝却不为所动,只说到长乐郡王这么大的功劳还不能封郡王,不能入朝为官,那谁配为官?

再后来根本就不理会了,若是闹得凶了,她便拿出此人的罪证,直接让他下马。

一时间,朝中职位空缺了大半。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企图以强硬态度逼迫朝阳帝改变主意的大臣们,见朝阳帝态度坚决,手段凌厉,纷纷噤若寒蝉。那些被罢黜的官员的下场,也让其他人不敢再轻举妄动。

这一来二去的,大家伙都识趣了,不折腾了。

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反对女子为官而丢了自己的乌纱帽,甚至是身家性命。

于是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众人开始老老实实接受这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有那脑瓜子灵的,自家女儿出众的,已经想着要把女儿捧出来为官了,与儿子一样的光宗耀祖。

毕竟朝阳帝甚至把自己唯一的独子给了自己义女做正夫了,这个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突然间,京中贵族圈子里,婚嫁变少了。所有人都在观望中。

而这时,朝阳帝宣布明年八月开恩科,选拔一批人才,男女均选。

男子还是按照往年的流程选拔科举,而女子则是由各州县推举人才集中到京城,先是参与五月的初试,选拔出来之后,再与男子一同参与恩科科举,最终一切以成绩来定论。

此令一出,在朝野上下没引起任何波澜。

有意见的也只敢在后面说说小话,没人敢当面说什么。胆大敢说的都被朝阳帝找理由弄下台了,剩下的都是识时务的。

政令有条不紊地发放了下去。

京城中倒是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毕竟如今的贵族之家的女子,谁家不识文断字的?才女可不少!

如今朝阳帝这一诏令下来,但凡有些野心的女子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都已经行动了起来。

而有些脑袋比较灵光的一家之主看出来了朝阳帝的决心,知道接下来必然是会大力任用女子为官的。若是自家有女儿才华比较好的,已经开始督促她们多看书了。

由于朝阳帝的这一政策,整个京城都动了起来。家中对女子也重视了很多,不再把她们当成可有可无用于联姻的工具,而是真的把她们当成一个人,一个能为家庭做贡献、为家族光宗耀祖的人。

一时间,女子地位提高了很多。

那些平日里只能困于深闺的女子,如今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个个摩拳擦掌,发奋苦读。

各大家族也纷纷请来名师,为自家女儿指导学业,期望能在恩科中脱颖而出。

京城的书馆、书院中,女子的身影也逐渐多了起来,以往只属于男子的求学氛围,如今因女子的加入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次年五月,京城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很多有才华的女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京城。

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此次女子科举之事,人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女子初试安排在贡院,主要是由宫中女官来负责,星若监督。

考试当日,贡院外人头攒动,前来送考的家人殷切地叮嘱着自家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