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一脸凝重地说道:“这个项目一直以来都是集团总经理办公会的重点关注项目。毕竟集团为了这个项目,为华艺国贸公司向银行申请的贷款提供了担保啊!
“要是这笔贷款还不上,那咱们集团的那栋楼可就会被银行收走了。季总为此也让我写了好几次汇报材料呢,所以关于这个项目的情况,我还是比较清楚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总的来说,这个项目要是没有陈淑娜这么个狠人,那肯定是拿不下来的。她可真是办成了一件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办成的事情啊!
“咱们一个做工艺品进出口的小外贸公司,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经验没经验。华艺国贸公司开矿山,怎么看都是不靠谱的一件事。好多专业矿产公司都没搞成的项目,让咱们公司做成了。很多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贾勇听后,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我也挺佩服我师父的。我还记得在项目论证阶段的时候,我师父让我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胡兆宇还帮我在互联网上找过资料,你还帮我做甘特图呢。
“当时我还自作聪明劝我师父,别的部门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咱们何必去出这个头呢?小打小闹地做点外贸生意,把业务三部的小日子过好,不也挺好的嘛。
“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得说我师父有远见,有定力啊!不管别人怎么说,她都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刚不可夺其志。”
韩健说道:“陈经理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外贸员啊,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是见过大世面、大阵仗的人,不然的话,这个场面她镇不住。
“陈经理不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外贸员,她的分析判断力可不是靠学校里的教学培养出来的,那是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真本事!不是花拳绣腿,是能擒贼擒王的真功夫!
“想当年,公司里对陈淑娜的议论可多了去了,你在业务三部,又是陈经理的徒弟,人家不会跟你说,我在办公室,什么样的议论都听得到。
“可现在呢?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谁办成了事儿,谁就是老大!广西铅锌矿这个项目已经顺利达产,经济效益也显现出来了,现在还有谁不服陈淑娜?
“原来老朱对陈淑娜像防贼一样,整天盯着她,给季总打小报告。现在不一样了,他也开始主动去缓和和陈淑娜的关系了。
“还有胡兆宇他们业务四部的黄师傅,也觉得墨守成规做贵金属业务不是长久之计了。他正在游说各方领导,说要去非洲找钻石呢!”
贾勇没有想到,一向沉稳的韩健也对陈淑娜这么佩服,更没想到在黑撒那亚的时候,他就跟师父接触过,要求到业务三部来工作。看来,韩健绝不是胡兆宇眼中没有心机,被田雯雯涮着玩的人。
贾勇去巴西常驻后,师父陈淑娜身边缺少得力的人,韩健选在这个时候来业务三部,正是时候。
广西铅锌矿项目成功在即,师父陈淑娜很可能就要晋升华艺国贸公司的副总经理。她两头兼顾精力不够,早就想让贾勇把业务三部这摊责任承担起来。
现在贾勇出国了,韩健来了。韩健在集团办公室没捞到副主任,会不会给他安排到业务三部当副经理来平衡一下呢?
韩健把饯行酒摆得这么排场,一反常态地说了好多不见外的心里话。在贾勇即将出国的这个节骨眼上,韩健把自己跟贾勇的关系烘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就是未雨绸缪把业务三部最重要的海外分公司抓在他手里的意思。这对于他一个秘书出身的人在业务三部立足,至关重要。
韩健还嘱咐贾勇慎重开展和田雯雯的业务。贾勇筹划在巴西开展的第一项业务,就是和田雯雯联手做转口贸易。
这个业务思路还是受到邵燕在西岛开展转口贸易的启发。邵燕和业务三部纺织品小组合作的转口贸易已经运作起来了。
但是,纺织品小组这边对走邵燕这条路还有些不放心。因为西岛这个地方是一粒棉花都没有的。
西岛人口不过二十万,没有工业,连个像样的发电站都没有,就别说建棉纺厂了。从西岛出口到美国的棉纺制品,一看就知道是转口贸易,为了规避贸易壁垒。
小规模做一些,美国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规模做大了,美国人调查起来,中国的出口商和美国的进口商闹不好都要吃官司。
但是,贾勇到巴西开展纺织品转口贸易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巴西是个农业大国,生产棉花。巴西在中低端的棉纺制品加工方面的能力不足。可这方面是中国的强项啊。
在巴西采购原料棉出口到中国,在中国按照美国客户的要求生产订单,再销售到美国。中国的企业只是做了一笔来料加工业务。棉花是巴西的,原产地是巴西,这样来规避贸易壁垒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贾勇把这个想法跟师父陈淑娜汇报过,师父很满意,让贾勇择机实施。师父会不会因为韩健要到业务三部来工作,把这件事跟他透了底呢?
以韩健的理论水平,他肯定能够看出,这个业务可以最好地体现季总建设跨国综合商社的意义。季总会对这个计划非常重视,非常满意的。
迈出了这一步,国内的纺织品业务小组,国外的贾勇和田雯雯,满盘皆活。
可今天晚上,韩健和胡兆宇对田雯雯的这些个议论,说得贾勇有些含糊了。这是不是就是韩健设计的效果呢?
韩健不满足于只是做驻外外贸员的信息中枢,他到了业务三部以后,还要做业务中枢,不让驻外外贸员发生横向的业务联系。那贾勇岂不就成了韩健的客户吗?还是只认他韩健这个唯一供应商的客户。
贾勇看着聊得眉飞色舞的韩健,心想,出国之前,自己还是应该跟刘明英好好聊聊。
自从刘明英到业务三部后,贾勇一直很关照她。带着她做陶瓷业务,带着她做装饰石材业务。特别是业务规模渐渐做大的装饰石材业务,贾勇已经完全放手让她去做了。这里面的利益可不小呢。
别的不说,就光贾勇帮她争取下来的那个建材城的石材展位,就用了五六个她河南来的亲戚,让她婆婆从此对刘明英另眼相看了。刘明英心里明白贾勇有意让她挣钱,对贾勇可谓感激涕零。
可自从那次刘明英替师父陈淑娜给贾勇传话,贾勇对刘明英就不冷不热地保持起了距离。
现在,贾勇跟师父陈淑娜之间的疙瘩已经解开了。也没有必要再疏远刘明英了。和韩健比起来,贾勇更愿意让刘明英在国内做配合。
贾勇心中一阵叹息。要是能有机会在国内提职,担任业务三部的副经理,贾勇情愿放弃出国常驻的机会。
当初,师父陈淑娜要提他的时候,季总说贾勇还没有国外常驻的经验,还说华艺国贸提聘的干部,都要有国外工作的经历。看来轮到韩健的时候,这个政策又要变了啊。真是没地方说理啊。
贾勇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说:“那这么说,胡兆宇真的有可能要去非洲常驻了?”
胡兆宇笑了笑,回答道:“我可不像贾勇你那样,有过独立操作业务的经验。在我们业务四部,我顶多就算个高级送货员吧。
“我没什么业务思路,也不像你那样思前想后的。领导让我去,我就去呗,我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贾勇点了点头,然后转头问韩健:“对了,刚才你说马冬梅向季总申请派魏振到日本常驻,那季总到底是什么态度啊?”
韩健接着说道:“季总之前就提过,王一腾一直想要在日本设立一个分公司。当初公司把魏振安排在业务二部,就是想让他配合老朱把日本市场的业务做起来。
“可老朱除了往日本发了几批墓地石碑,什么业务也没有。因为找不到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支撑,公司才把在日本设立分公司的事搁置下来了。
“没想到马冬梅竟然说她在日本的羊绒业务能够承担起日本分公司的日常运营费用,这对于季总来说,简直就是正中下怀啊!”