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第一批练摊的人,已经开始快速累积财富。
现在赚钱是真的好赚,只要掌握信息差,敢想敢拼哪条路都能赚钱。
黑\/白两道都有自己赚钱的方式,全看你选择哪一种了。
当铁饭碗还在守着每个月几十几百工资的时候,个体户已经开始做大做强。
既然家里有钱,杭景书就提出另一个可持续发展方针。
“买房?”
王四兰被闺女的想法吓了一跳:“现在房子都是国家的,没办法买吧?”
怎么会。
深城那边79年就开始有商品房立项,84年就已经全部竣工。
那边太远,杭景书没打算去分一杯羹,但凤城和京市的房子都能买啊!
“咱们在市区如果能有自己的房子,就能迁户口了,二姐的闺女也能在这边上学。”
这是眼前的好处。
当然还有更高更远的好处。
凤城的老房子不如京市的值钱,但以后会拆迁啊。
之前运动过后国家返还的资产都还在个人手里,现在想要出国的人非常多,只要多留心,不愁买不到房子。
如果可以,去京市买几套四合院是最好的。
房子在未来必定会升值,不买就是亏。
现在还没有中关村和海淀区的概念,除了二环就算偏,早下手早享受。
“三哥现在在京市上学,咱们现在生意不错,还可以在京市买房啊,以后要是三哥落在京市也有底气。”
大学毕业后,大多都是回原籍分配工作。
如果能把三哥的工作落实在京市的话……
嘿嘿。
杭景书这大饼画的是又香又甜,直把王四兰听的晕头转向。
财富累积的太快,现在王四兰还没完全转变思想。
但听闺女这么一说,她好像瞬间就打通的任督二脉。
王四兰跃跃欲试:“那岂不是还能买商铺?”
“能啊!”
“那我也能买个洗衣机了吧。”
“明天咱们就去买!”
“那我明天去买点海鲜吃?”
杭景书被亲妈小心翼翼的样子逗的哭笑不得:“您手里的钱都归您分配,这还用得着商量呀?”
王总现在格局小了。
别说买海鲜,就是坐飞机专门去海边吃海鲜,杭景书都双手赞成。
闺女的彩虹屁吹的人身心舒畅,王四兰直接拍板:明天就安排去买洗衣机。
赚钱了不享受等着啥呢,提高自身生活条件,也是为了能更好的做生意嘛!
重活一辈子,杭景书的理论就是,对谁好不如先对自己好。
她是这样做的, 爸妈当然也不能落下。
两口子前几十年都是干体力活,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当然要从解放双手开始!
当然做生意也不能落下。
凤城的商业大厦才开业就吸引了各方视线的关注,小商品走俏,证明大家手里的富裕钱越来越多。
再往后赚钱的东西就不能只是这些了。
杭景书在火车上想好了未来的五年计划:
“妈,你现在和稠州那边的老板都熟悉了,市区的生意这么好,未雨绸缪不如先和厂家签订一个合同。”
王四兰倒是听说过这个词。
但这都是跟国外做生意才签合同。
“妮,咱们这都是小本买卖,还用得着那么麻烦啊?”
王四兰觉得挺没必要。
现在大家的法律意识都不高,才会给人许多钻空子的空间。
和后世律师事务所遍地都是的情况不同,很多人意识不到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有多重要。
杭景书当然不会让自家的生意也有这种风险。
“妈,你想啊,厂家都是靠钱办事的,你能进货是不假,如果有别人也盯上了这门生意呢?”
小商品批发这么赚钱,怎么可能有人不眼红。
自家在凤城一点根基也没有,从秦家的事她就明白了,这年头你要是没个底牌,什么人都敢踩一脚。
想要把底牌攥在自己手里,就得提前想好每一步。
王四兰倒是没怎么想过这种可能。
她和厂家谈好的价格已经很低了,还会有人犯傻到用比她高的价格进货不成?
那不是成大傻子了吗?
杭景书也不急,她转而提出另外一种可能:
“那如果,真有人专门从你手里抢生意,目的就是为了先搞垮咱们,他再接手咱们铺好的市场呢?”
做生意要往长远看,如果真的有别人入局,两个人携手搞死另一家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王四兰张张嘴,被闺女问的哑口无言。
按照她现在赚钱的速度,别人不眼红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王四兰瞬间就急了:“那,咱们该咋办?”
杭景书淡然开口:“去找合作的厂家签订合同,在省内,只能给咱们一家供货。”
!!!
王四兰和一边听着的杭仁山都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咋,咋的?
市区的生意,怎么就谈到省了?
杭景书表示,要干就要干一波大的,不然等着让别人摘桃子吗?
现在看冀北省很大,以后还有所谓的华北地区总代理呢。
一家独大在后来看来可能是天方夜谭,但现在是八零年代!
她认为,只把目标定在冀北省,已经很低调了!
后世的两元店谁没逛过?
学校旁,市场内,住房边,两元店的出现丰富了大家的生活,也让许多物品都有了更多选择。
总批发商负责连接上下游,王四兰只要把生意谈好,其他的事情就能全部水到渠成。
现在的北方经济市场还没有南方那么发达,两元店售卖小商品的模式大有可为。
王四兰激动地咽了好几口口水,她没想到,闺女竟然从一开始就做的这种打算!
实在是太刺激了。
想法很好,怎么实施还是一回事。
现在这边好像没有律师事务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