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之败家儿子 > 第239章 太子殿下的密境奇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太子殿下的密境奇缘

随着时光流转,西山之地渐成风雅之地,文人墨客纷纷踏足,留下了墨香四溢的足迹。

林蒙独具慧眼,看准了这股潮流,于学堂之侧搭建了一座茶肆,茶香四溢,酒韵悠长。读书人的囊中羞涩,却是挡不住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林蒙更是想开设一座雅集之所,让这些才子们在激扬文字、研讨学问之余,也能在此尽情挥霍,体验别样风华。

然而,这个大胆的想法只是在他心中稍纵即逝,因为林蒙,他乃是一位坚守道德的君子。他那颗纯净的心,怎能容忍世间污秽?哪怕是想象,也让他不寒而栗。

西山酒楼前,旗帜飘扬,随风起舞,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吸引了无数行人驻足。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酒楼的生意竟然红红火火。

纵然王守仁是在晚饭后匆忙而来,但四乡八里的学子们,若是慕名而来,便会提前光顾,或品茗或畅饮,或相互切磋,好不热闹。

不论是对王守仁抱有敬仰之情,还是好奇这位才子如何颠覆传统,或是故意前来挑衅,试图一睹这位离经叛道的狂人真容,至少,这些读书人都以文明的方式,用言语的碰撞来展现自己的观点。

放学时分,一群孩童背着破旧的布包,像一股清新的风,涌入了酒楼之中。

西山酒楼,作为西山的第一座商业建筑,承担着多重角色,售卖糖葫芦、红薯干,更准备了各式干果,供读书人下酒佐茶。

孩子们挤在酒楼的高柜下,好奇的目光探出小脑袋,大的孩子在前方引领,小的孩子则好奇地跟在后面。

酒肆的掌柜朱贵,曾是辛勤的矿工,因工伤落下残疾,如今在这清闲之地,他虽行动不便,但心眼儿却不少,不仅粗通文墨,还能熟练运用算盘。

他不得不趴着身子,才能透过高柜看到那些稚嫩的脸庞。

“许杰,你这个小霸王,昨日还敢拿五文钱,今天才三文,不如咱们去抢好了!”朱贵一边摇头一边逗笑,眼神中却满是无奈。

许杰龇牙咧嘴,不满地瞪着朱贵,仿佛他是当朝的皇帝,自己便是那英勇的将军。

一旁的张小虎也不甘示弱,露出他那对小虎牙,一副小恶霸的模样。

一群孩子气势汹汹地站在柜台前,仿佛是一群即将出征的小勇士。

朱贵看着这群充满活力的学童,不禁摇头苦笑。

“昨日还敢拿五文,今天只给三文,唉,我得去和恩公说说。”朱贵看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涌入酒楼,继续摇头叹息。

“好吧,下不为例。”

他转身对身后的伙计吩咐道。

“老五,去称两斤薯干来……”

孩子们接过薯干,兴奋地塞入书包,许杰带头,一群孩子欢呼雀跃,仿佛是赢得了这场小小战役的胜利。

一位瘦弱的学子步伐匆匆,不慎被门槛绊了个四脚朝天,顿时哇哇大哭,声音如同一股滔滔江水。

就在这时,一群如蝗虫般涌动的学童急忙转身,将他小心翼翼地扶起,迅速离去。

世界,在这一刻,仿佛恢复了久违的宁静。

随着读书人的增多,三十余位学子围坐一堂,热议着昨日的辩论盛况和王守仁的独到见解。有人尊称王守仁为王夫子,也有人对他嗤之以鼻,只以“他”称呼。

半个时辰后,有人惊喜地喊道:“王夫子来了!”

读书人们如潮水般涌向柜台结账,学堂的钟声响起,学童们鱼贯而入,明伦堂内,学子们跪坐于前,而一群读书人则躲进角落。

王守仁显得疲惫不堪,作为翰林院国史馆的庶吉士,他虽不敢参与实录编写,但整理起居注的工作却让他身心俱疲。

他刚坐下,角落里却意外地出现了林蒙的身影。

王守仁一见,立刻精神一振,起身向林蒙行礼:“学生拜见恩师。”

众学子一听“恩师”二字,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刚才还以为林蒙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没想到竟是王守仁的弟子,林才。顿时,靠近林蒙的人纷纷后退,那些听信传闻的学子对林蒙既好奇又畏惧。

然而,也有几位学子远远地向林蒙行礼,恭敬地喊道:“拜见师公……”

林蒙并未回应,这些狂热的追随者,不过是因为崇拜王守仁,自觉成为了他的门徒,既然如此,林蒙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师公。

这倒也合情合理。

王守仁刚坐下,一位学子便冷嘲热讽道:“圣人崇尚礼仪,朱夫子曰,存天理而灭人欲,此谓之礼。人与禽兽之别,就在于礼,消除欲望,方能克己,克己方能复礼。而王先生却提倡人情,岂不是与圣人之言相悖?”

这种挑衅者,每天都有。

王守仁早已习以为常。

他淡淡地瞥了那学子一眼,表情平静如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圣人缘人情以制礼。礼非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若无人情,何来礼?三皇五帝,未曾有灭人欲之念,难道他们都是禽兽?”

“胡说八道,三皇五帝之时……”

争论再次爆发。

林蒙最佩服的,就是这些读书人,他们能将孔子说到三皇五帝,再将三皇五帝说到蓬莱仙岛,似乎永远也说不完。

接下来的辩论愈发激烈,王守仁却总能轻松化解,让那些挑衅者无话可说。

在这文字的舞台上,一句句激烈的争辩如同锋利无匹的剑,剑锋所指,锋芒毕露,直刺林蒙的心脏,让他不由得汗颜满面,口中喃喃自语,如同自嘲:“若是有朝一日,我林蒙不幸人头落地,那十有八九,便是为了你,王守仁。”

身后,一声拍肩,林蒙还未回过头,便已听到那熟悉至极的声音。

“林蒙,若是本宫有朝一日登上帝位,我绝不会将你砍头,我们是生死之交……”

林蒙猛地回头,只见朱厚照戴着滑稽的纶巾,身着儒衫,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站在自己身后。

林蒙匆匆走出明伦堂,朱厚照紧随其后。

夜色如墨,四周无人,林蒙皱眉道:“殿下深夜出宫,难道不怕惹出事端?”

朱厚照笑得意味深长。

“我不过是从故纸堆里翻出些旧物,再借来亲军的腰牌,便畅通无阻。我有事要告诉你,先给你一个坏消息——宫中传闻,你爹,在贵州的战场上,竟然临阵脱逃。”

“什么?”林蒙瞪圆了双眼,逃兵?这不就是江湖中流传的爷爷的故事吗?土木堡之变,他爷爷虽然是为了救人,或者说是被救,但这又何妨?当时土木堡全线崩溃,不做逃兵,也只能沦为俘虏,这不算丢人。

然而,在贵州临阵脱逃,那可就不同了。

“这怎么可能,我爹不是那样的人。”林蒙咬紧牙关,怒不可遏。

“骗你做什么?宫里流传的,兵部的奏本,可都是铁证如山。”

朱厚照却兴奋莫名,他认真地对林蒙说:“但在我翻阅了最近的军情邸报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来,我这里有一张舆图。”

说着,他拉着林蒙来到了一间空旷的教室,刘瑾随后而至,点亮了烛火。

朱厚照在书桌上展开舆图,兴奋不已。

“前些日子,叛军攻陷了一座县城,明军损失惨重,但你有没有注意到,巡抚王轼并没有派遣山地营出战。这很不寻常,如此重大的战事,理应派出精锐,可派出的却是左川卫,他们毫无进展。”

“然后呢,叛军突袭了安顺,巡抚亲自率军驰援……”朱厚照激动得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手指在舆图上熟练地划过每一个关键点,显然,这张舆图他已经研究了无数遍。

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在烛火的映照下,更加耀眼。

林蒙也紧锁眉头,仔细地分析着舆图。

“可是,山地营……为何依旧按兵不动?山地营擅长野战,是击败叛军的利器,但为何在如此关键的救援行动中,他们却缺席了?只有一个解释,山地营需要休整,或者,王轼与你爹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

话音未落,林蒙心中猛地一震,他突然明白了为何自己的爹会“临阵脱逃”。

难道,是他的笔尖在信笺上跳跃,竟无意间勾勒出了一条逃逸的轨迹?

这一瞬间,他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临阵退缩,这在军法中是大忌,哪怕与巡抚的矛盾再深,也不能动摇军心。一旦因此引发贵州明军的全面溃败,那将是多少浴血沙场的将士们,将如何承受这沉重的代价?

林蒙凝神沉思,目光如炬地投向朱厚照:“殿下,那么,接下来呢?”

“老林,你可曾深思过,为何那些贼寇,如同野草般,越剿越盛?即便朝廷不断增兵,虽偶有胜仗,却为何贼势愈演愈烈,这背后难道没有深意?”

果然,太子殿下看穿了这其中的关键所在。

林蒙心中对这位传闻中的“明武宗”不禁生出一丝敬意:“殿下,那米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