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做手工编织的老头老太们,在公公陈虎的带领下,参观了顾汐家的养殖场后。
他们看到庞大的养殖规模,四处找食吃的走地鸡,伸长脖子嘎嘎乱叫的大鹅,还有成群蹲着的鸭子。
拥挤乖顺的兔子,肥到流油的大胖猪,有俩头母猪已经怀孕产崽了,一头母猪就下了,十几头小猪崽,嗷嗷的叫唤着,齐溜溜的趴在母猪身上,寻找奶头喝母乳。
因为下的崽太多,有的小猪喝不到奶,就在缝隙里来回的拱。看的老头老太们眼热,恨不得抱起小猪仔,带回家亲自养。
更别提看到那百头的牛,已经长老大个了,牛对种地的村民来说,吸引力简直是太大了。还有马羊驴鸵鸟等等。
每一样动物都养的很好,每走到一个栅栏前,就驻足观望舍不得离开。
这些老头老太们,活了一大把岁数,却像个孩子一样,被重新打开了眼界,这次切实感受到,贫穷与富有的差距。
这些老人们也不只是看,还追问婆婆李氏,都怎么养喂什么等问题。此刻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小山娘从夏天开始,就不停的种下那么多的牧草。
以前村里有人,在私底下交流八卦,说二牛媳妇不会过日子,花大银子买回来的地,不种粟不种麦的,净种那些人不能吃的草,现在终于知道是干嘛的了。
养这么多牲畜,可不就得要好些牧草来喂养嘛!尤其是看到上百头牛,需要吃的牧草量,是一板车、一板车的往里倒呀!
陈大爷沧桑的老脸上,流露出羡慕又理解的神情,对同行来的人说:“难怪虎子每天都乐呵呵的呢?这换成谁家的儿媳妇,挣下这般大的产业回来,不高兴不乐呵呢?如果换成是我,就算是干活到累死,也都愿意喔!”
村里的陈三爷也打趣:“可不吗?你看陈虎现在越过越精神,身板比前几年还要健好,那腿脚小跑起来,可比我儿都要快。”
陈虎和李氏俩人,面对村里老辈们打趣,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陈家沾了二儿媳妇的光,连带着老大老三老幺家,都越过越好了。
老俩口现在不愁三餐吃喝,四季衣裳都有好几套崭新的,每日在养殖场干活,别提有多充实了,更何况儿媳妇每月还给发银钱。
自从小牛成亲后,他们除了偶尔想念惦记着,远嫁的女儿杏过的好不好?还真没有别的烦恼了。
顾汐同意编织队的老人们,参观养殖场,一是表示尊重老人,也算是给他们的福利。同时也希望山泉村的村民们,能重视起养殖业。
农村地方开阔,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土地种植外加结合养殖一起,能更加快速发展经济,提高村民们的人均收入。
就算牲畜养大了不卖,留着自家吃肉,人们能吃好喝好,也是在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不是吗?
这些老人们亲眼所见后,根本不用顾汐劝说一句,他们心中生出强烈的养殖欲望,回家后,就跟自家人宣传亲眼所见的。
陈大爷坐在堂屋,深深的吸一口气说:“原来养殖有那么多的好处,难怪小山娘不管种什么庄稼,长势收成都比别人家的要高,就是因为日常多施肥的原因。
她家的养殖场里,有成堆成堆的有机肥。各种鸡鸭鹅牛马羊的粪便,混合着草木灰枯叶烂菜等,发酵好后施到地里的。
地里的庄稼,就跟人一样吃饱了才有力气,有了肥力才能长的更好。所以那些新开荒的下等地,收成也能赶超上等地的。”
一家人围着陈大爷,好奇的问着养殖场里,都有些啥啥啥....
一说到陈家的养殖场,陈大爷激动的两眼,散发奕奕神采,唾沫横飞的给儿孙们讲个不停。
最后在家拍板决定:“开春后咱们家就准备养殖,牛羊我们现在还买不起,就先从小点的动物开始养,已经跟虎子预定了,二十只小鸡崽,三十只鸭苗。
养大了不仅可以下蛋吃,等到过年过节杀了吃肉,多余的还能卖银子呢。”
儿孙媳妇老妻都赞成,想到以后能吃到蛋,还能吃上鸡肉鸭肉,听的都快流口水了。
不仅是陈大爷家,凡是来参观养殖场的老人们,每个家庭反应都一样。要说别人家他们也许会不相信,但是顾乡君家里的事,村里人是相信并愿意跟随的。
“真的好可惜,没有亲眼去看看,老爹连说带比划的鸵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族中陈三爷爷抬起手,啪的一声,赏儿子后脑勺一巴掌说:“你就知足吧!老子能进去看到就不错了。
你不想想小山娘是谁?那么大家业管理的井井有条,养殖场除了她自家人,到目前为止,是外人想进就进的去吗?
这次编织队的老一辈们,能进去养殖场参观,看的出来也是小山娘授意的,估计是想鼓励山泉村人,除了种好地外也要多参与养殖!只有多方发展才能致富呀!
还是年轻人脑瓜子灵!就算咱们全村人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小山娘的聪明喔!
以她家现在的实力,想养多少牲畜是做不到的?明明能独占的生意,却偏偏带领村民们一起搞养殖。还不是占了同村同族的光?才能优先得到顾乡君的扶持。
你们以后见着小山娘呀!可都要更加的敬重着些,那是咱们山泉村的福星呀!”老爷子语重心长的嘱咐儿孙们
陈三爷爷家的子女们,抢着答应道:“会的,爷爷。”
陈三爷儿子说:“爹,我们家也捉几对兔子,回来养吧!大牛哥家的小四小五,每天都拉好些兔子,到青峰镇上去卖,每次都是卖空笼子回村的。”
“养,不过等开春后,咱们要先多种些白菜,不然拿什么喂养兔子呢?我看到招娣盼娣姐妹俩,就是拿玉米粒,莴苣叶,白菜梗喂养的兔子。”
总之最近山泉村里好些人家,都在规划着来年的种植养殖计划。
听到女儿带着女婿外孙来了,李氏老两口笑的皱纹都加深了。匆匆忙忙的跑回老宅,抱着闺女和外孙女,又从头到脚打量这俩个外孙,陈虎笑着叫上女婿,挽着俩个大外孙子进屋。
一番寒暄后,陈虎和女婿坐炕上喝着茶,吃着老二家日常送来的,一直舍不得吃的点心。李氏找出家里最好的食材,忙活着亲自下厨,给女婿一家做顿好吃的。
顾汐得到消息后,对身后的荷叶说:“你去前院跟王管家说下,将库房里的南瓜,和晒干的扁豆干海带,看着都拿上一些,再去养殖场抓2只鸡,送到老宅给他们添个菜。
今天就让小姑一家,留在老宅用饭吧!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估计公婆也有好些心里话,想跟女儿女婿话话家常。
送完东西后,顺便邀请小姑一家,和其他三家妯娌一起,明个都来咱家聚聚餐吧!”
“好嘞!夫人。”
王管家在大家族历练出来的,不管是说话还是办事都很妥帖,家里的人情往来,拿捏的很有分寸,顾汐交代下去的事情,办的是相当放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