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
“你们几个平日看着挺机灵的,没成想倒是没让贵人看上眼,不够也好,省的我再找寻孩子重新训练......”
看到去而复返的春梅,正在训斥剩余孩子的壮汉,诧异的看向春梅,下意识的还手捂住了胸口处。
春梅只扫了一眼,就看出来这壮汉是将刚刚她给的那六十两银钱放在了胸口的衣襟里。
春梅暗自笑了笑,只是面上没什么变化。
“这位贵人,您这是?要将剩下的也都买去吗?”
“你这屋里是不是还藏了孩子,我去看看。”春梅说罢抬步就往屋内走去。
“哎,屋里的都是不方便移动的,要不就是病了的,要不就是年岁还小的,您买去什么都干不了的。”壮汉跟在春梅身后不远处高呼道。
春梅几步就走进了屋内,果然屋里靠墙角的一处有不少孩子,他们有大有小,还有好几个是裹在襁褓中的。
“哪个小哥姓宋?”
“他。”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有人挣扎着指了指一个男孩。
那男孩极为清瘦,脸上泛着红晕,春梅一看就知道那孩子正发着高热,此时正昏迷着。
春梅又扫了刚刚回话的孩子一眼,也是个男孩,“你们几个是受伤了?”
“嗯,没听话被打了。”那孩子有气无力的回道。
春梅看了眼那孩子问道,“你还能走么?”
“能。”孩子点了点头,从地上撑起身子,打算往外爬。
刚刚院外的声音他都听到了,有人买了不少孩子走,虽然他还不知道被买走的人都是谁,可这人既然进来找宋大哥,那想必应是要带宋大哥走的。
他自幼多得宋大哥庇护,这人要是愿意带自己走,那他自是要跟着一起走的。
春梅也看出来,这个孩子是个灵透的,不禁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虎子。”
“这里还有你的朋友么?”春梅又指了指屋内的人问道。
“有几个,不过他们的伤都重,应是爬不出去了。”虎子回道。
“没事,你说说都有哪几个,我带他们出去。”
虎子往地上躺着的几个人指了指,还好没几个人。
春梅点了点头,记下是哪几个人,先将那姓宋的孩子夹在一边的手臂里,又拽了另一个,就这么一边夹了一个,“跟上。”
壮汉没有跟进去,并不知屋内的情况,在他看来屋里的都是爬不出来的,这贵人进去了也不过就是进去看看,自己刚刚是不是将所有孩子都带出来了。
只是,看到春梅一手夹着一个孩子就这么拎出来了,壮汉也吃了一惊。
后来又看到了从后面跟着爬出来的一个孩子,壮汉再次诧异了一瞬,“这,贵人这种货色也收?”
春梅没理会那人,只快步将手里夹着的人都带了出去。
随后她又对苏糖说道:“屋里还有几个,应是和他们交好的,奴婢斗胆做主,将他们都带了出来。”
苏糖笑着点了点头,“夏梅,跟着春梅一起去将里面的孩子都带出来,这几个昏迷的先放在这。”
苏糖他们的马车没有跟进来,一会儿只能让买来的孩子们抬着这几个昏迷的了。
“是。”
很快夏梅和春梅将里面刚刚被点出来的几个孩子都带了出来。
慈济院那壮汉站在门边搓了搓手,笑着对苏糖说道,“贵人,这几个孩子还要再添些钱的。”
“这几个都半死不活的,我带回去也只是为了试药做药人的,留在你这里你不是要要花银钱供他们吃喝,刚刚给你六十两已经不少了,别不识趣。”春梅将腰间的软剑拔了出来,寒凉的剑锋直指那壮汉的门面。
壮汉刚刚看到春梅和夏梅,每个人拎着那些少年,就像是拎小鸡一般轻松,再看到春梅腰间拔出来的软剑指在他脸前。
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今日是碰上硬茬了。
这京中可不乏权贵之人,有人有些特殊癖好,他一个市井流民,可不敢真招惹这些贵人。
再者对方刚给的钱已然不少了,他这买卖不亏,反正这些孩子也是没本钱的。
“呵呵呵,贵人,我刚刚开玩笑的,您别和我一般见识,这些孩子您刚刚付的已经够了,呵呵呵......”
“我们走,你们几个大些的背上那几个不方便走路的。”苏糖对身旁的一群孩子说道。
“是。”孩子们虽然不知道刚刚苏糖说,要他们是去做药人是什么意思,可在他们看来,苏糖几个女子都是极温柔的好人,能脱离这慈济院已经是极好了。
就这么,苏糖他们一行人从贫民居住的巷弄里出来。
苏糖指着前面的马车,对那些孩子们说道:“将不方便走路的都送进那边的马车内。”
小孩们惊讶于苏糖竟是有这么大的马车,欣喜之余,也听命将那些无法行动的孩子都送去了马车内。
“小姐,这车里都坐满了,您......”春梅看着一车厢的孩子,放下车帘问道。
“我坐车架外面。”苏糖拍了拍车外,车夫所坐的位置笑着说道。
“那咱们去哪儿?”带着这么多孩子上路,太引人注目了。
“先将他们都送出城,去城外的梅庄。”
“是。”一行人从巷子里出来,直接掉转马车车头往城外走去。
城门口有人查验通行证件,但苏糖带出来的孩子全都是弃婴,虽然都在京都长大,却没一个有正经的身份证明。
好在苏糖的身份在这儿,春梅到了城门口递了公主府的腰牌,那些人立即放行,问都没问。
马车车轱辘在土路上咕噜咕噜的转动,还好出京到庄上的路虽是土路,也比普通乡野的路要平坦扎实。
颠簸间,马车内那位姓宋的少年醒了,“唔...这是哪里?我是要被拉去乱葬岗了么?”
苏糖刚刚已经给车内几个昏迷发烧的孩子喂了退烧药,想必是起了药效了。
这古代的人不像现代人,从小被激素类药物一直治疗,有些抗药性。
这里的人,但凡吃了苏糖空间里的现代药,好的都快。
“有我们主子在,阎王爷收人也要看看收的是谁。”马车外的夏梅耳力好,听到了里面少年的话,笑着调笑道。
车帘被掀开一角,温和的日光照进了车厢内。
“你们是谁?”少年看到陌生的人,警惕的问道。
“现在是你的新主子了。”春梅回道。
“宋哥。”马车内靠着车壁刚刚睡了一觉的虎子,此时也醒了过来。
“虎子。”
“这些都是好人,以后就是咱们的新主子了,主子将慈济院里大部分孩子都买了,小翠她们也都在。”虎子睡了一觉,精气神也好了许多。
加之苏糖给他喂了些消炎药,他身上已经没那么疼了,说话都有些气力了。
“虎子,你当时醒着的?”
“嗯。”虎子点了点头。
“既然醒了,你们先吃些吃食,不过你们应该是几日没吃饭了,一次别吃太多了,等到了庄子上,再给你们弄些粥先吃几日。”
车帘再次被掀开,春梅递了一个小篮子,里面放了几个白面馒头。
不过,只有五个,都是空间里的厨房做的,又软又白,倒也不会让这几个久未进食的孩子太难受。
“谢谢主子。”姓宋的少年接过篮子,对着马车外的人谢道。
少年打开篮子,里面五个白白胖胖的馒头立即吸引了车内几个醒着的孩子的目光。
他们还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馒头,那馒头上散出来的热气,更是让他们的肠胃都被打开了一般。
立即有少年的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但这些孩子们都很懂事,即便是再饿也没有一个去抢篮子里的吃食。
姓宋的少年将馒头一一掰成几块,分别递给几个少年,“听主子的话,大家都不能吃太多,先垫一下即可,大家慢点吃。”
“嗯。”
很快马车内就传来了少年们咀嚼馒头的声音。
苏糖又从一旁的木箱里拿出一个水囊,递进马车内,“这里是羊乳,你们几个分着都喝点。”
“羊乳!”车内的人惊讶出声,他们都没吃过呢。
“来,大家每人喝一口。”
苏糖对于里面孩子们的表现很满意,这些孩子听话,但也不是傻傻的蠢忠的样子,都有股子机灵劲。
估计和这些孩子们长大的环境有关,毕竟在那种环境下,太蠢的也活不长久。
以后再教导一番,这些孩子以后必能堪大用。
又行了一个多时辰,马车终于到了京郊的梅庄。
知道苏糖来了,梅庄的人纷纷到庄子门口迎接。
“奴才们见过大长公主。”庄子上的人纷纷朝着苏糖跪拜下去。
苏糖之前就和庄子上的人说过,不用对她行大礼,可这些人都是被奴役惯了的,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还不自在了。
索性苏糖也就不再纠结这些细节,既然来了古代,顺应这里的民情也是没错的。
“公,公主......”被苏糖买回来的这些孩子,看到那些人跪拜苏糖,听着他们对苏糖的称呼,惊讶的都转向苏糖。
“嗯,买你们的主子,就是大雍的大长公主。”春梅笑着介绍道。
“公主!”孩子们纷纷跪了下去,见到京中的贵人,他们都要跪拜的,更别提面前的人还是公主,那可是皇家人啊!
刚刚互相搀扶着,勉强从马车上顺下来的几人,在听到这些话时,也惊得纷纷跪拜下去,“公主!”
“好了,都起来了吧,别停在庄子门口,咱们进去再说,还有你们也都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一会儿庄子上的厨房做些好消化的吃食送到内院,付管事你跟着我来一趟。”
“是。”被点名的付管事应声道。
进了庄子内院,苏糖指着院子里站着的孩子们,对付管事说道:“这些孩子暂时先在庄子上养着,平日只管给他们弄些好消化的吃食,不可安排他们去做重活,那些身体好的,你可以安排做些洒扫的活计。”
“是。”付管事扫了院子里的孩子们一眼,应声道。
“那你先去忙吧,我过来就是安排下这些孩子,一会儿我还要回京。”
“是。”付管事退了下去。
“你们这些人里有识字的么?”苏糖看向孩子们问道。
大部分孩子都在摇头,只有零星几个说会写自己的名字。
“你们几个会写名字的,是谁教的你们?”
“是我,我会写些简单的字。”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少年出声回道。
苏糖看去,是那个姓宋的少年。
“你叫什么名字。”
“宋墨。”
“好名字,自己取的?”
“嗯。”
“那倒是难得了。”
“既然你识字,那就由你将这些人的名字都一一写下来吧。”
苏糖说完,春梅和夏梅从屋内抬出一个长桌,上面摆放了一些纸笔。
宋墨走到桌前,抬手拿起毛笔舔了舔墨,随即在纸上将一众孩子们的名字都写了下来。
苏糖就站在一旁,看着宋墨写字。
宋墨的字迹并不好,能看出来,应是自学的。
好在这些字都能认出来,偶尔宋墨会不知如何下笔,毕竟有些字他也是不会写的。
好在苏糖在一旁,看他顿笔时,会问上一句,得知了那些孩子的名字后,她接过笔继续书写。
“我一会儿喊到名字时,男和女分开站。”苏糖看着孩子们说道。
“是。”
随后苏糖按照刚刚写下来的名字一一念着,被喊到的孩子都会规矩的依次站好。
刚刚这些孩子都知道面前的新主子是公主了,所以大家都异常安静听话,生怕苏糖和京都中的贵人一般,惹了贵人不高兴了,再被随意打杀。
“男孩子二十三人,女孩子八人。”
这一次买的人还真不少。
“你们都知道自己的身世么?”苏糖看向孩子们问道。
“我们都是京都被遗弃的孤儿,都是自襁褓中就被丢到慈济院外的,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宋墨替孩子们回道。
“嗯,过几日,我会给你安排个新身份和名字,到时你们谁要是还想叫以前的名字,就和我说。”
这些孩子都要登记个身份,以方便以后在外行走,总是要有个户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