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明共和 > 第5章 盘尼西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鄂伦春祖先是室韦族即森林族,归东胡部族,室韦人生活在东北一直到西伯利亚地区,也被称为失韦或失围,与建立强大辽国的契丹同源。

唐是设立室韦都护管理室韦人,当时室韦人口就达20万众,唐末内讧不断,室韦都护消亡,室韦人各奔东西,其中蒙室韦西迁蒙古草原,形成蒙古族。

突吕不室韦南下,加入了后金成为了女真人的一部分。

一直于松花江与牡丹江边生活的叫肃慎,肃慎人一些喜欢养猪、吃猪,发展成为女真人,而另外一些喜欢养鹿、吃鹿,就生活在森林之中,就是鄂伦春人啦。

这样鄂伦春与女真几乎就是同族,但是女真对鄂伦春确是一点也不客气的。

明代设立努尔干都司管理北方,而管理黑龙江北的鄂伦春卫所就有4个,分别是卜鲁丹河卫、吉里河卫、脱木河卫、依木河卫,明代一个卫的编制是5600人,那么就是仅仅在黑龙江北岸地区的鄂伦春人口就在2万以上,加上黑龙江以南地区的、内蒙、外蒙地区的鄂伦春人,那么其实在明代鄂伦春众多的卫所计算,人数起码在7、8万人以上

到了1949年,这个民族只剩下3000人口,即便到了2000年,鄂伦春人也只有8000多人,就是明以后,这个民族的人口起码消失了97%,差一点就灭绝。

这多是女真人的功劳,所以满清屠杀汉人罄竹难书,而屠杀鄂伦春人就更胜一筹,同时,那些挥师南下的女真八旗战士中,很多就是索伦死兵,他们的勇敢加速了明的灭亡。

女真人崛起后,对鄂伦春部采取政策有二,一是屈服部落,三年一易,人纳貂皮二,十壮抽三摩凌阿(骑马者),而摩凌阿就成为女真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屈服的鄂伦春部落采取打牲口,就是武装围剿,把鄂伦春人变成女真人的士兵与仆从。

想着要逐步在鄂伦春以至整个北方,树立民族莫日根的形象需要更打人的家伙,这同时也是自己活下去的需要,在这没有医生、没有药品的时代,一个小毛病就会要了自己的小命,而广谱抗菌药物盘尼西林即青霉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青霉素来到中国,让整个中国社会的平均年龄提高十岁。

不要以为盘尼西林是佛莱明的发现,在明代中国人民已经大规模使用。

谭启明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看过,在明朝中叶,就有江南寺庙大规模制造青霉素的历史,寺庙所生产青霉素名叫陈芥菜卤,就是用陶瓷大缸盛满芥菜,然后日晒令其长满青霉菌,后埋入地下进入厌氧状态,让青霉菌野蛮的生长,青霉菌生长就分泌青霉素,日久天长这些含有一定浓度的芥菜汁液就成了抗菌消炎的良药。

说干就干,菌基就选香蒲根的淀粉,白杨木河边到处是香蒲,挖出香蒲的根壮颈,剥皮后就是雪白的香蒲淀粉,放置陶瓷缸中加热蒸熟消灭杂菌后,日晒数日,放阴凉处很快就长满青梅菌。

7天野蛮的生长之后,撒碳粉吸附青梅分泌的青霉素,用蒸馏水洗涤碳粉,得到的液体用蔴油混合搅拌,青梅素溶于水而不溶解于油,油水形成不同的层次,清除含油层剩下的就是青梅素啦。 这样的青霉素工艺简陋,难免出现杂质,不敢用直接注射,但是可以口服,而注射用的青霉素就需要继续加工。将含青霉素的水进行蒸馏粹取,蒸馏不能达到100度,用陶管联通两个陶瓷罐,小火慢慢蒸馏,终于得到一点点纯净的青霉素。

这个只能以后慢慢摸索,也是不知道当量的。在制作青霉素的过程中,全程让张满与索乌参与,并告知这是神的启迪,泄漏出去会被天谴,张满与索乌都深信不疑,都发誓不会泄漏一点。

考虑古人没有使用过任何抗生素,就决定口服少量观察,部落里的7个老弱里面就有5个是病人,不断咳嗽的估计是肺炎,而走路艰难的估计是关节炎。

几个人分别服用后,抗生素在古人身体里起到了神奇的效果,5个人都迅速的好转,这样部落的人都更加的敬畏这个莫日根,莫日根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巩固。

索乌更是敲起腰鼓,呜呜呀呀大歌唱,感谢神明给予的力量。

找来张塔、张满,让张塔用接骨木制造一个注射器,接骨木是一种空心灌木,而且木质坚韧,用索乌的银首饰做一只粗大的针头,要对整个鄂伦春病人用注射方式开始救治,这样更加的迅速有效,

用蒸馏过的青霉素开始注射,当然也是要做试敏的,有了青霉素,就足以增加自己在整个索伦族人里神话一样的地位。

鄂伦春人是族外婚姻,就是部落所有男人的妻子都是其他部落的女人,而部落的女人一定要嫁给外部落的人,就让索乌告诉部落的女人,骑上驯鹿回到自己的母部落,让他们的病人前来救治,张塔、张满、索乌通知了那些嫁出去的女人们,驯鹿在林间奔跑。

张满、索乌神情凝重,她感觉在传达神的旨意,有了神就没有畏惧,张满的心理,部落有了填饱肚子的鱼肉、有可以救命的神药,这世界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索伦张部的莫日根,索伦张部的莫日根会医治这些病人,而条件是这些人必须归顺索伦张部。

谭启明的规定被张满彻底的篡改,张满坚持只有整个部落归顺,才能用药,谭启明发现后才极其不情愿的改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