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闲话人情往来
上文书说到:王三丫想到了亡夫——归海不回。
他们夫妻俩,虽说阴阳两隔很多年了,但是,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感情却是极好的。
起先,王三丫负责照顾归海不回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个人挺可怜的,问啥啥都不知道,还受了那么重的伤。
尤其是最开始的那几天,对方浑身的伤口,都被被海水泡烂了。好的一点,也正是因为海水里的盐分,抑制了细菌的感染,才让他侥幸存活了下来。
渐渐的,两个人之间,开始走了交流。王三丫的前半生,几乎就没有出过几次黄鱼岛,没经过什么事儿,也不认识什么人。
因此,她就对这个突然闯进她生活里的男人,就有了份好奇心。不曾想,一下子,她就无法自拔的陷进了一段感情中。
所幸,归海不回这个人的人品,还挺好的。他表面的伤势恢复了后,身体还很虚弱,但是,他当时的天赋线,却是王家最强的存在,甚至整个黄鱼岛上,天赋线数量超过他的都不多。
他的身体虽然不好,但是,他精神还不错,那么,他能做的事情,也还是要比普通人,要多很多的。
至少在归海不回活着的那些年,王家在黄鱼岛上,生活过的,还是很不错的。
后来,他们两个人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结婚生子,日子过的平淡,但也算幸福。直到后来归海不回的身体不断的恶化,才致最后殒命。
王三丫看似是个没主见懦弱的性子,但是,当年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归海望的存在,这个女人,有很大的可能,会因为丈夫的离去而郁郁而终的。
因为有归海望的存在,她的全部感情,才有所寄托。因此,当归海望要结婚的事情定下来后,她很自然的就想到亡夫。
王三丫这些年过的很苦,只是看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她才有了一些盼头,她的生活,才有了一些色彩。
尤其是这几年,她几乎跟前半生的生活完全脱节了,她感觉自己,仿佛是进入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似的。
这几年,她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因此,有些事情,有些人,她是真的没功夫去想了。
这几年,她很少再想起过归海不回。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她放在心底的那段旧情,不由自主的就浮现了出来。
“三姐,可是有哪里不舒服?”感觉王三丫的状态不太好,钱南烛忙上前扶住对方,让其坐下,并递过去一盏茶。
“我没事儿。南妹妹,我得回一趟黄鱼岛。我得把这件好事儿,告诉小望他父亲。”王三丫并没有让人去猜她的心思,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嗯。这事儿,是该回去一趟。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安排安排,咱们明天出发。”
这些年,根本不用钱南烛刻意的去打听,王三丫把家里的事情,全部都告诉她了。现在,她连归海望多大开始不尿床,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她没见过归海不回,但是,只看归海望,她觉得,那个人就差不了。唯一不好的,可能就是运气差了一点儿,命短了一些。
如果那个人能活到现在,哪怕他还是在床上躺着呢,钱南烛相信,王三丫这些年,都不会过的这么无助。
好在,归海望是个好孩子,为人不错,能力也不错,没有让她这个干姐姐,一直无助下去。
在钱南烛的认知里,像归海望这样有本事的年轻人,都是热衷于在外面去闯荡的。但是,归海望不一样,他时刻都很关注这个家,关注着他的母亲。
这三年多的离开,她只知道归海望是有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他没说,她也就没有问。从这些年对方做的那些事情,她看得出,对方都是在围绕着这个家,在努力的。
突然,钱南烛产生一种预感,她觉得,归海望没有直接回来,很可能是回黄鱼岛了。没有任何缘由的,就是纯凭感觉。
秦府。
“老爷,明天,归海望的母亲准备动身回黄鱼岛。”
“嗯。安排一队护卫,暗中保护吧。毕竟,她们都是女眷,有些事情,不方便出面。”
秦浩并没有想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面面俱全,身为大家族的继承人,他做事得有度,也得有节。
他这次,之所以选择低姿态,主要还是想要顾全他儿子的那份友情。否则,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还真犯不着如此放低姿态,去做这些事情。
当然了,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归海望这个人,值得他去放低姿态。毕竟,这个世界,终归还是以实力为尊的。
黄鱼岛。
王有财放下通讯器,扫视了周围一圈儿盯着他的几双眼睛,开口道:
“先不忙收拾,三丫她,明天就动身,准备回来一趟。这么大的事儿,确实也该回来一趟。
老大,这些天,不用再忙着出海了,把船刷洗一番。这些年,也难得休息休息。
老大媳妇儿,该准备的祭品,你这几天,提前准备一下。
阿望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东都,好多乡亲们的赶不过去,这次,趁着三丫回来,咱们在这里,先孩子办一场宴席吧。”
“是的,爹。自从小妹成家以后,乡亲们的宴请时,咱们家可都是上的两份礼,小妹可是都单独出一份的。
这么多年了,她还从来没收过回头钱呢,这次,是该办上一场。”徐宝珠(归海望大舅妈)在王有财话落后,发声道。
这些年,随着她的两个儿子结婚,小儿子分出去过。这个家的权力交接,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
随着他们家在黄鱼岛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徐宝珠能接触到的人、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她已经逐渐的开始,向着当家主妇转化了。
王有财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的年纪,确实是大了。
这两年,他这个一家之主,基本上已经算是退居二线了。外面的事情,有大儿子,家里这一摊儿,都交给了大儿媳。
他们老两口呢,已经完全过上了退休养老的日子了。
每年,他们老两口,还会去东都女儿那里,住上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