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原城。

郡守府内。

时不时的一阵咳嗽声传来,声音的源头正是扶苏。

他面色苍白,眉头紧蹙,坐在书桌前,手捂着胸口,身体微微颤抖着。

虽然经过休养治疗有所康复,但病根已然落下,仍会虚咳几声。

此时,华阳公主匆匆走进房间,一脸忧虑地看着扶苏。

“兄长,您的身体如何?”华阳公主关切地问道。

扶苏勉强笑了笑,说道:“没事,华阳经过休养,已略有好转,只是偶尔会不时咳嗽。”

前些时日,华阳公主以及扶苏的夫人、儿子子婴被蒙恬安排人从南野接到了九原城。

此时的扶苏忧心忡忡,如今大秦天下到处都是农民起义、民不聊生,大有大厦将倾的趋势。

大军北伐匈奴前,蒙毅与扶苏说道“公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如今匈奴大军陈兵北疆长城一带,虎视眈眈,边地子民长期受到烧杀抢掠,若此时南征,那北疆一线必将遭受匈奴大军压境,到时我等会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泥潭。”

最后,扶苏认可了蒙毅的说法,决定支持北伐,待匈奴平定后再南征。

但如今、扶苏望着大秦,局势危在旦夕,黎民百姓水深火热,心中不免又焦急万分。

由于荥阳设立的大秦的国家级粮仓----敖仓,里面储存着大批粮食及其他军用物资。

如能攻下荥阳,则不仅向西的门户洞开,而且敖仓将唾手可得,起义军就能够获得大批军需物资。

所以,陈胜才派吴广率领起义军主力攻打荥阳,想一举拿下荥阳,直捣关中秦之国都咸阳。

当时,荥阳为三川郡郡治所在,郡将是接替李风的叶坪和邓英二人。

吴广包围荥阳后,站在城墙上的叶坪和邓英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起义军,心中不禁有些紧张。

“将军,这吴广率领的起义军来势汹汹,该如何是好?”邓英忧心忡忡地问道。

叶坪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邓大人,莫要慌张,这荥阳城垣高大,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们也难以攻破。”

吴广站在城外,看着高耸的荥阳城垣,心中也充满了焦虑。

“这荥阳城如此坚固,我们该如何才能攻破它?”吴广自言自语道。

他的副将走过来,建议道:“将军,不如我们先派一队人去试探一下敌军的虚实。”

吴广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但要小心行事,不可冒进。”

副将领命而去,带领一队士兵向荥阳城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然而,城墙上的秦军弓箭如雨,起义军士兵纷纷倒下。

吴广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叫苦。

“看来这荥阳城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啊!”吴广无奈地叹了口气。

之前陈胜派出的周巿所率领的起义军杀到了狄县。

狄县县令站在高高的城墙上,高声喊道“我乃朝廷命官,绝不会投降!”,他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眼神充满了决绝和不屈。

在狄县城内,田氏一族的田儋,正与宗族子弟们商议着。

田儋的目光中闪烁着兴奋和野心。

“如今,陈胜起义军势如破竹,天下各地纷纷起义,我等作为齐国王族不能坐以待毙。”田儋的声音低沉说道。

“可目前县令,组织士卒抵抗城外的起义军,我们该当如何?”一位宗族子弟问道。

田儋咬了咬牙,说道:“狄县县令顽固不化,我们只有除掉这个绊脚石,才能复我大齐。”

于是,在一个夜晚,田儋率领宗族子弟潜入狄县县令府内,趁狄县县令不备,将其杀死。

随后,田儋高举起义大旗,自立为齐王。

田儋自立为齐王后,他的军队士气大振。

与周巿的起义军大战一触即发,而田儋一方气势如虹、奋勇杀敌。

周巿的起义军在田儋的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退回到魏地。

在魏地,众人簇拥着周巿,希望他能做魏王。

周巿摇头说道“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如今天下共同反抗暴秦,依此道义,必定要立原魏国王族的后裔才行。”

魏咎原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受封为宁陵君。

始皇帝灭魏后,将他放逐到外地,废黜为平民百姓。但他心怀魏国,一直渴望复国。

众人听了周巿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此时,已经复国的赵王和齐王见周巿不肯自立为“魏王”,尤其是齐王更是不计前嫌,和赵王一起各派了战车五十辆,来拥立周巿为魏王。

但周巿还是坚持不肯接受,并派使者去陈县迎接魏咎来做魏王。

陈胜起初不愿意让魏咎去魏地当魏王,而是把魏咎扣留在陈县。

但在周巿使者五次往返魏地和陈县的劝说下,陈胜最后,见木已成舟还是答应了拥立魏咎为“魏王”,并让周巿担任了魏国国相。

这样,魏国也算是正式复国。

至此,齐、楚、燕、赵、魏五国纷纷复国。

当初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到了泗水郡后,郡尉白炎迅速调集士卒、囤积粮草。

在郡守的协助下,相继在相县、沛县、薛县、彭城一带筑造了防御工事,多次打退了小股的起义军侵犯。

而沛县县令则葬身于一次与起义军的战斗之中,目前,由县丞暂时代理县令一职。

沛县的一处府邸,而县丞本就是六国遗族,此时的他正与几个心腹密谋着。

“大人,陈胜吴广起义军势如破竹,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一个心腹压低声音说道。

县丞眼神闪烁,轻声回应:“我已暗中召集了人手,只等时机一到,便可与起义军内外联合。”

“可是,那刘邦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我们是否要加快行动?”另一个心腹担忧地问。

县丞冷笑一声:“刘邦手中无兵不足为惧。我们按计划行事,切勿自乱阵脚。”

与此同时,刘邦在自己的家中,与曹参、樊哙、周勃等人紧急商议着。

“如今县丞恐有异心,沛县危矣,我等身为朝廷官吏,不能坐以待毙。”刘邦紧皱眉头,一脸忧虑地说道。

曹参点头附和:“刘兄说得对,我们得先发制人。”

樊哙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那就直接冲进县衙,把那县丞抓起来。”

周勃则较为谨慎,他摇了摇头,说道:“此举太过莽撞,容易引起内乱,而且其手下人手众多,倘若陷入圈套,岂不白白葬送性命?不如我们悄悄监视着他,找到确切证据再动手。”

刘邦摸着下巴思考片刻,然后说道:“周勃所言有理,如今沛县的士卒全部被郡尉大人抽调,目前整个沛县的县吏和临时招募的民夫都在他手中掌握,而我手中只有 50 名士卒负责城内的治安和巡逻。”

曹参接着说道:“刘兄,听说县丞还豢养了不少家丁,还拉拢了一批豪杰。”

刘邦沉思一番后说道:“我们现在就分开行动,一部分人监视县丞,另一部分人稳定城中人心,暗中联系忠义之辈。”

众人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县丞也觉察到有人在暗中监视,行事也越发小心谨慎。

一日夜里,县丞派人偷偷往城外运送一批兵器。

刘邦得到消息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当即带着手下兄弟冲向城外。

两方相遇,县丞的家丁虽人数较多,但刘邦这边的兄弟们个个勇猛无比,如狼似虎。

“兄弟们,上!”刘邦一声怒吼,手中的长剑闪烁着寒光。

“杀啊!”他的手下们呼应着,气势如虹。

县丞的家丁们见状,心中不禁有些胆怯,但在县丞管家的催促下,还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

一番激战之后,县丞的家丁们终于败下阵来,四散奔逃。

“立刻派人将县丞控制起来!”刘邦下令道。

“是!”手下们领命而去。

随即,刘邦又派人将相互勾连的那些豪杰直接关押。

同时,也加强了城内的巡逻,确保城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