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孟志正欲打听一二那位委员长来历,也才知晓自己加入了何种势力,以便整理自己知道的事情汇总为情报。

如大丽国御林军建制,战阵种类等。

结果听到身后动静,一抬头,见着那位委员长腾空高飞,瞬息远去。

徐孟志嘴巴慢慢张大,脑袋嗡鸣。

在他的认知中,武道唯有到了大宗师境界,才能凭空飞行。

而修道之士,他见过不少,大法师睹见数人,逃命时也没人表现出这种能力。

李前飞腾到高空,朝祈灵县方向而去,途中超感扩散,收集更为广阔的地形地貌,城镇方位等信息。

未来总署主要的攻略方向是大丽国。

从各方汇总的情况看,大丽国国力衰弱,如今军队总和不超过五十万,其中二十万还要分散各地,镇压此起彼伏的叛乱。

三十万中,真正精锐的御林军、赤旗军,不到十万。

而与大丽国相邻的两国,分别是乾元与荒族,前者传承古老,千年王朝。

大丽国便是昔日乾元往天封山脉方向开拓出的人族疆域,因为荒族入侵,乾元仓促应战。

大丽国抓住机会独立,也是百多年前之事。

法理上,乾元国有着收复大丽的动机。

但荒族威胁之下,乾元国难以分出精力。

大丽国也与荒族眉来眼去,联合对抗乾元。

很难说昔日荒族忽然入侵,和大丽国没有关联。

然而荒族从大荒中走出,各个血脉特殊,疑似流淌远古神魔之血,愈战愈勇,时常侵犯大丽国疆域,以人为食。

因而大丽国又不得以与乾元国联合。

小国弱民,夹缝求生,不知何时就会被乾元收复,又或者被荒族吞并。

李前花费大半日,掠过大半个大丽国,各处山川地势,繁荣之地尽收眼底。

直到眼前画面忽地凝固,出现水波般的皱褶,寸寸破裂,李前睁开眼,醒了过来。

幻象空间总署的军队虽都是超进化者,可以沉睡至少一周,乃至一个月。

但每24小时必须轮换。

因为三洞寨储备粮食稀少,天封山脉产量贫瘠,暂不能供给数千人脱产搞建设。

而大丽国处在战争之中,即使与祈灵县谈妥各方面支援,粮食供给量肯定也有限,最多三千人次。

且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暴露总署兵力情况,引起祈灵县,乃至大丽朝堂震动。

每24小时撤出一批人,进行轮换,就不必消耗幻象空间的粮食,并隐藏真实人数。

目前两座基地总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三千。

三千人分三批次,一批等待轮换,一批休息,参与各种适应性训练。

如武道、修道方面知识,古代世界的常识,以及最重要的冷兵器作战。

火铳、燧发枪等武器的使用。

等待十几分钟,一批次千人被唤醒。

幻象空间中,他们离开山谷,汇聚在秘密军营,忽然全部消失,留下衣物骨头等。

再送入预备批次千人,加入第一基地。

第一基地派遣的一千人次进入第二基地。

如此给人离开的一千人外出执行任务,又很快回来的假象。

以迷惑徐孟志在内土着,或者山民。

目前看起来没什么用处,可幻象空间存在武道高手,修道之士,保不齐祈灵县县尊、那个百灵楼派人暗中观察,而李前又刚好不在。

等待轮换的间隙,李前将幻象空间的情报整理,交给执委会,进入雾气空间引导士兵入‘门’。

而后被唤醒,将执委会最新的会议结果带给孙捷等几人,以便随时调整战略或技术方向。

如人员轮换过程中,自身留下,或从雾气空间带出的骨头。

经科学家鉴定,这些骨头和正常骨骸几乎没有区别,也就陈旧点,放的时间长了点。

雾气空间似乎不具备微生物环境,骨头各方面特性得以保留。

因而执委会将之列为重要物资,需要收集储存起来。

应用方向很多,比如肥料。

骨头中蕴含天然磷元素,大概占比15-30%,还有钙肥,可以改善土质。

目前这种24小时轮换制不可能长久,日后几十万,几百万,可能上千万的人员大规模频繁轮换,李前不累死,也肯定没时间和精力去做别的事情。

因而耕作,提高粮食产量是重中之重。

除开肥料的应用,骨粉还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

化工方面,高温烧制的骨炭疏松多孔,可作为活性炭的替代品。

骨头中的钙化物,也能作为催化剂,使植物油转化为生物柴油。

假如幻象空间找不到煤炭石油,这将是工业燃料来源之一。

从目前李前针对性收集的情报看,整个大丽国并没有烧煤,利用燃油的事例。

幻象空间如果存在石油,那么广大范围,文明发展,总有可能利用起来,发展出工业。

那么眼前看到的世界就不再是冷兵器对砍。

因而,蓝星专家判断,石油这类产物很可能不存在,或者储量稀少,埋藏在极深的地底,需要探勘确认。

做完这些事情,李前没再进入幻象空间,转身来到外太空。

此刻蓝星正以10%左右光速高速航行在宇宙中。

前方有着一颗暗红的恒星,天象-a,人类观测到三颗固体行星,其中最靠近恒星的一颗,具备磁场和大气环境。

人类准备发射首批次探测器,进行初步的观测。

蓝星的航向与天象-a距离最近点,也有1光年,此刻发射探测器,等到蓝星到达临近位置,探测器正好进入恒星系,靠近第一颗固态行星。

李前需要做的任务是,为天象-a探测器群加速。

宇宙中没有明显的万有引力约束,蓝星本身又在高速航行,探测器获得10%光速的初始速度。

这个速度已经足够快,但还不够快,人类需要在蓝星抵达临界距离前更早的获得情报,以便之后发射传薪号,建立基地,或重启遗种计划。

幽深的太空中,李前独立,注视脚下星球转动,一簇簇明亮灯光如星辰点缀。

聚变能源普及,人类摆脱能源困境,工业高速发展。

蜃景降临,星球流浪后,人们总将‘文明’二字挂在嘴边,这是信念的集合,也是人类面对未来迷茫的体现。

光芒也是如此,人们迫切需要照亮黑暗。

哪怕射向天穹的道道光柱只是在浪费能源。

静静等待十余分钟,清泉发射场忽地腾起火光,超重型飞船通过重力井,冲入外太空。

“倒数十秒,鸿鹄号释放全部七枚探测器。”

李前耳边响起智辅声音,随之开始倒计时。

“1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