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徐慧的嘴里嘟囔着,试图挣脱开紧紧抓住她的春盈。
然而,由于她刚刚喝了不少酒,身体变得异常绵软无力,任凭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春盈的束缚。
最终,徐慧只能像一只温顺的绵羊一样,被春盈硬生生地带走了。
李世民眼睁睁地看着徐慧离去,心中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他原本还期待着能和徐慧多聊一会儿,可现在她却走了,这让他感到有些失落。
于是,他随意地在座位上坐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席了。
当李世民来到丽正殿时,远远地就看到徐慧正坐在寝殿门口的台阶上,仰着头,呆呆地望着天空。
“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眉头微皱,满脸狐疑地问站在一旁的春盈。
春盈见到李世民来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急忙迎上前去,解释道:“回陛下,昭仪自从回来后,就一直坐在那里,不管奴婢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回寝殿里去。您快来劝劝昭仪吧。”
听完春盈的话,李世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徐慧回来后,竟然想尽办法也要留在屋外。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得迈步上前,缓缓地在徐慧身旁坐下,与她并肩而坐。
“慧儿,你这是怎么了?”李世民温柔地伸出手,轻轻地握住徐慧的小手,柔声问道。
而徐慧则是静静地凝视着夜空中的月亮,在沉思良久之后,她终于缓缓开口,声音略微低沉:“皇上,您可还记得之前使臣觐见时的那场宴会吗?”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皱,努力回忆起那段已经有些遥远的记忆。过了一会儿,他才回答道:“朕记得,怎么了?”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毕竟那已经是半年多以前的事情了,他实在想不明白徐慧为何会突然提及此事。
徐慧似乎并没有在意李世民的反应,她继续说道:“臣妾记得那天也是个月圆之夜,当时的陛下,您的眼中只有媚娘一人,而我……”
说到这里,徐慧的声音略微哽咽,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容。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我总想着,什么时候陛下您能像对媚娘那样对我就好了。”
随着话语的流淌,徐慧的眼眶渐渐泛起了一层薄薄的红晕,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可能滴落下来。
然而,她却一直强忍着,不让那脆弱的泪水滑落。
李世民凝视着眼前这个故作坚强的女子,心中一阵刺痛。
他突然想起了那个夜晚,他的目光确实始终停留在武媚娘身上,完全没有留意到身旁的徐慧。
“慧儿……可以的,朕可以的。”李世民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他多么希望能够告诉徐慧,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今往后,他的视线里只会有她一个人。
然而,徐慧的反应却让李世民感到一阵心寒。
她只是静静地转过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任由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不停地滑落。
那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仿佛是她心中无尽的哀伤和绝望的体现。
“但是我不想了,陛下。”徐慧的声音平静而又决绝,就像冬日里的寒风,冷酷而无情。
“什么?”李世民如遭雷击,他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徐慧,希望能从她的眼神中捕捉到哪怕一丝一毫的爱意或者留恋。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看到,徐慧的眼中只有冷漠和疏离。
李世民的心中像是被重锤狠狠地砸了一下,然后瞬间碎裂成无数片。
他感到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
他想生气,想怒吼,想质问徐慧为什么如此决绝,为什么不再给他一次机会。
然而,当他看到徐慧眼角那不断滑落的泪水时,所有的怒火都在瞬间被浇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嘴角那一抹苦涩的笑。
“慧儿,不哭,是我混蛋,是我伤害了这么好的慧儿。”李世民的声音充满了痛苦和自责,他缓缓地伸出手,想要为徐慧擦去眼角的泪水。
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那些泪水却像是永远也擦不完似的,源源不断地从徐慧的眼眶中涌出。
“您是陛下,臣妾不怪你,但是陛下,臣妾真的不想在以前那种每天争风吃醋,心惊胆战的日子了。”
徐慧的眼中满是绝望与痛苦,她似乎是回忆起来什么,眼泪变得更多了。
“朕知道,朕……”徐慧心中所想,李世民自然一清二楚,此时此刻,他终于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付诸实践。
徐慧显然已经无法再继续等待下去,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早已厌倦了身边没有徐慧陪伴的日子。
就在李世民准备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徐慧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徐慧突然哭泣着昏倒在了他的怀中。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太医匆匆赶来诊断。
经过一番检查,太医得出结论:徐慧身体本就虚弱,再加上情绪过于激动,才导致了昏厥。
看着徐慧那苍白如纸的面庞,以及尚未干涸的泪痕,李世民的心如刀绞一般疼痛难忍。
他原本以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徐慧已经能够慢慢接受他了,可谁能料到,仅仅只是一个宴会,就勾起了徐慧那些不堪回首的回忆,以至于她如此脆弱地昏倒在地。
“王德。”李世民沉默片刻,最终似乎做出了某个重要的决定。
他唤来王德,面色凝重地吩咐道:“去把朕前几日写好的圣旨取出来吧。”
那是一道他准备了许久的东西,本来他想循序渐进的,几个嫔妃的母家需要摆平,但是现在不需要了。
之后有什么问题,他会解决,他现在只想让徐慧知道他的决心,他也希望自己这么做不算太晚。
毕竟刚刚徐慧说到话真的吓到他了。
第二天清晨,徐慧紧闭着双眼,睡得正香。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时刻,一道圣旨却在早朝上被宣读了出来。
这道圣旨的内容令人震惊——解散众嫔妃!
这个决定虽然涉及人数众多,但李世民却给了她们许多选择。
嫔妃们可以选择回到自己的母家,或者前往行宫居住,而那些有子嗣的嫔妃则可以出宫建府,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在这众多的选择中,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徐慧。
她被排除在外,成为了李世民后庭中唯一的嫔妃。
当这个消息传到众大臣耳中时,他们都惊愕不已,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但是,明黄色的圣旨就摆在他们面前,这又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长孙无忌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的人。
他万万没有想到,刚刚才解决了一个女主武氏的问题,现在竟然又冒出一个徐氏来,他觉得这样的决定实在是过于仓促,而且对于朝廷的稳定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见长孙无忌站出来后,其他许多大臣也纷纷响应,纷纷请求李世民收回成命。
更有甚者,情绪激动地想要冲撞朝堂,以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
然而,上方的李世民却稳如泰山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下方的大臣们喧闹。
他的面上没有丝毫表情,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陛下,您这么做,如何对得起大唐的千万子民啊。”甘露殿内,长孙无忌似是苦口婆心的劝道。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人,轻笑出声:“长孙太尉,你当真这么觉得?”他微眯着眼睛,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长孙无忌被李世民盯着心里有些发毛,他总觉得李世民是发现了什么,可他又觉得自己问心无愧。
“当然,陛下,如果你今日旨意如此,臣不如告老还乡,这个太尉不做也罢。”长孙无忌觉得自己为了大唐奉献了半辈子,李世民总要看他些面子的。
但是李世民让他失望了,只见李世民摆了摆手说到:“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了,你走吧。”
长孙无忌瞪大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李世民。
他怎么记得他是深得李世民信任的臣子,又是文德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没想到,有一天李世民会这么对他。
长孙无忌瞬间有种天塌了的感觉。
李世民等了一会,见时机差不多了,这才说道:“无忌,咱们自幼相识,你也知道朕很信任你。”
“......是。”
“你知道吗?几天前朕还梦见观音婢了,她还是那样温婉,只是朕已经不再年轻,梦里她温柔的看着朕,你知道她说什么吗?”
(都是我编的!不准较真,要是较真我就呲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