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大队部出来的乡亲抱着布匹、棉被,提着大包小包,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有的说要给家里大大小小的全部做新衣服,有的女人拉住家里男人,说要还要给自己爹娘做新衣服,有的小孩让大人给炖腊鸡。

几个五保户更是激动,他们家的棉被早就硬成一块,盖起来根本不暖和,得亏向阳村这里冬天不太冷,不然非冻坏,但这里每年还是有十多天夜晚温度会降到十度以下,还是有些冷,年纪大的人更是难过,现在有了新棉被,想必冬天不会挨冻了。

今天的向阳村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郑晓强看见闻晴过来问候:“师傅,您好!”

几个跟着闻晴学种茶的学生有时候叫她师傅,闻晴纠正几次,那些家的大人说,跟着她学了手艺,就是师傅,所以郑晓强一直没改。

闻晴见他,问:“晓强,你不是考上大学了吗?怎么在村里?”

郑晓强说:“师傅,我读的专科,已经毕业了,现在在县里的农业社上班,今天晚上刚回家的。”

闻晴问起他学习的情况,郑晓强说:“农大主要是教种田技术、种子培养和家畜繁殖,现在在农业社也是教农户这些。”

郑晓强父亲早逝,姐姐已经嫁人生子,家里只有一个母亲,所以他有时间就回村里陪老娘。

他娘也没什么力气,家里承包了二十亩茶园,他娘就采茶制茶得些收益,吃的粮食全靠郑晓强从县城弄回来。

闻晴问起当初一起学习种茶的其他几个人的情况,郑晓强一一道来,陈长刚考上云滇民族学院,还没有毕业,陈长民、袁正方还在村里务农,刘满霞嫁到县城了。

知青点已经改作它用了,晚上,林大队长安排闻晴住在他家里。

第二天,林长生带着闻晴去到郑晓强家的茶园,100亩茶园承包给了包含郑晓强在内的5户人家,一家20亩。

秋天茶树的嫩叶虽然不像春天那么多,但还是有一些。

村里承包茶园的几户人家全部到了,其他对种茶、制茶感兴趣的村民也跑来听。

闻晴从采摘嫩芽开始讲解,怎么采,怎么使用萎凋槽,什么是日光萎凋,不同时节、不同部位的叶片萎凋的温度和时间怎么掌握,揉捻的力道,以及如何识别揉捻的程度,都这些讲给大家听。

做红茶时需要发酵,她着重讲解了发酵控制方法。

红茶发酵的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发酵的环境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发酵时堆渥的体积要根据叶片的老嫩、揉捻程度、气温高低来确定摊叶的高度,发酵完成后要及时干燥,不能发酵不足或者发酵过度。

她边说边做,把一芽二叶的茶叶采摘下来后,拿到茶园的棚子里,鲜叶摊在竹帘上,一块竹帘差不多二平方,摊放了四斤茶叶。

竹棚里四面通风,云滇秋天气温不高,闻晴感觉气温也就23、4度的样子,于是说:“今天天气比较合适,但是比较干燥,茶叶的萎凋时间大约是12小时,我们晚上再来看萎凋情况。”

闻晴拿出自己制作的茶叶,让大家品尝成品茶叶的味道。

林大队长和其他人纷纷离开,郑晓强和郑母则留下,闻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看鲜叶的变化,待到叶片变卷时,就小心轻轻地翻动叶面,做到均匀萎凋。

中午她在郑晓强家吃的饭,见他们吃的是二米饭,还做了腊肉炒青椒,闻晴忙说:“晓强,别这么客气,咱们可不是外人。”

郑母说:“闻知青,你是稀客,我们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千万别嫌弃才好。”

下午,闻晴和郑晓强先去茶园,见闻晴翻叶的频次随着气温升高也更快,到了下午6点过,郑母过来叫了二人回去吃了晚饭,晚饭就是玉米疙瘩汤就咸鸭蛋。

到了晚上八点过,闻晴让郑晓强把上午学习的人都叫来了,让大家看萎凋后的叶子。

经过十个小时的萎凋,茶叶表面软皱,手捏着感觉叶子柔然,握住的时候叶子可以成团,闻起来没有青草的味道,反而有了一种清香。

接下来,闻晴给大家示范揉捻。

只见她把茶叶倒在竹席上,或轻或重地团揉着茶叶,揉捻一阵,她把经过揉捻的茶叶与没有揉捻的茶叶相比,大家发现经过揉捻的茶叶逐渐紧缩,叶子变得更小,经过40多分钟才把所有茶叶揉捻完。

闻晴说:“经过揉捻后,茶汁会到达茶叶表层,在冲泡时能够迅速溶解,使茶汤的浓度增加。”

经过揉捻,茶叶进入发酵环节,闻晴解释:“红茶的发酵时间一般是3小时,环境湿度要达到百分之九十,所以要人工加湿,咱们这里比较干燥,可以洒水增湿。”

她让郑晓强把揉捻好的茶叶拿到他家里,大家一起进到做茶的房间,见闻晴把茶叶堆在发酵筐里,上面盖上草帘子。

茶叶发酵时的堆放也是有讲究的,夏天一般放8厘米高,茶叶发酵时间一般是3个小时,冬天会更高一些,发酵时间也更长,春秋两季适中。

闻晴说:“发酵合适的茶叶,青气消失,闻起来有股苹果的芬芳,叶色也变红,发酵完成后要立即终止发酵,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一般在100度左右。”

闻晴看了时间,现在是八点半,到了晚上十一点左右再来进行下一步步骤。

郑母说:“闻知青,今天辛苦你了。”

闻晴说:“没事,咱们今天把全部步骤都做完,烘干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现在工具不全,每一个环节都要靠人工,以后有了机械设备,像揉捻、烘干都可以用机器,做茶叶就没有这么辛苦了,但是也失去了手工制茶的味道。

到了晚上十点过,众人纷纷来到郑晓强家,闻晴一直等到茶叶发酵完成,才把发酵好的茶叶拿出来,给大家看发酵完成的茶叶的样子,闻着茶叶的芬芳,确实与他们平时做的不太一样。

闻晴烧起柴灶,把茶叶放进锅上蒙着的白布里,把茶叶均匀地撒在上面,让其均匀受热,等茶叶水分减少,它的形状更为紧实。

她早上只采摘了50斤鲜叶,所以没有花多长时间就全部烘干了,把茶叶到竹簸箕上摊凉,闻晴抓起一把茶叶,只见条索紧结,色泽乌红,茶香浓郁。

让郑晓强烧了开水,拿出杯子给大家泡上,茶汤红润明亮,味道甘醇,算是非常不错的红茶了。

做完茶,已经是半夜,闻晴回到大队长家,简单说了制茶的经过,就倒下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